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产业转移和次发达地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厉以宁
一、承接产业转移是次发达地区发展的契机
产业在地区之间转移是一国工业化过程中常见的现象,而且主要出现于加工制造业行业内。加工制造业行业的企业之所以会内移,甚至于跨国转移,除了某些与行政效率有关的原因以外,主要考虑的是成本增长问题。资源开发性企业也有转移问题,这主要因为资源枯竭或深层采掘困难(如开采成本过大或技术达不到要求所致),从而需要转移到新的地区去。此外,在资源枯竭地区还需要培育后续产业,使当地就业问题缓解,使财政继续有收入,使经济能继续发展。但这不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的探讨对象是加工制造业企业的转移以及与此有关的问题。
在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形势下,产业向次发达地区转移更为必要。从企业的角度看,需要降低的是用工成本、土地使用成本、房屋购置和使用成本、物流成本等。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产业转移将是优化地区间资源配置的机会。
关于用工成本的上升,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因发达地区生活费用上涨较快而引起的工资成本上升,因技术工人短缺而引起的工资成本上升,因一般劳动力供给不足而引起的工资成本上升,以及因社会保障措施推广实施而引起的工资成本上升等。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工资成本总是大于次发达地区,所以产业由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转移,是合乎经济规律的。至于技工短缺和一般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现象,也可以从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来进行解释,这就是:无论是技工还是一般劳动力近年来都有就近就业的趋势,他们认为远离家乡,会造成夫妻分居和子女无法照顾以及家中老人无人赡养等问题,而就近就业可以既挣到收入,又能照顾家庭,节省生活支出;反之,如果把妻子儿女老人接到发达地区的城市中,则支出浩大,自己是负担不起的。此外,近年来还出现了创业比打工强,自己当老板比给别人打工强的趋势。农村中的能人,会经营会管理的能工巧匠,宁肯到城镇开店开作坊开小工厂,而不愿意加入雇工行列。这种情况也减少了向发达地区输送技工和一般劳动力。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发达地区的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出于降低用工成本的考虑,会将企业转移到次发达地区,其中也包括从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往省内的次发达地区。这对次发达地区是一个发展的契机,不能错过这一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
促进产业地区间转移的第二个成本因素就是企业为了降低土地使用成本和房产购置、建设成本。发达地区的地价和房价上升,既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结果又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地价推动房价,房价上涨必然推动职工生活费上升,进而推动工资上升。房价上涨还意味着企业需要缴付的厂房租金、店铺租金和写字楼租金的上升。相形之下,次发达地区的市县地价和房价要比发达地区低廉,这也是促使企业转移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原有企业需要扩建时,或者投资者打算建立新的加工制造业企业时,土地价格、房屋建设成本,再加上拆迁成本,更是企业关注的因素。
促进产业在地区之间转移中第三个成本因素就是为了降低物流成本。无论从原材料、燃料供应,还是从企业产成品向销售市场的运输来看,近年来企业都会感到物流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有上升的趋势。这样,企业将从自身所在的位置、原材料燃料购进地和产成品销售地之间的距离、运输成本的支出等因素进行分析,以决定企业转移与否。企业如果从长期考虑,会认为扩大市场更为重要。企业转移不仅要着眼于物流成本的降低,更要考虑市场扩大后的收益。假定企业转移以后的位置接近于原材料、燃料供应地,而且有一个潜在的大市场,它就会认为企业的搬迁是合适的。未来的市场和迁移后的物流成本相比,未来的市场比迁移后的物流成本更加重要。如果迁移后的物流成本可以降低,那么对企业转移的吸引力就更大了。
二、次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优势分析
次发达地区作为产业地区间转移的承接者,一般拥有较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这是次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次发达地区要善于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但重要的是,上述这些资源方面的优势,至今在较大程度上还只是潜在优势,而不等于现实优势。所以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逐步把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
