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信用社与村镇银行的比较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保明

  摘要:自2007年3月1日全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成立以来,全国村镇银行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6月底全国已有214家村镇银行正式营业。村镇银行在经营地域、市场定位、业务范围等方面与农村信用社有着极大相似性。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分析村镇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农村信用社应对村镇银行竞争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1-0116-02
  
  2006年年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意见》指引下,2007年3月1日,全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宣告成立,从此村镇银行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6月底全国已有214家村镇银行正式营业。有银行业人士指出,国内银行业已经进入到由城市战转向乡镇战的阶段,乡镇市场成为银行业争夺的新“蓝海”。按照银监会的规划,2011年底全国要建立1 027家村镇银行。在农业大省――河南省,村镇银行似乎有一种迸发的趋势,2010年9月30日,台湾环宇财务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省政府金融办签署了《河南省设立村镇银行合作意向书》,欲两年内在河南建立30家村镇银行。按照规划,河南省2010年将筹建30家村镇银行,同时要在2011年达到建设120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目标任务,届时村镇银行将基本覆盖全省县域。另外,许多商业银行、合作银行纷纷跨地区开设村镇银行。村镇银行的发展对农村信用社特别是县级联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农村信用社应如何应对村镇银行的竞争?基于这样的问题,笔者对村镇银行竞争的问题对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进行了比较分析。
  一、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的共性分析
  村镇银行在经营地域、市场定位、业务范围等方面与农村信用社有着极大相似性,这注定了二者天然成为竞争对手,且二者的竞争会异常激烈。
  (一)经营地域
  依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村镇银行是在农村地区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而农村信用社一直以来是农村地区的金融主力军,村镇银行的建立无疑是对农村信用社市场的抢占。同时,《意见》和《规定》中对“农村”这一地区都进行了限定:仅指中西部、东北和海南省的县(市)及县(市)以下地区,以及其他省(区、市)的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简单结论,村镇银行的经营地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县域经济范围,而这与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的经营地域正好一致。实际运行中村镇银行也呈现“冠名村镇,身处县城”的格局,如全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总部在仪陇县金城镇,但2008年11月26日在县城设立支行之后,管理部门和工作重心也随即向县城倾斜。
  (二)市场定位
  依据《规定》,村镇银行是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即要面向“三农”、服务“三农”;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也是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宗旨。村镇银行自身的规模决定其不可能对大企业提供服务,而中小企业和农户历来都是农村信用社的重点服务对象。一位村镇银行行长曾表示,“在县域范围内,肯定是首先抢抓县城的中小企业客户。”可见,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在市场定位上也是一致的。
  (三)业务范围
  按照《规定》,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可以开展的业务基本一样,目前二者均以存贷款业务为主。农村信用社实际开展业务类型比村镇银行多一些,农村信用社资金较为充裕,业务朝着其他商业银行方向发展;村镇银行目前吸收存款较难,短期内以贷款业务为主。
  二、农村信用社与村镇银行的差异性分析
  本文主要从农村信用社与村镇银行在县域范围内开展业务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比较分析,当然这些优劣势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本文选取几个区别比较明显的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由此产生的影响。
  (一) 资本充足率与不良贷款
  现在许多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都达不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的都利用了增资扩股的手段,引入了新的投资者;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较高。村镇银行基本都是有实力的投资者注入资本,而且有些投资者还不断增资,其资本充足率较高,由于成立时间短,不良贷款很少甚至没有。从监管的角度看,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较高且抗风险能力较弱。
  (二)贷款业务
  村镇银行在贷款方面优势明显。农信社在统一县级联社法人后,权利上收,乡镇信用社权利较小,造成贷款审批手续烦琐、周期长;另外,农信社的利率较高,且一般固定。相比而言,村镇银行决策周期短,几个人坐在一起就可以拍板一笔贷款,一般3天左右客户就可以拿到钱;同时,村镇银行制定的利率较低,这对于具有明显的短、小、急特点的中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三)存款业务
  与贷款款业务相比,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优势明显。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地区多年的经营培养了许多优质客户,其员工也积累一套行之有效的揽储方法,加上长期以来农信社在农村地区的金融垄断地位,使得农信社在存款业务方面优势明显,吸收了当地绝大部分资金。比较而言,村镇银行经营规模小且存款来源不足,一是由于开业时间短,人们对其认识和信赖需要一个过程,许多人甚至认为村镇银行是私人的银行,存款放在那里不放心;二是其网点少、结算渠道不通畅,对储户的吸引力小,所以现阶段村镇银行在吸收存款方面困难较大。
  放贷容易吸存难,致使村镇银行存贷比较高,实际存贷比甚至高于75%的监管红线。当然,为了应对监管部门的检查,村镇银行都会在会计末期花高成本拉进大笔存款,这也增加了村镇银行的运营成本。
  (四)风险控制手段
  对于农村市场而言,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客户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抵(质)押的东西,农村信用社由于不良贷款率高,为了遏制不良贷款的上升,近几年,许多地方都加大了对抵(质)押贷款的考核,控制保证贷款的数量,而村镇银行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相应制定了较为灵活的担保机制,有些村镇银行甚至发放小额信用贷款。
  (五)品牌
  在品牌方面农村信用社与村镇银行各有优势。农信社作为长期以来在农村阵地的主力军,在农村已经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近年来,中央对“三农”的一系列财政支持也大都通过农信社得到兑现,许多农民手中持有专门的粮食补贴、农机具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存折或者银行卡,进一步拉近了农信社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使农信社的品牌效应得到加强和巩固。另外,农信社坚持服务三农的取向,且员工大都是当地人,与客户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村镇银行在名称中一般都包含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的字样,如汇丰村镇银行、浦发村镇银行、国开村镇银行等充分利用汇丰、浦发、国家开发银行等大银行的品牌效应,以期打开农村市场。
  (六)人力资源
  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农村信用社员工综合素质普遍不高,近年来的改革过程中,出于安全和效益等因素的考虑,清退了一部分代办员。在岗人员中正式员工和临时人员的待遇差别较大,使得劳资矛盾较为突出。村镇银行一般选派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人员做“一把手”,普通员工通过各种形式招聘,许多村镇银行把信用社清退的代办员作为重点招聘对象,并想法设法从信用社拉拢人才。二者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是,由于经营地域的限制,都很难引进高级别人才。

