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量利分析的实践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华,刘林然,桂李进
摘要:本量利分析主要研究成本、数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是企业经营决策中常用、有效的工具之一。通过本量利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判断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状况,掌握各因素变动对利润变动的影响程度,为企业达成利润目标提供思路和方法,使生产经营活动经常被控制在最有利的状态之下。
关键词:本量利分析;盈亏临界点;变动分析;敏感分析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005-02
本量利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性态分析、盈亏临界分析和影响利润的各因素的变动分析及敏感分析。下面以某化工企业甲公司为例,具体说明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实践运用。
甲公司是一家多品种经营的化工企业,其生产的A产品近几年来利润水平一直较低。2010年A产品的利润仅2 244元,公司制定的2011年该产品的利润目标为5万元。2010年A产品的相关数据如下:(1)A产品销量374吨,销售收入1 331 440元,平均销售单价为3 560元/吨(指不含税单价,下同),销售成本1 329 196元,利润2 244元;(2)A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为3 554元/吨,其中:职工薪酬1 623元,原材料费1 366元,燃动力费228元,折旧费82元,测试费78元,机物料消耗87元,其他费用90元;(3)A产品的年生产能力为500吨。
一、成本性态分析
成本性态分析是进行本量利分析的前提。产品成本按成本性态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一定期间内总额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而变动成本则是指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变动而正比例变动的成本[1]。
结合A产品的实际情况,生产人员和设备房屋固定,因此将“职工薪酬”和“折旧费”两个成本项目划分为固定成本;将原材料费、燃动力费、测试费、机物料消耗四个成本项目划分为变动成本;对于“其他费用”成本项目,其核算内容既包含变动费用,又包含固定费用,但以变动费用为主,这里将“其他费用”的70%作为变动成本,30%作为固定成本。
通过以上划分,结合已知数据可以得出:2010年A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金额为1 822元,固定成本总额(职工薪酬+折旧费+30%其他费用)为647 768元。
二、盈亏临界分析
盈亏临界分析是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内容。通过盈亏临界分析,可以确定产品的盈亏临界点,了解当前产品的生产经营概况。
1.盈亏临界点的确定。盈亏临界点,是指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时企业所处的既不盈利又不亏损的状态。由本量利公式:
利润=销量×销售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令利润为0,则此时的销量即为盈亏临界点销量:盈亏临界点销量=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647 768元÷(3 560-1 822)元/吨=373吨,而A产品2010年的实际销量仅为374吨,刚刚达到保本点。
2.安全边际与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与安全边际率可用于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性。安全边际是指正常销售额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的差额;安全边际率等于安全边际与正常销售额的比值,可用于不同企业和不同行业间的比较[1]。
A产品2010年的安全边际为:1331 440-373×3 560=3 560(元),安全边际率为:3 560÷1 331 440=0.27%。可见A产品的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均较低。
通过以上盈亏临界分析,说明:甲公司A产品2010年的销量较少,仅比保本点多了1吨;安全边际率仅0.27%,根据安全性检验标准,安全边际率在10%以下的,均属于“危险”等级。因此该产品目前的生产经营安全性较低,生产能力利用程度不够,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大。因此,甲公司应加强销售力度,提高产量,增加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率,以扩大安全边际,增强生产经营的安全性。
三、影响利润的各因素变动分析
变动分析,是指本量利各因素发生变动时相互影响的定量分析。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和固定成本是本量利分析的四个关键因素。甲公司可从四个关键因素着手,采取相应措施,以完成预计目标利润。
