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特殊资源 发展特色经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谭 宏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经济价值,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研究,可以认识其特点,寻找其转换机制和转换形式,拓展文化资源的内容,增加文化资产的实力,提升文化生产力,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服务。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特色经济
当前,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热门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成果,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仍然存在许多的价值,如: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等等。其中,对于其经济价值的认识和研究,对于现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研究,可以认识其特点,寻找其转换机制和转换形式,拓展文化资源的内容,增加文化资产的实力,提升文化生产力,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服务。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五千年文明史中,56个民族创立和传承了门类齐全、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齐全,有各具特色、绚丽多彩的雕塑、绘画、剪纸、杂技、戏曲、舞蹈等艺术创作,有源远流长、独具一格的中医、厨艺、酿酒、制陶等特殊技艺,有内容丰富、形态各异的民俗、民风、节庆、礼仪、游戏等固定仪式等等,这些都是可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资源。作为以文化价值为核心而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贮藏的巨大经济价值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如何更有效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经济价值进行研究、挖掘、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挑战,中国人家喻户的“花木兰”故事被美国人改编成电影向全世界(包括中国)发行,获取经济利益,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高度重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提升到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的高度,对内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和挖掘,认真研究和分析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和转化机制、转化方式,以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范围,为中华民族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为未来的文化经济竞争取得资本优势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特点中,其区域性是最重要的一点。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NUESCO)第三十二次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3月26日颁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在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重新做出了“中国式”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两个定义都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群体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在不同的区域内,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传承方式不同,导致了其差异性,显现出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如中国的民族歌舞,由于民族和地域的不同,就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新疆的歌舞热烈奔放,内蒙的歌舞辽阔雄浑,西藏的歌舞高远空灵,东北的歌舞轻盈飘逸,西北的歌舞苍凉凝重,江南的歌舞清新典雅,等等。正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民族性和区域性,使之在从文化资源转向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实现其经济价值的转换下过程中也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特征。
具体讲,我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影响过程分为三个区域:原发区、影响区、消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的展现也会根据区域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层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在原发区表现得最充分,影响区区次之,消失区更次。我们以一些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说明。如属于技艺的重庆火锅,是源于川江流域(即现重庆市所辖长江流域,因重庆市在成为直辖市以前属四川省管辖,故称川江。)。在当下,重庆火锅已成为重庆名片,是重庆市饮食业最重要的支柱,产生了响誉全国的“小天鹅”、“德庄”、“秦妈”、“骑龙”等大型火锅企业。顺川江而下,在湖南、湖北等辐射区,火锅的制作技艺开始有所改变,其经济价值也开始下降,只有一些小规模的火锅产业,再向下,到上海等华东影响区,火锅的影响就更小了,基本上没有规模化的产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区域性特征,使我们在转化其经济价值的时候,不要轻易提什么“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口号,当然,作为一种文化可以向全国、全世界展示,但要转化为一个产业,就一定要考虑其区域性,考虑市场,考虑消费者。因此,利用产生于某一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出“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中的经济价值,并通过各种有效的产业途径和产业方式,实现这种经济价值的转换,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的经营,就可能形成一系列的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样式出来。
一、发展特色旅游业
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特色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来源于旅游景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独特风格。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是非常明显的优势。“旅游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旅游业的成功取决于不同文化与社会区域中的差异认识和促进。”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无论是旅游的形式还是内容都必须突现出文化的特点,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促使他们产生消费的冲动,从这个角度讲,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者通过旅游应该感爱到另一种文化和生活的体验,获得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需求。
各地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开发中,挖掘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或旅游项目。从旅游者的心理来说,区域差异越大、文化差异越大,就越能激发其好奇心和主观想象,从而引发旅游的兴趣和动机。例如:国内盛行的新疆旅、西藏旅,出了对两个地方自然风光的想往外,对其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往也是不可缺的因素,“丝绸之路”的文明、“雪域高原”的文化,是吸引旅游者绝不能忽视的资源。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各地及旅游景点或项目中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儒家文化、建筑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性文化等等。有独特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替代的旅游资源,如何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和利用得好,就会一个地区带来独具特色的旅游业。
