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非逻辑行为”如何使社会学成为可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行之,张小红

  摘要:帕累托的社会学理论在社会学研究中独辟蹊径,将非逻辑行为界定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而将逻辑行为划归到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在帕累托的社会学巨著《普通社会学纲要》中可以看到,他的社会学核心思想是剩余物。这一概念是他分析从个人心理到社会历史过程的起点,也是他用以连接个人与社会的桥梁。在对帕累托通过《普通社会学纲要》反映的社会学思想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尝试论证他如何用非逻辑行为构建个人与社会的桥梁,并分析帕累托的社会学理论对社会学方法论作出的贡献,即如何使社会学成为可能。
  关键词:非逻辑行为;剩余物;派生物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227-02
  
  一、 帕累托的社会学思想
  (一)非逻辑行为
  首先,与齐美尔和韦伯一样,帕累托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经验意义上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应当是社会行为。而科学在帕累托看来就是一种知识体系,其结构符合逻辑,内容经验可证。帕累托将知识的内容划分为两种:“客观的”知识,即同事实相符并在实事中证实的知识,“主观的”知识,即同事实不符,仅仅与某些人的认同一致的知识(帕累托、田时纲,2007)。二人的行为也可以划分为两种: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
  逻辑行为在帕累托那里指的是:主观上(想象中)手段与目的关系同客观上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一致的行为。但是,如果这个企业家不是通过搜集、分析市场信息来作投资选择,而是采用求签问卜的方式,则成了一种非逻辑行为。因为,求签这一行动只在主观上成为“赢利”这一目的的手段,而在客观上,这种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是不存在的。
  (二)剩余物与派生物
  剩余物在帕累托那里指的是非逻辑行为或伪科学留念去掉逻辑“油彩”后剩余的物质,即那种不变的核,是本能、情感或潜意识的表现(中介)。在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的区分中,帕累托实际上已经指出,人们的行为总是受到情感的牵引,又用假逻辑为多情的态度辩护。然而支配行为的情感因素无法直接把握,我们能观察、经验到的只有行为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各种知识体系。所以,需要指出的是,帕累托所说的剩余物即非人的本能也非精神状态或感情。它不是一个客观实在,而是一个创造的分析概念。剩余物可以理解为本能、情感到外显行为的一个“连续统”或者行为表象与行为表现之间的中间区域(陈伟东,1993)。
  应当看到,剩余物不应被视为具体和独立的现实,分类本身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只提出了人类行为和情感的主要倾向。它的意义证明了人性有一种内在的秩序,人们可以在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非逻辑―经验行为中发现某种逻辑。那么,剩余物作为人类非逻辑的社会行为的内在根据,是如何决定外在行为的表达呢?这就需要一个中介,这个中介在帕累托看来是派生物。派生物是剩余物在人们的社会行为中的外在体现,是社会行为特别是非逻辑―经验行为据以进行的外在合理性的表达。它的合理化表达构成人们的社会行为的整体的可变因素,它们可以依赖于情感或原则,可以凭借法律或形而上学的实体为基础,也可求助于超自然的存在物的意志。虽然剩余物是社会(非逻辑)行为的真实根源和基础,但这种(非逻辑)行为必须以派生物为中介合理地表达出来(陈翔勤、陈伟,1998)。派生物以经验事实为出发点,在剩余物的驱使下,从这些事实中追溯到假经验原则,它可以用感情,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法律实体(如权利、正义),形而上学概念(如人道、民主、进步)或超自然的实体作为自己的形态。
  (三)社会历史的一般运行及精英循环
   在帕累托看来,社会系统是一种异质共生系统,他受到斯宾塞的启示,将社会系统思维有机整体,具有某种还原论的倾向。 帕累托对社会一般要素的分类:(1)外在要素,诸如土地,气候,植物群等;(2)一个社会对其他社会的作用,或超越空间时间超前;(3)内在要求,诸如种族,社会异质性,剩余物,派生物,利益、倾向、兴趣,知识状况。大部分社会要素相互依存,社会系统有社会要素决定,以一定形式构成,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要素。帕累托认为,所有社会要素都决定社会平衡状态,但在决定社会平衡时,某些要素可视为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变,另一些要素在较长时间内不变,还有些要素变化不定。 他还认为,情感和反映情感的剩余物是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变的要素。帕累托进而指出,第一种剩余物于第二种剩余物在个体总的比例,是确定社会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帕累托、田时纲,2007)。
  在剩余物和派生物的思想中,我们发现了人的本性的某种内在构成,正是这种人性在支配着人类社会的命运。诸如第一种剩余物――组合的本能和第二种剩余物――集合体的保守性之间力量的波动则成为历史变革的主要原因和人民和国家命运的决定因素,其中人类对自身社会行为的合理化倾向就是这类剩余物的派生和表现。人类社会的形成“不仅受外部局势,也受感情、利益,以感情满足和利益满足的目标的逻辑―经验推理,以及附带地表示或有时还能证明感情与利益的在某种情况下作为宣传手段的派生物的支配。” (陈翔勤、陈伟,1998)
  帕累托在考察精英阶级循环时,一般不需要指明民众的不同集团是如何混合的,只需考查两个相同的集团:精英阶级和非精英阶级。在社会阶层中,第一种、第二种剩余物发生变化,对精英循环起到重要作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帕累托将精英循环提升到历史观的高度。历史学家总是把种种冲突解释为“贵族”与“平民”的战争,其实,从本质上看,是“新贵族”同“旧贵族”的斗争。执政精英阶级走向衰败,朝气蓬勃的新精英阶级取而代之。 从此种意义上,帕累托关于精英循环的历史观同历史唯物主义格格不入。
  二、非逻辑行为:用以连接个人与社会的纽带
  帕累托从非逻辑行为出发,考查了非逻辑行为的可变以及不可变部分,概括出“剩余物”和“派生物”的概念。这一概念是他用逻辑―经验科学的方法还原社会行为的终点,也是他开始运用逻辑―演绎方法的起点(陈翔勤、陈伟,1998)。剩余物这一概念的意义表明它与本能有关,但只是接近人的本能的行为表现,它类似于人的基本的情感状态,即与人性中某种东西相对应(陈翔勤、陈伟,1998)。
  帕累托发现了人类非逻辑的社会行为的内在根据――剩余物。它的意义证明了人性有一种内在的秩序,人们可以在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非逻辑―经验行为中发现某种逻辑。再通过派生物概念的提出,指名由心理本性到外显行为所需要的中介,这种中介就是非逻辑行为的可变部分。派生物是剩余物在人们的社会行为中的外在体现,是社会行为特别是非逻辑―经验行为据以进行的外在合理性的表达。它们可以依赖于情感或原则,可以凭借法律或形而上学的实体为基础,也可求助于超自然的存在物的意志。虽然剩余物是社会(非逻辑)行为的真实根源和基础,但这种(非逻辑)行为必须以派生物为中介“合乎逻辑”地表达出来。而这种合乎逻辑的表达很多则作为意识形态被保留了下来。
  三、非逻辑行为研究:如何使社会学成为可能
  要探讨非逻辑行为研究如何对社会学方法论产生作用,首先要从经典社会学量基本理论范式说起:是由孔德所开创但以涂尔干为旗帜的结构范式,属于结构范式的理论家有孔德、斯宾塞和涂尔干;而由滕尼斯所开创但以韦伯为代表的行动范式,同属于行动范式的理论家还包括齐美尔、韦伯和帕雷托(张兆曙、蔡志海,2004)。