1.减少固定成本。结合A产品相关数据,将目标利润金额5万元代入本量利公式中,则:固定成本的期望值=销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目标利润=374吨×(3 560-1 822)元/吨-50 000元=600 012元。
2010年A产品的实际固定成本为647 768元,比期望值多出47 756元。即,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要达到目标利润,固定成本需降低47 756元。
A产品的固定成本主要由职工薪酬和折旧费构成,由于设备装置的专用性,折旧费无法减少,因此要降低固定成本只能通过降低职工薪酬解决。从该产品的成本构成来看,职工薪酬成本1 623元占总单位成本3 554的46%,比重偏大。甲公司应审查该生产线目前的生产人员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人员冗余、生产效率不高的情况,在保障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合理调配生产人数,以降低人工成本。
2.减少变动成本。同上,将目标利润代入本量利公式中,则:单位变动成本的期望值=销售单价-(目标利润+固定成本)÷
销量=3 560元-(50 000+647 768)元÷374吨=1 694元
A产品2010年的单位变动成本是1 822元,比期望值多出128元。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要实现目标利润,单位变动成本需要降低128元。
A产品的变动成本主要由原材料费和燃动力费组成。原材料费用的降低应从采购单价和原料单耗两方面着手。原料采购应货比三家,大宗原料采购应通过招投标方式,完善与采购相关的内控制度,以期降低原料采购单价;同时,应建立原料单耗考核制度,将原料单耗控制在合理水平。燃动力费用的降低可通过合理安排生产时段,严格控制水、电、汽的单耗,建立完善燃动力单耗考核制度等措施达成。
3.提高销售单价。同上,将目标利润代入本量利公式中,可得:销售单价的期望值=单位变动成本+(目标利润+固定成本)÷销量=1 822元+(50 000+647 768)元÷374
吨=3 688元。
A产品2010年的单价是3560元,比期望值低128元。即:其他因素保持不变,要实现目标利润,销售单价需增加128元。
由于近几年市场上A产品的生产厂商增加较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售价提高难度较大。甲公司可从差异化经营的角度考虑,将该产品做深做强,以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提价空间。
4.增加产销量。同上,将目标利润代入本量利公式中,可得:销量的期望值= (目标利润+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50 000+647 768)÷(3 560-1 822)=401(吨)。
A产品2010年的销量是374吨,比期望值少27吨。即:其他因素保持不变,要实现目标利润,销量需增加27吨。这就需要公司进一步加强销售力度,促进利润目标的实现。
5.采取综合措施实现目标利润。以上提供了如何采取单项措施以实现目标利润的方法,但现实经济生活中,影响利润的诸因素是相互关联的。比如,要增加销量,可能需要降低售价或增加广告费等宣传成本。因此企业应采取综合措施以实现目标利润,这就需要进行综合测算,反复平衡。
四、本量利关系的敏感分析
上述的盈亏临界分析和变动分析,有一个假设前提是,除待求变量外的其他因素不变。但事实中,由于原料价格、产品价格、产销量等的不断变化,会使保本点、目标销售量等数据随之发生变动。这样,就需要借助敏感分析,确定各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大小,以便决策者在情况发生变化后,能及时有效应对。
反映敏感程度的指标是“敏感系数”: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因素变动百分比[1] 。下面对甲公司A产品的各因素敏感系数进行分析计算:
1.单价的敏感系数。假设单价增加1%,则新的单价=
3 560×(1+1%)=3 595.60元。按此单价计算,利润为:(3 595.6-1 822)×374-647 768=15 558.4(元)。已知原来的利润是2 244元,其利润的变化率=(15 558.4-2 244)÷2 244=593%,单价的敏感系数=593%÷1%=593。
从百分率来看,利润以近600倍的速率随单价变化,单价每提高1%,企业将增加593%的利润。这说明单价对于利润的影响程度较大。
2.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量的敏感系数。同上,计算出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销量的敏感系数分别为-304、-289和290。
可见,单价的敏感系数最大,其次是单位变动成本和销量,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最小。说明对于A产品而言,涨价是增加盈利最有效的手段,价格下跌也是该产品最大的威胁。甲公司在制定方案时,应考虑各因素敏感系数的大小,综合考量测算,确保利润的最大化。
综上,通过运用本量利分析,能对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找出生产经营中亟待改进的方面,并为之提供改进的思路和方法,使企业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情况时,能够作出快速有效的反应,将生产经营活动控制在最有利的状态之下。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吴高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34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