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协同机制设计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先金 梁培植
摘要:供应链运作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各节点企业协同活动。为了保证供应链目标的实现,应建立供应链协同机制。本文依据机制设计理论,探讨了供应链机制设计的目标、规则、程序、组织联盟和策略等问题,对于提高供应链协同效应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供应链;协同;机制;设计
中图分类号:F252.8 文献标识码:A
供应链运作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进行供应链资源、业务流程等方面的整合与平衡,实现供应链各节点企业活动的协同与管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协同供应链迅速发展,全球许多跨国公司通过建立协同供应链,获得了很大的竞争优势。1994年4月,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David Anderson和Hau Lee在题为“协同供应链:新的前沿”的文章中指出,新一代供应链战略就是协同供应链。
一、供应链协同的意义
供应链协同,是指供应链合作伙伴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在资源、业务流程和组织等方面有机整合、协同、发展的一种关系。主要包括战略协同、目标协同、需求协同、产品设计协同、库存协同、生产协同、物流协同、采购协同、信息协同等。供应链协同的意义主要在于:
1.促进供应链集成化
供应链集成管理已成为全球许多大公司用来减少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增强公司竞争力的有效经营策略和方法。供应链集成,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中,公司有效地识别、选择与公司有关的资源、市场、信息和组织的方式,并在管理层面上进行集成,使供应链网络化、敏捷化、柔性化、个性化和最优化。供应链集成,主要包括供应链资源集成、功能集成、信息集成和组织集成等,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供应链网络体系。集成被认为是达到协同的一种手段 [1],供应链可以通过集成管理达到协同。在集成供应链体系中,通过各节点企业的协同活动,可以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益的增加。
2.实施供应链协同竞争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市场竞争已从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协同竞争,一方面是供应链内部企业的合作,一方面是与供应链外部企业的竞争。供应链协同竞争是指各节点企业通过供应链集成与协同活动,增强供应链竞争优势,与其他供应链及其企业进行竞争的行为。一个企业将自己的资源和能力整合到某供应链体系,通过协同活动与协同效应可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协同竞争已成为许多公司的战略选择。
相关企业组建一个适应环境能力强、自组织性强的供应链体系,开展供应链协同竞争,有利于整合各节点企业的优势,选择合适的竞争方式,追求最佳的协同效应,实现整个供应链和各节点企业的目标。
3.建立供应链价值网
参与供应链协同竞争的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价值创造能力和赢利能力。通过供应链协同竞争,相关企业可以不断发现新的价值增值环节,设计并建立新的价值链。依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从最初的供应商到最终的消费者之间一系列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价值创造过程,构成价值增值链。由于产品功能、产品生产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企业或多个企业合作的生产经营活动存在很多个价值链,构成一个价值网。在供应链管理中,应从传统的价值链设计转变为价值网设计,发现新的价值增值的网络节点,构建合理的价值网络体系,降低供应链成本,创造更大的价值。
4.构建供应链动态虚拟组织
随着科技与市场的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企业之间的市场交易成本相对来说越来越大。为了减少交易成本,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使外部市场内部化,企业之间的关系由市场关系发展为合作关系进而发展为虚拟组织。
供应链管理的最高层次是建立在战略协同基础上的企业动态战略联盟(或虚拟组织)。企业间的战略协同关系,决定企业的合作关系和联盟的紧密程度。动态战略联盟,是指企业具有进入和退出自由的相对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企业动态战略联盟,应从战略层面进行思考与协商,谋求共赢目标。在供应链管理中,建立动态战略联盟比建立具体的业务关系更为重要,有利于实现供应链集成,建立供应链价值网络体系,获得协同竞争优势。
二、供应链协同机制设计框架
机制设计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赫维茨(Leonid Hurwicz )、马斯金( Eric S. Maskin )和迈叶森(Rojer Myerson )创建,2007年10月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谓机制设计,是指在不完全信息市场竞争条件下,设计一种局中人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展开博弈、进行自由选择和实现激励相容的运行系统,以达到特定目标的一种制度安排。依据机制设计理论,供应链协同机制设计主要研究供应链协同的目标、规则、业务流程和组织等问题,以提高供应链协同水平和协同效应。
1.供应链协同目标
供应链协同目标是指供应链运作的目标体系,有供应链的总体目标,也有各项业务的子目标;有长期目标,也有短期目标。确立供应链协同目标,实际上是规定了供应链的发展方向、业务焦点和各节点企业的利益焦点。供应链协同目标,主要包括:供应链业务协同的全球化、集成化、敏捷化、柔性化、网络化、知识化;供应链协同效应的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以及各节点企业的可实现利润等。确立供应链协同目标,应建立目标的协商和选择机制,让供应链参与企业充分地显示自己的信息,表达自己的意见,做出自己的选择。同时还建立目标实施的监督和评价机制,确保供应链协同目标的实现。
