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二十世纪的美国教育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福利 丁国钰

  摘要:贯穿整个二十世纪,美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大、最广泛的公共教育体系。时至今日美国人仍深信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大产业,同时也是获得个人成功、社会发展的有利途径,并且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差异。美国教育的这种飞速发展不是学生需求的结果,而是由于学校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机会,用人单位提高了对员工学历的要求。
  关键词:教育体系;个人教育;社会差异
  
  一、二十世纪美国教育的发展
  
  贯穿整个20世纪,美国教育得到了极大发展。1900年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设立中学教育,但绝大多数的美国人都只是小学毕业。到1920年,中学教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从1960年以后,多数的中学毕业生开始接受大学教育。正是由于多数美国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学校教育成为了造成美国社会生活差异的决定因素。接受了完整、系统教育的美国人与刚刚完成义务教育规定就辍学的美国人各方面区别显著。用人单位过去对员工的学历不做硬性规定,只是给与一定的经济补偿,而现在学历是聘用员工的必须要求。受教育的高低成为他们生活机遇、生活方式不同的主要原因。年轻人开始寻找与自己所受教育水平相当的异性。服装、性别角色等社会流行趋势也清晰地区分了大学学历与非大学学历的美国人。美国教育的这种飞速发展不是学生需求的结果,而是由于学校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机会,用人单位提高了对员工学历的要求。各个城市修建了小学、中学,于是他们希望父母们把孩子们送去学习。后来各个州大量地修建了公立大学与学院,为了让家长们把孩子送去学习,他们收取低于成本的学费。1940年至1980年间,私立大学学生数量的增长略高于当时学龄人口的增长速度,而当时的公立院校学生数量直线飙升。密歇根大学1955年的本科学生数量为两万,1975年为四万五,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学生数量在同时期由一万五激增至六万二。加利福尼亚州与纽约市建立了社区学院、州立大学、研究大学等多校区立体教育体系。很容易发现现代美国人的生活主要受教育背景的制约,其性别、种族、地区等因素已经越来越无关轻重。在二十世纪末,虽然运气、性格、外貌、人际关系等因素对美国人的生活仍然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教育已经成为决定其生活质量的中心力量。
  
  二、发展教育的必要性
  
  虽然无法全面揭示教育成为美国人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的原因,但相信以下几点能够对此做出一定的解释。在前人的努力中我们可以借鉴的有三点。
  首先,教育被比作“人力资本”。正如1947年《教育是成功的贸易》(Education is Good Business)一书中指出的,学校为学生们提供用人单位所需的具体劳动技巧如打字、基本机械知识等,这一点十分明显。学校还会训练学生们基本的语文与数学能力,这样学生们就有可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更专业的训练进入特殊职业或科技领域。另外学生通过上学、完成课业,可以掌握一定的社会技能,例如自我约束,从而提高他们的潜在收入能力。由于经济已经从农场、工厂等需要更多体力劳动的时代转型为医院、办公室、或学校等需要更多认知能力等“软”技能的时代,教育已经成为劳动市场上重要的砝码。
  其次,除了在劳动市场上教育对婚姻的影响也日益加强。在二战前尤其是对女性来讲,大学教育是一种奢侈而不是必需条件。大学生之间的婚姻被看作是“特权家庭”现象。所谓的“通婚”现象很少,不仅由于大学生很少,也由于大学毕业生与非大学毕业生经常被人为地限制在不同的阶层。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通婚”现象也随之增加。但是到了六十年代,青年人又开始寻找具有相同教育背景的伴侣。到了七十年代初接受最低教育的人成为了社会最孤立的人群。由于辍学者独身的现象越来越多,中学毕业生与辍学者之间的通婚现象越来越少。到上世纪末,教育金字塔顶端之间的婚姻与金字塔底端之间的婚姻重新形成了教育择偶的现象。
  最后,从五十年代开始的大量研究表明教育背景越高对社会关系的理解越广泛。受过教育的人们更容易正面、积极地看待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而不是感受到威胁;他们更容易去参与社会主流活动而不是停留在社会边缘;他们也更可能把这样的价值观传授到下一代身上。这样的趋势正是当初教育改革者们建立公立学校所希望取得的成果。然而这种趋势同样造成了上世纪末美国所形成的泾渭分明的社会布局。大学毕业生的家庭经济可靠、关系稳定、社会活动频繁、积极参与社区及教堂活动、乐观向上;而中学辍学者的家庭经济岌岌可危、关系混乱、远离社会;中学毕业者们经常会努力争取进入前一种生活方式,但遗憾的是更多的家庭划入了后一种生活方式。
  
  三、教育加剧美国社会差异
  
  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关于教育是否加剧了美国社会差异展开了一场辩论。一方面受教育者与未受教育者在劳动市场、婚姻市场以及其他文化领域的差距正在增大。另一方面教育机会对所有人均等,比起权利、财富、种族、地区、血统等其他社会因素,教育似乎是一种更加公平的方式来分配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避免了更多的排外心理。在解决这场辩论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分析教育的两个作用。
  彼得•布劳与奥德斯•达德里•邓肯合著的经典作品《美国职业结构》(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中首次提出教育的优势可以传送至下一代;教育可以提供更多升迁机会。彼得与邓肯发现家庭背景包括父母所受的教育、父亲的职业、兄弟姐妹的数量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本人将受到的教育。由于教育背景提高了个人在劳动市场的竞争力,这种家族遗传可以帮助永久性确立一代又一代人们的优势及劣势地位,但书中最重要的结论却指出教育程度的高低基本与家庭背景无关。这一结论暗示教育可以促进社会阶层的变更、流动性发展,如人们经济地位的变化,教育不是为了传承父母的职位;同时也可以看出青年人在学校的经历使他们有机会脱离家庭背景的影响。
  一些后续研究揭示了大学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另一项优势。对于本科毕业生,父母对其事业发展的影响远远小于非本科毕业生。也就是说通过直接推动学生的职场竞争力,间接抵消低收入家庭对于出身贫寒,但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毕业生的负面影响,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积极促进了美国社会的人们在不同阶层间的流动性。庭背景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发生着历史变化的。自有数据以来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社会等级、血统等家庭背景对学校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小,因此更多的美国青年得以争取到取得美好生活的机会。此后由于大学教育费用的提高,家庭出身与教育成就的关系逐渐被强化。于是尽管大学毕业证书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条件,还是越来越少的美国人能够拿到证书,找到一份好工作,住在一个好的街区,拥有一个稳定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五、六十年代教育普及时得到很大体现,而在八、九十年代费用增长、机会减少后益发得到了更大的体现。
  总之,教育不均造成劳动力市场及其他形式的不均,而高等教育本身确保了许多重要社会目标的实现。例如:更多升迁机会、认知技能以及对社会关系更加开明的认识。1967年布劳与邓肯对此是这样描述的:“高级的社会地位已经不能被直接继承,只有取得普遍承认的实际成就才可以使那样的地位合法化。”而“实际成就”与“普遍承认”的主要媒介就是教育体系。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外语部
  
  参考文献:
  [1]安德森,马格.美国人口普查:社会历史[M].伦敦:耶鲁大学出版社, 1998:323-325.
  [2]爱斯汀,亚历山大.变化中的美国高校大学生[M].北京: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 1998:205-230.
  [3]布朗•克莱尔.1918--1998的美国生活标准[M].伦敦:剑桥出版社, 1994:189-2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32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