要使潜在优势实现向现实优势的转变,需要资本、技术和人才。资本可以引进,也可以在当地筹集。技术和人才可以引进,同样可以在当地提供、发掘和培养。怎样从外面引进资本、技术和人才?怎样在当地筹集资本,提供技术和人才?这才是关键所在。总的来说,一靠体制和政策,二靠政府诚信,三靠资本、技术和人才能在本地落脚的基础设施和工作、学习、生活的适宜环境。对于引进的人才和本地培养出来的人才来说,本人的工作环境和家属的生活条件、子女的就业条件同等重要,否则很难把他们长期留下来。
要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优势,最重要的始终是体制和政策,而体制是重中之重,有什么样的体制才会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才能让有效率的、讲政府诚信、重法制的官员留在岗位上并得到重用。在体制和政策方面,尤其应当一提的是对产权(包括知识产权)的保护。产权清晰并受到保护,对资本的引进和聚集,对技术的采用和鼓励创新,对人才的使用和培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旅游资源、风力资源等,都可以转化为资本。由于资源是有未来收益的,资源转化为资本就是指以未来若干年的资源换取现实的资本投入。修高速公路就是一个例子。修一条高速公路,可以给予投资者今后若干年的收费权,这样,投资者就会筹资融资进行这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另一个例子是旧城区的改造,以改造后的城区节约下来的土地作为开发商的未来的收益,从而开发商也就会筹资融资为旧城的改造、扩建提供资本,旧城区的改造就可以展开。同样的道理,新城区的建设、工业园区的建设、物流园区的建设等,都是资源转化为资本的例证。这是一种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准备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次发达地区,是可以仿照这种资源转化为资本的做法的。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次发达地区一定要注意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问题,切不可只顾短期利益而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建立工业园区、商贸服务区和物流园区来承接相关产业的转移,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被一些地方视为有效的。建立这些园区来承接产业转移的好处是:
第一,便于政府集中提供服务,减少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之间的中间环节,既节省时间,又提高办事效率,因为政府和园区管理机构是为企业服务的,管理就是服务。
第二,进入这些园区的不仅有转移进来的企业,还有新建的企业、扩建的企业,大家都进入园区,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加快了,商业机会增多了。
第三,基础设施、能源、热能的使用效率、土地利用效率、运输效率都提高了。对企业来说,这是成本的节约。对政府来看,这是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第四,就是前面提到的,便于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如果污染分散,不便对污染的治理,而且代价要大得多。从另一个角度看,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由于让转移的企业进入工业园区,也便于对它们的污水、废气、废渣的处理情况,以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情况,更有效地进行监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次发达地区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方面,是有自身的优势的。对于这种优势,人们一般只看到资源优势,因为这些都摆在面上,容易被发现、被利用。实际上,次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优势绝不仅限于此。潜在的资源优势固然重要,但比这更重要的或更具有吸引力的,可能是以下两个后发优势:
一是:次发达地区可以采纳发达地区发展工业的经验,汲取它们在工业发展中的教训,这就是次发达地区的一种后发优势。这一优势还在于:在汲取发达地区工业发展中的教训的同时,更应多考虑从体制上寻找弥补之道,即对现存的不合理体制进行改革,从而在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方面闯出一条新路。要知道,在工业发展已有较好基础的地区,在深化经济体制方面要有改动,困难通常要比工业不发达的地区大一些。也就是说,承接产业转移的次发达地区有较大的可能性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有所突破,尤其是在西部和中部某些试验区内。这就是以动态的眼光来考察产业转移,即次发达地区可以通过改革某些不合理的经济体制来迎接发达地区企业的进入。
二是:次发达地区的后发性优势还在于它拥有一个有很大潜力而至今尚未得到有效开发的市场。这样,次发达地区一方面依靠较低廉的成本吸引着待转移的企业,另一方面,从较长远的角度来看,次发达地区将会以有很大潜力的、待开发的市场来吸引待转移的企业。潜在市场的开发依靠着民间购买力的增加。如果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次发达地区的就业增加了,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其结果将是民间购买力的逐渐上升,市场也一定会逐渐扩大。与此同时,地方财政收入会相应地增长,用于地方建设的资金会增多,城镇化的速度会加快,这些也都是对次发达地区市场的扩大有积极作用的。