2.供应链协同规则
供应链协同规则,是指供应链协同运作的准则和规范,或游戏规则,是供应链有效协同的保证。供应链协同规则,除法律规范以外,主要包括确认和选择的价值准则、诚信规范、技术质量标准、办事原则和程序,以及利益和风险分配规则等。协同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决定着供应链的各企业能否协同,只有建立了合理的利润和风险分配机制,才能使得供应链各企业的协同状态长期保持下去[2]。因此,供应链参与企业应建立供应链协同规则的制定、选择、执行和奖惩机制,确保规则的执行和落实。
3.供应链协同的业务流程
供应链业务流程是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一系列供应链管理活动。由于技术、市场、人员、管理等因素的不断变化,供应链业务流程需要进行不断地重组,因此,供应链协同管理显得更为重要。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是供应链价值增值焦点。供应链参与企业应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在采购、物流、产品设计开发、生产、配送与销售,以及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建立先进的业务流程,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
4.供应链协同组织
供应链协同组织主要包括协同组织和组织行为。协同组织强调建立科学的供应链协同的组织结构,明确供应链协同活动主体的目标、责任、权力和利益。组织行为强调供应链协同活动主体的价值观、行为意向、激励和工作行为等。供应链协同活动主体的价值取向、素质和能力、责任履行和形象展示直接关系到供应链协同活动的效果。因此,在供应链协同活动中,应吸收供应链参与企业的优秀文化,凝聚供应链管理文化,并形成无形资产和竞争优势。
三、供应链协同机制设计策略
供应链管理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是选择最合适的协同机制。进行供应链协同机制设计,可选择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1.进行供应链博弈分析
机制设计理论可以看作是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的综合运用,一方面要考虑信息效率问题,即所设计的机制是否只需较少的信息成本;另一方面要考虑激励相容问题,即在所设计的机制是否实现每个参与者的目标,并与设计者所要实现的目标一致。通过博弈分析和参与者的对策,能够较好地进行信息显示和传递,也能够较好地实现激励相容。在博弈分析和对策过程中,信息空间的维数越来越小,激励相容越来越大,局中人做出选择越来越容易。博弈论在供应链协同竞争中的研究地位日益突出,通过对供应链上下游节点企业之间博弈行为的分析研究,在战略、战术、操作层面建立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协同的博弈模型,为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协同决策提供支持。因此,在供应链参与者之间应建立信息沟通、协商谈判机制,让参与者进行有效对策。
2.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许多公司的重要策略,但是,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标准、方式、程序、规模上,许多公司还没有很好解决。合作伙伴关系不是短期的交易关系,而是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因此,在选择合作伙伴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选择与评价机制,将具有竞争优势的、信誉度高的企业选择进来,并通过签订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要防止资质较低、缺乏诚信的企业进入,以避免损失。
3.完善供应链委托―代理关系
在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不是简单的交易关系,而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从供应商到消费者构成了一个委托―代理关系链,甚至是一个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网络。在这个链条或网络中,一个委托―代理关系环节出了问题,会影响到整个供应链体系,会发生“链式”反应或“网络式”反应。因此,在博弈分析和对策前提下,一定要按法律规范要求签订委托―代理关系合同,建立委托―代理关系,双方必须切实履行责任和义务。
4.运用信息网络技术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业务协同提供先进的技术平台。企业内部通过信息处理实现各项业务之间的协同,企业之间通过电子商务实现供应链业务流程的协同。目前,协同商务已成为供应链运作的焦点。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应通过电子商务将供应链的所有供应商、合作伙伴、客户、分销商联系在一起,并选择商务价值链上最佳合作伙伴,实现协同工作,获得协同效应。并通过电子商务系统集成整个供应链网络的信息和知识,实行供应链知识管理,使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获取、创造、分享和使用知识,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Darrick Pagel.Management for optimal Performance though effective coordination of the supply ehain[J].Produe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Journal,1999(l):670.
[2]L.M.Camarinha-Matos,H.Afsarmanesh,C.Garita,C.Lima.Towards an architecture for Virtual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45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