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代化工实训基地建设条件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琼霞 徐建中

  摘要:现代化工实训基地的建设具备充分的内外部条件,加强它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高新化工产业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化工从业人员素质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着一些差距,加强现代化工实训基地建设已经提上日程,迫在眉睫;政府的扶持、企业的支持和学校自身的创新模式,使现代化工实训基地建设具有切实可行性。
  关键词:化工实训基地;条件;探究
  
  一、现代化工实训基地建设的客观必要性探究
  
  1.现阶段化工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存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化工职业教育发展还不够成熟、人们认识还未达成一致、投入资金不够充足等因素,现阶段化工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场所不足,设备缺乏和陈旧。化工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高投入的教育,对实践场所和机械设备要求比较高。由于政府和企业对化工职业技术教育的资金投入太少,学校自身创收又不够,导致资金短缺,难以满足化工职业教育发展所急需的实习实训场地和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技术落后。我国在立法方面尚无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方面的硬性要求, 社会也还未发展到企业主动将对教育的技术支持当作自己应尽义务的程度。化工企业出于安全、卫生、省事的考虑,用各种借口拒绝教师参观和学习,化工企业的先进技术难以引进校园,企业和学校之间缺乏技术交流,化工职业院校在实践中采用的技术相对滞后,跟不上社会和企业的步伐。“双师型”师资缺乏,师资技能偏低。我国化工职业技术院校教师的主要来源是招聘普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在学校接受的是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性知识相当欠缺,进入职业教育领域之后又由于缺乏参与现代化工实训基地这一平台的建设与管理,理论知识难以转化为 实践知识,专业技能得不到提升,学生水平也难以提高。
  2.化工类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分析。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训练场所,其基本功能为:完成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的任务,并逐步发展为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基地。我们对全国化工类实训基地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化工类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问题,暴露出几方面的不足。一是由于资金不足,导致实训基地的规模较小,远远不能满足化工类高职高专学生的实训要求;二是缺少大型的先进的技术设备,学生很难接触到科技前沿的东西;三是缺少标准化的实习实训操作规程,导致实践教学的沦落为简单职业培训。所以,建设一批示范性、高标准的现代化工实训基地显得尤为必要。
  
  二、现代化工实训基地建设的现实紧迫性探究
  
  1.高新化工产业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之一,与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现代化工制造业的振兴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大批技术含量高的化工生产项目投产,先进的化工生产设备不断引进,生产岗位的分工从以往的劳动密集型逐渐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高新化工产业对从业人员职业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宽,一专多能、一岗多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具有熟练操作技能、技术扩散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具备工艺过程判断、计算机操作、系统分析等方面综合能力,等等。
  2.当前化工从业人员素质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现实差距。目前化工从业人员总体素质离企业的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学历偏低。在化工企业里面,专科以上学历的员工少,而高中、初中和其他学历的员工占多数。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低,实际操作技能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较差。从最近几年化工企业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分析,多数原因是因为化工行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岗位职业素质不高造成的。如2004年4月15日晚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的氯气泄露导致局部爆炸,泄露的原因是氯罐及相关设备陈旧,而爆炸的原因是工作人员违规操作; 2006年7月28日上午江苏射阳县临海镇化工园中德合资的氟源化工有限公司氟化车间发生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管理不善造成的。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不高,与现代化工企业的要求差距较大。当前,大多数企业反应不少从业人员还存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够,实际操作能力差,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差,缺乏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缺乏创新、综合能力不高等状况,这与现代化工企业对员工的要求相差甚远。
  3.现代化工实训基地建设的重大意义。现代化工实训基地是一个突出实践性教学、充分体现化工类及相关专业实际动手能力的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基地。化工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化工仿真实训,以岗位技能为核心,按照“从易到难, 逐步接近工作实际”的原则,它构建了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在实训基地新平台的建设中作为第一责任人,肩负着从技术到应用的责任。为建设化工实训基地,教师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需要综合考虑教学、实训要求的满足程度、实训时学生的安全程度、技术水平的提高程度和为社会的服务度,在这样的过程之中,教师的实践和应用能力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质的飞跃,“双师”能力大幅度提高。
  
  三、现代化工实训基地建设的切实可行性探究
  
  1.政府重视,政策导向。当前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和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对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予以充分的支持,尤其是法律、政策上的支持,鼓励和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进来,通过间接投资的方式兴建实训基地,政府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经费支持和人力支持。
  2005年6月22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审试行标准》,制定了不同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布局和规划,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予以资助各地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推动了各职业院校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进程,为培养、培训高质量技能型紧缺人才提供了条件保障。2005年11月7日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同时要求地方政府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2.企业扶持,积极参与。建设现代化工实训基地,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化工人才,化工职业院校现有的状况难以满足实训基地的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企业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给予了现代化工实训基地积极地扶持。不少学校的实训基地走上了校企联合共建模式,如上海石化工业学校与德国拜耳(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拜耳(中国)实训基地。我院于2005年4月8日分别同南京化工厂、金陵石化公司化工一厂、金浦集团南京钟山化工厂、金浦集团南京塑料厂、金陵石化南京炼油厂举行了建设实训基地的协议签订和挂牌仪式。校企双方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挖掘双方潜力,互惠互利,逐步建立合作利益制度,实现校企双方在经济利益方面的双赢。
  3.学校重视,创新模式。化工职业院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经达成了共识,为了加强实践性教学,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各院校不断探索和创新建设模式,其中,主要有工教结合和工学结合两种教学模式。工教结合的基本形式有两种,或者说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兼职,每人每年不少于2个月,担任一定量的专业技术工作,并评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这是工教结合的初级阶段。二是职业院校学生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学校与企业、事业等用人单位合作或者在实训基地,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现场为课堂,一边教学一边实训,专业教师既担任教师又担任师傅,学生则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接受操作训练,这是工教结合的高级阶段。“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由来已久,曾被美国称为“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世界上公认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典范。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在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进行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改革,具体做法是:按“必需、够用”原则整合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基础知识课程、职业基础课程和职业技术专业课程,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材料分析与测试》两门课程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引进到校内实训中心,采用边理论教学,边实践教学,实行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聘请企业的生产工艺专家,结合企业实际生产工艺的需求,和专业指导教师共同制订适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这种教学模式按照企业生产岗位的实际要求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企业最先进的技术,把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第一线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作者单位: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职业教育专业的职业属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2(22):89-91.
  [2]李坚利.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3(22):78-80.
  [3]丁志平,许宁. 校内化工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6(30):22-24.
  [4]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中国化工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15-1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37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