三、次发达地区怎样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概括地说,提高劳动力素质,城乡土地统筹,培育本地的民营企业家队伍,发展本地的金融、尤其是农村金融、以及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次发达地区为承接产业转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劳动力素质
如上所述,发达地区的一些产业之所以想转移到次发达地区,所考虑的首先是降低用工成本,并且能在较低工资的条件下招到合适的工人。然而实际情况往往是:次发达地区的劳动力供给量要大于发达地区,但劳动力素质却不如发达地区,这样,较低的工资成本这一长处又被劳动力素质较差这一短处抵消了,甚至会弊大于利。
但这并不足以成为发达地区的企业向次发达地区转移的障碍,因为次发达地区劳动力素质较低是可以弥补的或改善的。比如说,在企业迁移过程中,企业及早开展对所招募的当地职工进行认真的技术培训,使他们提高技术水平,达到本企业所要求的工人技术标准。企业为此而花费的技术培训费用是值得的。又如,在企业迁移过程中,企业可以把企业原有的骨干职工,包括技术优秀的工人、领班的工人、业务熟练的职员一起迁移到所要迁移的地方去,保持本企业技术上的优势,以及管理和营销方面的特色。尽管为了稳定企业中的骨干职工而需要多支出一些费用(如发给随企业迁移的职工一定的补贴和租赁或新建骨干职工的家属宿舍),那同样是值得的。
重要的是,次发达地区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有比较多的劳动力供给,这是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也是由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和中国城镇化进程所决定的。至于那种所谓“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结束”、“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殆尽”或“中国的蓝领工人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等言论,并不符合当前中国实际情况。尽管有些发达地区的城市不容易招到青壮年劳动力,这主要是本地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数已有工作,或务工,或务农,或经商,或开办小作坊。外地青壮年劳动力又不愿意前来做工,因为工资与生活费相比,被他们认为是不合算的。而且他们更愿意就近务工,以便同家人团聚,而不打算长期远离故土,远离家人。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更愿意使用学历较高(比如说高中生)的农民工,愿意使用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这表明,在中国,低素质劳动力的时代确实已临近结束,因为低素质劳动力的出路越来越窄了,而技工时代在中国还刚刚开始,中国即将面临这样一个时代,即把大批低素质劳动力转化为技术工人的时代。次发达地区的政府应当看清这一形势,把握这一趋势,继续发挥本地区劳动力相对丰裕的优势,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以迎接技工时代的来临,为承接产业转移做好准备。
(二)城乡土地统筹
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是城乡土地统筹。这正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来考虑的。中国耕地资源不多,而且农民外出打工以后,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离乡外出,承包土地的利用率低,所以一边是土地少,不够用,一边是土地闲着,或只有很低的产量,浪费了土地。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城乡统筹的核心问题就是土地流转、土地重新规划和土地的充分利用。
根据一些地方(包括发达地区和次发达地区)的经验,在承包土地流转和宅基地置换之后,作为农村建设用地的宅基地中一部分因农民迁居新村而腾出来,复耕为耕地,耕地面积扩了,多余的指标通过地票交易,把适宜发展工业、商业服务业、物流业和城镇住宅建设的耕地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这样,既不突破耕地面积红线,又使得工业园地、商贸服务区、物流园地、住宅区有地可用。这对于次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显然是一种支持和土地保证。
城乡土地统筹以后,对农业的发展也是有利的。以后,农村中仍会有一些散户,他们不愿外出,不愿迁居城镇,而宁肯继续经营自己承包的小块土地,从事农业经营。散户总是有的,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土地承包权。但今后,除散户外,主要有三类农业将进一步发展。
一是农民中的种植能手、种植大户。他们会种田,又愿意种田,当附近的其他农户外出务工经商后,他们以转包或租赁的形式把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户所承包的农田集中到自己的名下,实行规模经营,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他们转包或租赁来的耕地多了,就雇一些工人,采取机械化经营的做法。在种粮食或种蔬菜的地区,这种形式的农业很有发展前途。