  作为社会行动阵营的帕累托说:“用逻辑手段研究非逻辑行为。”这句话正包含了帕累托对于社会学方法论看法――在他看来:逻辑―经验科学就是观察的科学,它同客观实际一致,其规律仅是观察一致性并受观察的时空限制(帕累托、田时纲,2007)。帕累托的要求是:社会学应成为一门研究社会行为的经验科学,所以应该用逻辑―经验的方法进行。帕累托用剩余物―派生物的概念旨在贯彻在经验―逻辑立场上所采用的演绎方法,演绎分析从作为人类行为的内在剩余物出发,进入社会行为的感性表象和作为派生物的理性假象的形成。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学才真正贯彻了逻辑―经验的原则,它才真正成为一门经验意义上的科学。
  帕累托思想在方法上的意义就在于:指出了社会学的真正对象是社会行为,但是他所研究的社会行为又与实证科学意义上的经验事实有很大不同。 那是一种由内心情感或本性支配并涂上“逻辑的油彩”出现的行为。在这个意义上,帕累托研究的非逻辑行为实质上也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被人类赋予意义的行为。也正因为社会行为是人类赋予意义的,所以能为人们所理解,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学才成为可能。但是,一旦人们像对待自然科学或经验科学那样要求社会学时,他们忘了社会行为的原初性是人类赋予意义的行为,而把它当做纯自然的经验事实了。
  
  参考文献:
  [1]周晓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及整合的可能性[J].社会学研究,2005,(5).
  [2]陈翔勤,陈伟.逻辑经验的社会学及其可能性――帕累托的社会学思想评述[J].社会科学战线,1998,(5).
  [3]张兆曙,蔡志海.结构范式和行动范式的对立与贯通――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回顾与再思考[J].学术论坛,2004,(5).
  [4]陈伟东.对帕累托行为理论的理解[J].浙江大学学报,1993,(1).
  [5]郭景萍.帕雷托:非逻辑行动中的情感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6]汪国华.走出困境: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取向[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7]郭景萍.情感控制的社会学研究初探[J].社会学研究,2003,(4).
  [8]徐小龙.帕累托的精英理论评析[J].理论观察,2007,(5).
  [9]于慧.浅谈精英流动及其选择机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4).
  [10]V.帕累托.普通社会学纲要[M].田时纲,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责任编辑 王晓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5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