二、发展特色加工业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样式,通过对与地方特产相联系的特殊技艺的整理、研究、挖掘,我们不难发现老祖宗传下来的特有技术和技能所制作的产品(如工艺品、生活品),仍然具有市场,仍然能为我们带来经济效益。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利用经济杠杆的强大内在动力去发扬光大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生活技能,对其产品进行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形成一个地方的特色经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面讲,这种经济开发,也是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正是经济发展,促进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只要我们引导得当,注意不要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经济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有利的。对于中国而言,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利用民间特殊技艺、民间美术、传统工艺,为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转移提供产业支撑,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以重庆为例,在城乡统筹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合桃片制作工艺、纸扎艺术,荣昌夏布、陶瓷、折扇制定工艺、永川豆豉酿造工艺、蝴蝶画制作工艺,铜梁龙制作工艺,梁平年画、竹帘制定工艺,大足石雕工艺、小五金制作工艺,以及遍布重庆的山城火锅等等,都可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加工业。目前,大足的小五金制作,已形成规模,成为大足县的重要产业。伴随着大足石刻的开凿而诞生的大足龙水小五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现在,龙水小五金有12个门类,200多个品种,2000多个规格型号,年产值达到亿,产品畅销全国及东南亚和欧美市场。龙水已建成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最集中的五金专业市场。又如:“中国烟花之乡”―湖南浏阳,浏阳烟花“始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现在,经过挖掘和开发,已有13大类3000余个品种,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6000多万美元,国内市场占有率40%,国际市场占有率60%。已形成一个年销售额达20余亿元的现代化产业群和产业集团。
三、发展特色演出业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珍珠样散落于中华各民族和各地之中,存在许多具有极高观赏性和娱乐性的表演艺术。通过对非物质文化表演艺术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增加文化娱乐的方式使人们获得精神的享受,同时还可以使某种表演艺术得以再生,不断产生出新的文化产品,通过这些文化产品的营销,获得经济收益。以东北“二人转”为基础的“东北小品”已成功地走向了市场,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这方面做出了范例。对于“东北小品”风靡的原因,我们作一个简单的分析,任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形式,它的产生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这些有鲜明地域性的传统表演形式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面临着被消亡的可能,但是,东北的一批民间艺术家们,迎着市场经济的大潮,没有退却,以满足大众生活情趣为目标,适应市场需求为动力,在继承和发扬“二人转”的表演形式和表演手段的基本上,创作出了东北方言小品,赢得了市场的青睐,满足了大众休闲文化的需要。可以这样说,市场经济多元化文化条件下的平民化文化需求,为“东北小品”的火爆提供了背景、机会,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表演形式“二人转”的平民化、地域性表现形式,为“东北小品”的火爆提供了基础和来台。
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艺术在今天仍然具有市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把它推向市场。现在,许多地方已开始有这种设想。如“中国龙都”―重庆市铜梁县政府提出了:“扎实推进龙灯舞展演,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创新展演形式和内容,占领重庆市场,做大市外市场,拓展境外市场,打造和提升‘铜梁龙灯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战略设想。这里特别要说的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和整理和挖掘,使其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更有其重要意义。
四、发展特色医药业
通过对传统医药学知识的挖掘,可以形式独具特性的医药产业。中国医药学知识是中国境内各地、各民族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形成的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医药学知识。作为国宝,中国医药学知识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庞大而丰富的宝库,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特色医药产业,我们大致可以从三条路径出发:一是生产销售。生产又分为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对传统医药材料的种植(或饲养)。如山东郯城,开展大规模的银杏种植,被誉为“中国银杏之乡”,也成为郯城的重要支柱产业。重庆市石柱县,在600百多年前就开始种植中药材黄连,1954年,石柱黄连被定为国药和一类农副产品。2006年,全县在地黄连5.1万亩,产量1800吨,产量占全国的68%,产值1.3亿。因而,石柱被誉为“黄连之乡”。二个层次是传统医药成品生产和销售。如六味地黄丸、云南白药等。二是治疗。利用传统医疗技术,来为病患者服务。如:针灸及针灸刀、刮痧等。三是保健。这个方面包含着传统医学知识的丰富内容和经验。全国各地一大批利用传统中医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健身、健体企业应运而生,相应的产品也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如工作之余,进入洗脚城、健身房放松,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选择。
发展中药产业,已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3月21日,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6个部门联合发布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纲要》提出,未来15年我国中医药要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中医药的科学内涵,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和中药产业技术水平,通过知识创新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及医疗保健模式,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高我国的医疗保健和重大疾病防治水平。《纲要》提出了“继承与创新并重,中医中药协调发展,现代化与国际化相互促进”的基本原则,确立了“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四个方面的基本任务,指出了优先发展“中医临床、中药产业发展、基础理论研究、创新体系建设、国际科技合作”的基本路径。从现实的角度看,发展特色中药产业,有利于我国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以中药为基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健康产业,将有利于提高中医药的市场份额,同时,发展中医药材料农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扶助贫困地区,保持生态环境,调整医药产业和产品结构,并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综合带动作用,形成特色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五、发展特色餐饮业
饮食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件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中国餐馆能遍布世界各地,绝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与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菜由宫廷菜、官府菜、各地方菜系组成,每种菜系中都深藏着中国饮食文化的精神内涵的文化。因而在今天,仍然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挖掘散落于各处的传统厨艺,发展出具有特色的餐饮业。从回报角度看,餐饮业是一个投资小,风险小,回报快,回报高的产业。如:起源于“明未清初”的重庆火锅,是由码头文化衍生出来,由码头而进入高雅之堂,现在已成为重庆的名片,市外人一提重庆饮食,首提必是重庆火锅。如今重庆火锅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精加工+营销网络+物流中心”的完整产业链条,做到集产供销于一体的社会化大物流配送。重庆火锅协会会长何永智说:“重庆火锅的发展带动了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说它的生产加工基地,凡是做火锅的,汤料都已经工厂化生产,而工厂化生产所带动的相关产业就是农业,我们的海椒基地、花椒基地、农副产品基地、相关的豆瓣,大蒜、老姜之类的,因此重庆火锅近几年的发展带动了重庆的知名度,也成了我们重庆的一张名片。”目前,重庆火锅在全国连锁经营户达11200多家,年创产值150亿元,年上交税收8亿,解决了5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R].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会议.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R].2005.
[3]张文建.区域文化差异性及其对旅游的影响――以华东和西南地区为例[J].学术月刊,2001,10:91.
[4]铜梁龙.如何打破产业困局[EB\OL].新华网,2007-9-24.
[5]何永智.火锅――重庆的名片[EB\OL].商机在线,2007-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48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