  三、农信社应采取的措施
  近年来,农村金融发生巨大变化,最明显的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诞生及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村镇银行发展最快。有人曾这样总结村镇银行给农信社带来的影响,即人才跑失、资金流失、客户丢失、阵地缺失,当然这种总结过于夸张,但农信社应重视这些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竞争,不断巩固自己在农村地区的主体地位。
  (一)加强教育培训,树立全员营销的理念
  长期以来,农信社在农村地区处于垄断地位,导致员工特别是信贷人员营销理念淡薄。面对不断增加的竞争对手,农信社要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一方面要转变营销理念,从“座门等客”转变到“上门请客”,从“座板凳”营销转变到“走出去”营销;另一方面,要通过培训教会大家营销手段,在留住老客户的基础上不断营销新客户。
  (二)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
  经典“二八理论”告诉我们20%的客户给我们创造了80%的利润,但农信社长期以来对所有客户一视同仁,没有提供差别化服务,如果维持这种状况不变,必然会导致更多优质客户流失。村镇银行同样抢的是农信社的优质客户特别是存款大户。农村信用社要加紧对客户的分类,针对不同客户实行差别化管理。
  (三)实行灵活的信贷政策
  与村镇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在贷款业务方面处于劣势,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贷款客户会进一步流失。农村信用社应实行灵活的信贷政策,一是在对客户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客户实行差别利率,留住自身培养起来的客户,避免客户一变强就被其他银行拉走的现象;二是不要过分要求抵(质)押贷款的比例,避免把客户挡在门外,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担保措施;三是要向村镇银行学习,提高贷款效率,缩短审贷周期。
  (四)加快发展,在合适的地区增设营业机构
  农信社现在的一般布局是机构到乡、网点进村,即在乡镇一级地方有完整的机构,可以开展存贷款等各项业务,而在部分村一级地方有网点,但只开展存款业务。为了应对村镇银行的竞争,农信社可以在经济基础好、贷款需求多的村一级地方或者在地理位置优越的中心村设立营业机构,提供包括存贷款业务的全方位服务,限制村镇银行的进入,抢先占领市场。
  
  参考文献:
  [1] 彭浩,邢欣.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4).
  [2] 李鸿建.村镇银行:生存困境和制度重构――基于对全国3家村镇银行的调查[J].西南金融,2010,(4).
  [3] 魏作会.试论村镇银行的发展前景及农信社面临的四种挑战[EB/OL].中国农村金融网,2007-04-10.
  [4] 王亮,雷立钧.村镇银行的建立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影响分析[J].金融论坛,2008,(11).
  [5] 孙雪梅,李鸿建.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个案研究[J].经济纵横,2009,(7).
  [6] 邹力宏,姚滢.我国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40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