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是农民自愿组建的合作社,在规模化组织的基础上,农民通常采取土地入股的形式,账目公开,管理民主,土地利用率提高了。有些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在生产上进行合作,而且在营销上和生产资料供应上也进行合作,农民一般有两份收入,即入股分红和月工资。
三是农业企业。这些农业企业往往是科技型的企业,它们承包或租赁了一定面积的荒地、沙化地、盐碱地、滩地、低产田,以高科技改造这些土地,使之成为单位面积产量不断增长的农田,或把这些土地改造成为建设用地。可见,紧缺的土地资源是可以依靠高新技术和长期投资解决的。
(三)培育本土民营企业家队伍
次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培育本地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队伍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因为,当发达地区的企业迁移到次发达地区以后,骨干职工可以从发达地区带来,管理经验和管理人员也可以一并带来,但配套的生产营销方面的合作企业却不一定迁入,因此,在次发达地区需要有一些能与迁移过来的企业配套的、为之服务的合作企业,这将有赖于本地的民营企业家的努力。由于产业转移提供了若干商业机会,而且这些商业机会是瞬息即逝的,本地的民营企业不抓住它们,很快就会被外地的民营企业所代替。
培育本地民营企业家队伍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要让更多的企业迁入次发达地区,一定要推进本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和扩大本地居民的购买力。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次发达地区城镇的居住条件、学校和医院等设施、城镇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状况、文化设施、以及商场供应状况都会改善,这是吸引到发达地区企业迁入的重要因素。这里同样存在许多商机,本地的民营企业家切不可错过这些商机。至于本地居民购买力的上升,则意味着本地市场的扩大,这是从长远来说有利于发达地区企业转移到本地来的因素。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次发达地区市场的扩大是企业转移的吸引力。本地的民营企业一定要懂得这一道理。
当然,本地民营企业家的成长同他们信誉的树立密切相关。信誉是无形资产,只有树立了良好的信誉,本地民营企业家才能同迁来的企业之间建立持久的合作关系。
(四)发展本地的金融,尤其是农村金融
金融的重心近年来一直在上移,县域和县域以下没有大中型的金融机构,至少国家控股的大银行是不在基层的。这种情况又不利于次发达地区承接产业的转移。迁入的企业需要有较好的融资条件,为迁入企业服务和配套的本地民营企业同样需要有良好的融资条件,城镇的建设也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帮助,如果某个次发达地区的融资条件太差,不仅会影响发达地区的企业迁入该地区,而且即使迁入,也难以生存和发展。
农村金融的重要性,主要在于缩小次发达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增加农民的创业机会和提高他们的收入,进而为扩大市场作准备,因为前面已经谈到,发达地区的企业之所以愿意迁入次发达地区,其着眼点一是降低成本,二是希望次发达地区今后能提供一个广阔的市场。假定次发达地区能做到农民的“三权”(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房产权)、“三证”(土地承包使用权证、宅基地使用权证、房产证)可以抵押,那么农民经济就活了,通过银行或信用社的抵押业务,可以得到贷款作为创业资金。这是提高农民收入和扩大市场的重要保证。
现实中的难题在于:银行发放了抵押贷款,担心农民到期还不了款,他们的房屋和土地都落到银行手中,不好处置。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或者银行望而生畏,不敢涉足农民抵押贷款业务,或者银行被未归还贷款的抵押品(土地、房屋)所缠住,使自己陷入困境,难以脱身。为此,有必要建立县级的农村信用担保中心和地市级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有了县级的农村信用担保中心,由它对申请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的农民进行信用调查并给农民作担保,银行就敢于贷款出去。有了地市级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农民用于抵押的土地、房屋就可以通过它进行转让,银行可以收回贷款本息,于是它们就放心了。可见,这是活跃农村金融的有力举措。
(五)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次发达地区的不同省份(市、区)、不同地级市和不同县域,都各有各的文化历史背景、民族风情,构成各自的特色。要成为发达地区转移的企业所选择的迁入地,应当说有一个共同的条件,这就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地区经济发展,既需要“硬实力”,也需要“软实力”,二者缺一不可。基础设施是“硬实力”,资本、机器设备、技术、厂房都是“硬实力”。人才是“硬实力”,但人才的素质、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积极性和主动性、与人共事合作的关系,却是“软实力”的充分体现。“软实力”还包括:政府效率高低、法制建设的成就和人们的法制意识、地方的文化氛围、文化传统、当地居民的朴实作风、当地社会的和谐程度等等。因此,要把发达地区的企业引进次发达地区,不仅要着眼于次发达地区自身的“硬实力”的建设,而且还要着眼于本地区的各种“软实力”的建设。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本地区的经济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关系
