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哈尔滨设立中俄经济开发区构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文超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虽取得了进步,但仍处于粗放发展阶段。本文依据国家的政策、国内外客观现状与哈尔滨的历史、现实、传统、地域和环境条件相结合,抓住导引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确立了哈尔滨中俄经济开发区的战略发展思路。
  关键词:中国;俄国;经济开发区
  中图分类号:F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3-0034-01
  
   一、历史背景
   历史上哈尔滨作为北满的经济中心、国际化商埠,最高年份进出口总额高达12.7亿海关两。曾是当时中国有外国领事馆最多的中心城市,外籍侨民曾达近二十万人,几乎是当时居住人口的一半;上世纪末至三十年代中期,从东方(主要是俄罗斯)进入的国际资本与技术在哈尔滨近乎于全方位的投入到经贸、工业企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银行金融业、建筑业教育及医疗卫生等领域中,随之而来科技、文化、宗教、慈善机构的发展和人员大量进出,使哈尔滨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所以说历史上哈尔滨的兴起与发展主要得益于俄罗斯。
   二、现实情况
   (一)制约要素
   1.大中型企业自身存在问题。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哈尔滨大中企业体系庞大,结构性矛盾尖锐,包袱沉重,向市场经济体制或向现代企业体制彻底转轨较艰难。
   2.产品及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产品及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不适应市场经济形成的竞争和挑战。
   3.市场开发不足。产品缺乏竞争力造成严重积压,信贷拖欠严重等。
   4.市场发展单一化。近年来主要发展旅游经济,其他方面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二)资源与技术
   哈尔滨就大量原始资源而言,基本是欠补偿资源地区。过去哈尔滨曾作为依托并引以为傲的黑龙江省的木材、煤炭、石油及其他矿产资源已近枯竭,而且面临开发利用成本高的严峻形势。尚拥有部分资源如石油粮油仍受控于国家的战略调整,使得哈尔滨并不是得益的主体。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即使临近有优势也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法则,资源将向利益最大化方向流动。因此在资源市场规律面前,地区与企业一律平等。但资源的有无从来不是制约一个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无资源的日本、新加坡以及国内的深圳、上海等城市的经济高速发展就是强力证明。
   技术作为经济发展四要素中最具变革性质的活跃因子,将在降低能耗成本、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适应性能、价值及市场竞争力中发挥巨大作用。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引进力度薄弱,即使成熟的科技成果应用率或向工业转化率低下。造成这些的原因是采用高新科技技术开发新产品的观念淡薄、风险与竞争意识差、资金短缺、人才乏缺等。
   三、哈尔滨与俄罗斯
   历史过程显示,哈尔滨的每次振兴都与俄罗斯密切相关,其中存在着内在的必然性。哈尔滨作为中心城市,在历史、地域、传统、人文(包括俄罗斯在哈尔滨的历史迹绩)相较于其他城市存在着明显的优势。从现实情况来看,经近十多年来对苏(俄)经贸活动来看,从拥有客户、朋友、信息和多边、双边经贸网络上,哈尔滨存在着明显优势。由于历史上哈尔滨与俄罗斯的良好关系,哈尔滨在俄罗斯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和知名度比中国其他城市都大,所以建立哈尔滨中俄特别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可行性。
   四、实现目标的发展战略
   提出设立哈尔滨中俄经济技术特别开发区的构想是一个新的突破,因为以两个国家合作的名义和形式,以中国内陆中心城市作为特别经济区还属首创。所谓超常规就是要进一步打破现有模式,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以俄罗斯为突破口更大力度的推进改革开放,加速国际化接轨。就设立特区而言,无论从什么角度衡量哈尔滨都已落后许多。因此,要在规模、速度、效益上后来居上,哈尔滨中俄经济技术特别合作区必须实行超常规的发展战略。实际上超常规发展也是发展中国家赶上或接近发达国家必由之路的大胆构想。
   哈尔滨作为较大地域范围的中俄经济特别合作区,而且又是远东重要中心城市,在引进、合资、合作、独资中,大规模是一种经济的必然性,不但在领域、项目上有规模,而且对引进技术、设备、资源、资本人员要有数量。对于哈尔滨,在从俄罗斯引进的重大项目中,要以国家区域产业规划布局重点,在引进产品结构中以调整产品结构为主,在软硬件引进中以软件引进为主。
   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证明,大规模引进合作才能获得大规模经济效益,才能使哈尔滨的经济在较短的时期内得以腾飞,并在开放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通过广泛深入调研、科学系统分析和冷静的思索得出了一系列客观必然性结论。并以此在现实与可能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哈尔滨为中心开展中俄全面经济技术合作和设立哈尔滨中俄经济技术特别合作的战略发展构想。我们坚信,只要扬起中俄经济技术特别合作这面大风帆,哈尔滨就大有希望,就能驶向繁荣昌盛的胜利彼岸。
  [责任编辑:纪姿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7864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