人口老龄化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对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未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具体实施中应增加更多的对老年人的关注以及政策上的倾斜,这对实现社会公平和谐以及增进社会文明程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老龄化
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最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所谓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其实质不仅包括了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以及公共卫生事业而且还包括了医药保障等方面的全部内容。因此它不仅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当前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2009年医改新政从酝酿到最后颁布耗时数年,时间之久也充分显示了国家对医改的重视程度以及谨慎程度。
二、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革新
一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直接受制于该国总体经济的状况,国家越是富裕在医药卫生方面的投入则越多,整个医药卫生体制也更为完善与先进,社会文明程度也越高。虽然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一直以来我国在医药卫生事业中的投入都相对有限。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医药卫生资源分配不均衡。在我国,70%左右的卫生事业资源都集中在城市,而优质资源更为城市中以三甲医院为代表的大中型医院所垄断;第二,医保制度不完善。我国现有基本医药保障制度的保障力度不强,受益水平比较低,各项医保制度之间的保障水平差距较大;第三,公共医药卫生服务机构公益性差。医院为了保证自己的收益,“以药养医”情况严重,使得不少医院由服务型转变成了营利性;第四,无法满足高速增长的医药需求。
随着2009年我国医改意见的出台以及顺利实施,在“后医改”时代,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将会出现很多变化甚至是根本性的改变,总体而言这次医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明确了“把基本医药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所谓公共品是指那些为整个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严格地讲,它是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由此使得这次医改更强调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其次提出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药保障体系,即全民医保的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将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此外医改还要求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整顿治理药品生产供应保障体系,随着这些政策的实施可以预见药品价格和患者医药费用都将进一步下降。
最后政策的着力点是多方面的,如提出建立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实现联网共享信息资源;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加快多元办医格局的形成;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等等,各项举措全面。
三、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人口老龄化因素分析
根据联合国标准,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看,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接近1.3亿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了10.3%,我国实际上早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且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正逐步增加。
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会对我国医药卫生需求产生长期而积极的作用,相关机构调查显示在15-24岁以前,人们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但这之后,患病率就将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65岁以上人口的两周患病比率大约是55岁以下人口平均患病率的3倍左右,随着老龄化人口占比的增加,将直接刺激我国医药卫生行业需求的持续增长,从而对医药卫生服务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全球范围看,老龄化比较严重且与我国人文环境最为接近的当属邻国日本。日本过去在医药卫生领域从分散到集中,从仿制到独创,从个人付费到全民医保等发展的路径正是我国现阶段正在快步追赶的道路。因此老龄化对日本的医药卫生体制的影响对我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日本老龄化人口进程的不断推进,日本国民医药费用同步增加,其占GDP的比重也逐步提升,而从1995年以后则显得相对更加明显。
四、相关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越来越多,人口老龄化对医药卫生资源配置的影响也越来越重大。因此2009年颁布的最新医药卫生制度改革意见以及后续不断出台的具体政策措施应在更大程度上向老龄人口倾斜,以更好的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权益,更好的促进社会的文明程度与和谐环境。
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弥补老年人医疗资源短缺
中国的医疗机构普遍集中在城镇,而城镇中的优势医疗资源则又普遍集中在各大、中型的综合医院中。这种资源的配置方式使得城市中缺少了相应的各种针对中老年人需求的专科医院,同时这样一种资源配置在很大程度上也加剧了城乡差异,不仅损失了效率也丧失了公平。因此政府应加大投入,一方面积极发展社区医疗另一方面还应当在政策上鼓励不同所有制,不同组织形式的医疗机构的存在与发展。
2.落实退休职工的医疗账户,扩大医改覆盖面
按照我国现行的社会医疗保险政策的规定,退休职工个人不用缴纳医疗保险费用,以退休人员实际工资为基数按一定比例划入个人账户。但是一些经济效益不好的地区,由于当地的财政资金紧张,因此医疗保险并不能保证按时缴纳,更有甚者还出现了挪为他用的情况。这除了主管部门加强监管之外,还需要对这些困难地区增加相应的补助。
3.加大医药价格调控,降低老年人费用支出
中国的医药价格相对于其生产成本而言,普遍较高,有些达到了数倍甚至数十倍。因此虽然政策上加大了对老年人医疗上的报销补助,但是最终结果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老龄人口求医问诊价格高的现状。而且现阶段“以药养医”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对药品价格的虚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针对公益性医院,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并且鼓励多使用一些相对价廉的药物,以降低老年人医疗费用的支出。
4.积极建立老年人医疗救助制度,使老有所依
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在控制国内人口增长的同时,也使得相应的孤寡老人增多,尤其是那些无子女、无收入、无生活来源的“三无”老人境况更为脆弱。这些老人温饱尚且存有问题,更别提承受较为高昂的医疗价格。此外留守在农村已经失去劳动能力的空巢老人也越来越多,这些老龄人口亟待社会救助。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老年人医疗救助制度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文明进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燕铭.当前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及政府责任的思考[J].中华医药管理杂志,2006(6):352.
[2]吴永浩.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健康服务[J].中国全科医学,2004(9):34-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676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