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是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显著特征。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是近年来职业院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及不同建设模式的优缺点作出阐述分析。
  [关    键   词]  生产;实训基地;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4-0078-02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教育的显著特征,而那些以生产为主要目的的院校大部分以高职高专为教学主要发展基地。但是,近几年,我国的教育部门开始注重一些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教育問题,不断对此类问题进行讨论,久而久之,那些以生产为主要目的的院校逐渐转变为一些高职高专院校的主要发展模式[1]。高职院校将一些具有技术性的生产知识教给学生,并与有关公司建立起友好的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也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也让院校获得了绝佳的声誉。但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生产技术部门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完整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操作技能。这也是我国一些生产技术基地能够得到发展的一大原因。
   一、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现代职业教育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进校企联合育人,建立培养人才为目标的考核评价机制。”教育部等六部委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对一些生产性技术操作基地进行改革,通过对操作部门的改善来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质安静的学习和操作环境[2]。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开设教学操作课堂,完善教学制度,改变学习风气,用优质的服务打造一个高品质的学习环境,再针对个别方面进行方法改革,让学生自己参与操作实践,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专业性操作人员为基础[3]。但是,具有生产意义的操作实践基地与一些高职高专院校的“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教学方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模式的探索
   (一)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模式
   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组织实训和生产的模式。在该模式中,行业或企业提供生产实训设备、技术和专业方向的师资,在学校提供的场地组织学生进行生产和实训。这种模式适用于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始的订单班培养模式即属于该类型。行业或企业根据自己的人才需求,和一些高职高专建立合作关系。这些企业与学校的教育共同进行,他们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学校准备教育环境和课堂制度,为学校准备一些国外先进的电子机械以供课堂教学进行,企业也为学校准备了校外的操作场地以便于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除了这些校内的教学准备,企业表明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去企业勤工俭学,提前锻炼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工作能力,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4]。这种模式为高职高专院校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让学生拥有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和先进的学习设备,让教师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增添了许多方便,也为企业提供了人才。但是它的弊端就是学校和企业在建交关系中存在许多突发情况,因为企业处于校外,导致它和学校的合作会受到较大影响,可能会造成合作中断或不稳定。
   (二)学校为主,企业为辅的模式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以学校为培训中心,它是学院自主投资或社会融资建设“校办工厂”,以内部的学习基地为主要教学地点,把课堂上的专业知识教学作为基础工作,再加上技能操作经验,建设一个集教学和实践为一体的教育环境,培养专业和技能相结合的多方面人才。该模式主要以学校或者校方承包公司为主要投资人,将实践和教学相结合,学校对学生进行一体化教学。该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进行了操作实践。
   1.开发宣传型
   全校师生团结协作用专业基础知识,加上新型技术研发出新型产品,之后通过与企业建立相应的联系,将新型产品提供给企业。新产品的研发过程包括专家小组的研究,制作部门的操作实践,由优秀导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反复实验,最终诞生出一个新型产品。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为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提供了实践经验,能更从容地应对毕业答辩。同时呼吁学生进行自主开发,创建自己的公司,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学校与学生创办合作企业,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2.来料加工型
   主要是指学校通过自主创办的“校办工厂”,“校办工厂”主要负责一些外来企业的产品研发订单,由优秀导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既教给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又为校办企业节省了工作内容,达到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训教师可以由本校的专业教师担任,必要时也可以引进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指导,参与质量检验等工作,以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该模式的优点是因“校办工厂”多由本校职工进行管理经营,学校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便利性,同时参与生产的多为本校学生,这样既让学校避免了投资成本过多的现象,也让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地参加工作实践,同时保证了生产人员的充足。它的弊端就是学校将所有事项大包大揽,没有明确进行分工合作,这样会使学校的投资成本增加,对产品的质量也没有保证[5]。
   (三)校企合作,共同参与的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校方和企业进行有效的关系建立,并一同为学校的生产操作环境进行投资。这种方式与其他的教育模式有所不同,它一改以往拘束封建的教育模式,学校和企业能够在自我的角度建立相应的教学课程,共同为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这种模式比其他模式的发展前景更好,让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减少了投资成本,也能为企业提供稳定不变的优秀人才资源,让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器材,让学生有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让学生在先进的设备下学习基本技能操作知识,为企业培养出更优质的人才。方便学校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直接进入企业进行实操考核[6]。但是这种模式也有一定的缺点,学校更注重的是人才培养,而企业更希望获得丰厚的利润,所以校企双方在实训基地建设中想要建立长久、深层的合作关系,需要在合作目的、利益分配、资源共享等方面达成一致,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避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模式多种多样。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情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在以往的实践经验中找出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善,让学校与企业之间产生互惠互利的友谊关系,对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增添动力。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对生产操作基地的建设,提升操作实践基地的质量,完善生产操作奖罚制度,建设完善的生产管理部门,让企业能够长足的发展。同时,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为学校增添了更多的亮点。
   参考文献:
   [1]宋佳.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组合模式建设的探索[J].职业技术,2012(1):33-34.
   [2]郑承志.打造骨干专业群,培植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以财经类高等职业院校为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4):65-69.
   [3]谌卉珺.基于SWOT分析的独立学院专业发展策略探究[J].高教论坛,2017(12):29-32.
   [4]白福民.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索[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110-112.
   [5]胡建波,谭晓芳.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0,29(34):276-277.
   [6]陈丽杰.基于校企合作的中专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研究:以计算机专业为例[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2):228-229.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43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