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某高职院校2010级新生适应性情况调查及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橐云婷,张广磊

  摘要:为探讨大学新生的适应性现状及班级气氛情况,对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283名大学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素质量表》和《EPQ人格特质问卷》测试,结果表明,2010级新生在学习方法、资源利用、人际关系、班级气氛等多方面的存在不适应状况。大一新生的不适应是由教育体制、高校管理模式和大学新生期望与现实的矛盾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性;班级气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5-0212-03
  
  前言
  “适应性”界定为:个体主动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努力改变环境条件以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能力倾向[1]。适应的心理机制是由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的:一是对环境的认知;二是进一步构筑自身的价值观念;三是在新的价值观念指导下调整自身的需求、动机和情绪,达到与环境的和谐一致,达到适应[2]。
  我们认为,高校大学新生适应主要是指高校大学新生的生理和精神随着外界情况变化而进行调节的状态,以使自己尽快适应高校大学生活,实现人生目标。高校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就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帮助高校新生有意识地适应环境,在原有心理水平和生活能力的基础上找到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最新、最佳内容和形式。高校大学新生适应性状况直接影响其大学的成长,也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根据文献分析,针对高校新生的适应性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单一的方面:学习适应[3]、生活适应[4]、人际交往适应[5]等等。基本的结论为:由于教学模式理念的变化、学习自主性的增加,新生面临学习适应困难[6];由于生活自理程度的提高,新生面临生活适应困难[7];由于多元人际关系的复杂性,高校新生面临人际关系适应困难[8],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针对高校新生适应性的综合性研究较为少见,尤其是针对高校新生的班级氛围的研究还无人涉足。我们认为,班级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其氛围是新生对陌生环境适应性的综合表现。所以,对新生的班级氛围进行深入分析是研究新生适应性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另外,只有在一个研究中综合考虑高校新生所有的不适应因素,才能找到某一群体新生不适应的主要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一、研究对象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10级新生283人(年龄在16―22岁之间)。其中男生51人、女生230人,平均年龄19.44±0.97岁。所学专业包括:护理、物流管理、物流管理(财务方向)。
  二、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采取《大学新生适应量表》和《班级气氛调查量表》两个测评量表,具体信息如下。
  1.《大学新生适应量表》是台湾学者吴秀碧编制的,用来评定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状况。量表综合考虑了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的各种适应因素,将其适应问题分为:学习方法困扰、资源利用困扰、独立生活困扰、职业目标困扰、人际关系困扰等5个方面[9]。量表总分或分量表得分越高,说明适应的困扰越大。
  2.《班级气氛调查量表》是台湾的林淑惠编制的,用来评定班级的凝聚力。量表包括真诚、了解、尊重和接纳4个因子[10]。分数越高,说明班级气氛越佳。
  三、研究方法
  本次测查采用纸笔测试,现场回收问卷,统一进行数据处理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83份,回收有效问卷281份,有效回收率98.94%。
  四、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五、结果
  1.2010级新生的基本信息统计如下(见表1)。
  根据以上结果,总结出国际教育学院10级新生整体情况如下:多数新生为家住农村、经济情况一般、非独生、年龄在19岁左右的女孩子。她们高中曾经住校,高考中未被第一志愿录取,以“补录”或“服从调剂”的方式被我院录取。
  2.2010级新生在《大学新生适应量表》上的得分如表2。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2010级新生在除职业目标和独立生活的各个方面均存在适应问题。职业目标没有困扰,原因应该是我院的办学目标清晰,每个专业就业方向明确。独立生活没有困扰,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学生(88.6%)高中曾经住校,有独立生活的体验。
  3.2010级新生在《班级气氛调查量表》上的得分如表3。
  统计结果表明:10级新生在班级里彼此真诚的交流和了解对方的程度尚可,但是感觉到的被尊重和被同学接纳的程度显著偏低。而且,总体新生班级的氛围也比正常值偏低。
  六、讨论
  根据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看出2010级新生的不适应性问题还是非常明显的。笔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教育体制的问题
  大学新生在入学初期表现出的种种不适应,表面上看是个人适应能力的问题,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对接错位问题[11]。二者的培养目标不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均有显著差异。
  2.高校管理模式上的问题
  与中学相比,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了新的特点,如具有高层次的专业定向性,较多的探索性,相当的多样性,更大的自主性[12]。因此,要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转变。
  3.大学新生期望与现实的矛盾
  大学新生中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问题[13]。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大学理想化造成的失落感。二是对所学专业和职业方向不称心而产生的失意感。三是不少同学把起点和重点搞模糊了。他们以为上大学就已经是大学毕业生了,不知道上大学和大学毕业生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还要经过艰苦的努力,稍有疏忽,不能毕业的现实就会出现。
  
  参考文献:
  [1]李东,林淑嫒,陆呜鹃,做好一年级大学生适应性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1987,(4).
  [2]祁立刚.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3]田晓红.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误区及调适对策[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7,(5).
  [4]周毅仁.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5,(3).
  [5]蔡峻.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3).
  [6]高丽静,李凡.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探析[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4,(4).
  [7]应国勇,卢美芬.当前大学新生适应教育反思[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5).
  [8]周围.生涯规划与适应教育创新――论标本兼治的目标确立适应教育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2).
  [9]杜刚.谈对大学生的适应性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
  [10]王宜勤.对大学一年级新生教育问题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3,(6).
  [11]郭琦,黄悦勤.大学生新生适应状况的定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6).
  [12]郭晓飞.大学新生适应障碍与适应教育[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6).
  [13]孔治国.大学新生常见问题及其对策[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
  
  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of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2010 grade freshman
  in a high level vocation college
  TUO Yun-ting,ZHANG Guang-lei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chool,Zhengzhou railway vocation technology college,Zhengzhou ,China)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college students adaptation of the status quo and class atmosphere, the Zhengzhou railwa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83 college freshman to the quality of mental health of the table and EPQ character traits of the test, the result indicates,to 2010 grade in a new way of learning and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people, the atmosphere for the existence of various not adapted to conditions.The ophthalmologist told students not to is by the education system, management and the university of new hopes and the reality of waiting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Key words: freshman; adaptability;class ambience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49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