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传统产业转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云娜,任亚萍
摘要:近年来,上海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业、房地产业和信息咨询服务业的比重显著增大。上海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面临着传统产业转移的问题。上海传统产业转移的核心空间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如何处理好上海与长三角周边地区的产业分工协作,发挥上海中心城市的核心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上海市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059-02
一、上海产业结构现状和特征
一二三产业的比值大小及其变动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高度化的关键指标,并且与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城市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第二产业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第一、第二产业劳动力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都是不断下降的,而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都是上升的,这是产业结构发展的普遍规律。
自20世纪90年代初, 上海明确提出“优先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优化第二产业、稳步发展第一产业”的“三二一”产业发展政策以来,第三产业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 1999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三二一”产业结构的比例为50.8:47.4:1.8,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0.8%;2009年三产构成为59.4:39.9:0.7。从上海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现状来看(图1),上海产业结构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1.第二产业始终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综观整个20世纪90年代上海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变,可以看到,第二产业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到1999年,第二产业在全市GDP所占的比重为47.4%。比照1990年,已经下降了17.3%,但就其比例来看,仍占据了上海GDP将近一半[1]。
2.进入21世纪,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在徘徊中呈现稳步增长趋势。2002年上海市第三产业在达到52.9%之后,出现了连续几年的下降。2003年为50.9%,比上年下降了两个百分点;2004年为50.8%。2005年后,经历了连续几年的下降后,开始呈现稳步增长,其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51.6%逐渐增长到2009年的59.4%。
3.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传统行业在整个结构中的比重不断萎缩,以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09年,金融业、信息、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六大行业占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40%。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占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居第三产业之首,占10.1%;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占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1%。房地产业加速发展,占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0.5%上升到7.4%。信息服务、中介、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根据对上海产业结构现状和特征的分析,结合上海自身的资源条件及在全国特别是长三角的地位作用,上海在“十二五”乃至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应按照“三二一”的产业发展顺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上海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是一个行业众多、涵盖颇为宽泛的概念,其中既包括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服务行业,也包括一些高附加值的技术型的新兴产业。而上海应该着重发展那些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及新兴的技术含量高的第三产业。
上海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也是由上海在长三角所处的核心地位决定的。上海作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是区域产业高度、技术水准、装备水平最高的,所以上海的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必然与周边地区保持一定的经济技术势差,有差异才有区域分工与合作;差异越大,区域分工与合作关系就越明确,区域整体效益就越强。而一定的经济技术势差的取得,只有依赖于上海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只有依赖于上海始终保持“高人一等”的产业技术等级。因此,上海在实现“四个中心”发展战略目标的进程中,必须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基础,大力发展原有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区域带动作用强的汽车、电子及通讯设备、大型电站及机械成套设备、精品钢铁、精细化工、房地产等增长行业和航空、生物制药、新材料、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升其产业集中度及其在全国和长三角的市场份额,积极培育服装、印刷、食品、装饰装潢、旅游工艺品等都市型工业,同时将一批已不适宜在上海发展的传统产业逐步转移出去。在努力提升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上海在区域对外经济贸易中的窗口、枢纽、品牌作用[2]。上海应重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他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转变观念,努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服务和辐射功能。
三、上海传统产业的国内转移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产业升级和空间结构演化的引擎,在自身承接全球先进产业的同时,也必须将原有的传统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以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目前,上海市的产业高度与国际大都市相比,差距是明显的。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差距更大;第二产业比重偏高,而新兴制造业的差距更大。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制造业中心,这两种差距的缩小都有赖于已丧失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成功地实现地域转移。
上海传统产业国内转移的主要空间是中西部地区,其中核心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从历史上看,上海与长三角周边地区历来就是一个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存在着“一枯俱枯、一荣俱荣”的密切经济深化关系和共同的发展基础。同时,长江流域具有理想的产业梯度。沿下、中、上游不同空间的链接通道形成了依次递减的空间渐变态势,为产业的传递提供了一个良好而完整的区域空间。再次,长江流域具有良好的区域协作基础。自1980年代初陆大道学者提出中国T字型发展战略以来,长江流域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协作日益紧密,尤其是1990年代初国家提出大力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流域经济带后,长江流域的大规模分工和协作迅速展开,迄今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建立了各种协作区和组织。
上海传统产业沿长江流域的地域转移可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市外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八五”末期和“九五”期间,上海市的大部分纺织服装业成功地实现了向这一地区的转移。第二层次是长江三角洲外围的华东地区,包括苏北、鲁南、皖南、赣东、浙西南和闽北等地区。第三层次是长江中游地区,包括赣西、皖西北、湖南、湖北。第四层次是长江上游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桂北、云南和西藏等地区。依据上海市移出产业的生命周期和优势度的差异,不同产业在不同层次的空间会出现产业群集现象。一般而言,处于产业生命周期越靠前段或产业优势度越高的产业,迁移落地的区位偏好一般越靠近上海,反之,越趋向于中西部地区[3]。目前,上海传统产业转移的空间主要在第一层次,即传统产业主要向上海周边的长三角地区转移。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竞争机制的加强,要素流动性的增强以及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上海与长三角周边地区的产业分工趋势将会更加明显,更多的产业转移将会出现。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还存在着大量制约产业分工的因素:地方政府的竞争、生产要素流动性不强[4],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上海的产业转移不会在短期内完成,为实现产业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长三角一体化,必须消除这些制约因素。
总之,上海要坚持“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方针,大力发展与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定位相匹配的金融与保险、贸易与物流、旅游与会展、信息与科技等高端、上游服务业。要紧紧围绕“四个中心”的发展战略目标,牢固树立“立足长三角、服务全国、融入世界”的区域整体战略意识,站在长三角的地域空间组合上重新审视和思考上海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正确处理好历史与现实、小龙头与大龙头,以及发展自身与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的关系,与长三角周边城市携手共进,在区域共同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寻求各自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洪涛.上海发展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 徐长乐.共饮一江水――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 莫建备,等.大整合大突破――长江三角洲区域协调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 孙彦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分工、产业转移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29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