对次发达地区来说,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只能被认为是一个阶段的任务,并不是次发达地区工业化的目标或经济发展的目标。没有一个省 (市、区)是可以依靠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而成为工业先进和经济发达的省份的。也就是说,次发达地区可以抓住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这个大好机会,根据本省(市、区)的实际情况,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实现本地产业的升级,并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成就。假定一个省(市、区),仅仅满足于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而不能使本地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成就,不能实现本地的产业升级,尤其是不能结合本地的区位优势和本地的资源禀赋,发展自己的有特色的产业,而仅仅停留于产业转移水平上,那是远远不够的。
当然,产业转移在现阶段对次发达地区来说仍然是必要的,这既考虑到可以借此促进本地的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高本地城乡居民的收入,并且提高劳动力素质,同时也意味着次发达地区可以借助于产业转移的机会,加快本地就业人才的成长,培育起一批民营企业家,以及促进本地金融业的发展,进而为本地新产业的建立和为产业的升级创造条件。
由此可以再作进一步分析,以说明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
第一,即使是新产业在次发达地区的建立和次发达地区产业的升级,也不是单纯依靠次发达地区本地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独立完成的。这更可能是本地和外地的资本合作、技术合作、人才合作的结果,而外地的企业家和本地的企业家则是这种合作的组织者和经营管理者。产业转移以及产业转移以后外地企业和本地企业的合作过程,使双方有了相互了解的机会,这样就有可能在双方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为新产业的建立和产业的升级而共同出资、出人、出力。
第二,前面已经指出,发达地区准备转移的企业是了解到次发达地区潜在的优势而决定转移的。但产业转移过程中,特别是实现了产业转移后,这些企业对次发达地区的潜在优势和今后的市场前景会有较深入和较全面的了解,于是它们愿意在这样的地区继续投资,扩大投资,其中既包括了原有企业的自主创新、产业升级,也包括新建高新科技企业。本地的企业可以在资本、技术、人才、营销方面提供帮助,成为紧密的合作伙伴。
第三,在次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对本地人才的培养,以及由于加大了职业技术培训工作,使本地技工人数增多,这些都对今后的产业升级有利。如果说次发达地区专业人才的存量和增量都在增长,技工的存量和增量都在增长,那就表明次发达地区在以后的发展中有了较好的条件,发达地区的企业会继续向次发达地区转移,外地的资本也会选择这一人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新建的地点。这就是次发达地区经济运行进入良性循环的体现之一。次发达地区的政府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并早作准备。
第四,对次发达地区而言,更重要的是,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整个经济的运行开始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上述的人才和技工存量和增量的增长及其效应,只不过是次发达地区经济运行进入良性循环的体现之一。次发达地区整个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是指: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次发达地区的就业增加了,GDP总量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了,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民生改善了,居民收入和居民购买力上升了,从而又引起就业的继续增加、GDP总量的继续增加……在整个经济运行转入良性循环之后,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上,产业结构也将继续调整。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繁荣是靠繁荣支撑的,因为繁荣必然带来投资的增加和消费的增长,这就为市场的继续增长,产业的升级,企业竞争力的增强提供了保证。
归根到底一句话:次发达地区要重视对产业转移的承接,因为这是产业升级的准备阶段,也是整个经济运行进入良性循环的起点。
(编辑:张小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784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