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观及其当代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陶斯嘉,潘云华

  摘要:《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用精炼的语言道出了儒家孝道思想的内涵及其规范,完成了孝从宗教到道德、从宗族伦理到家庭伦理的转化。“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伦理观念,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孔子的孝道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只有继承传统的孝道资源的精华并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才能适应当代家庭、社会的新变化,创造出适合当代家庭、社会发展的新孝道。
  关键词:《论语》;孔子;孝道;当代建设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6-0218-02
  
  什么是孝?《尔雅・释训》中说:“善事父母为孝”;《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认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当今学者对孝的解释与古人大体相同,如徐中舒先生主编的《汉语大词典》中说:“‘孝’字部上像戴发伛偻老人。唐兰谓即‘老’之本字,‘子’搀扶之,会意。”可见,孝从古至今被人们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对西周以来的孝道继承发展、改革创新。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孔子的孝道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今天我们再次深刻挖掘《论语》中的孝文化,对于现代人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构建和谐家庭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论语》中的孝道精华
  (一)孝悌,仁之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篇第一》)在孔子的思想里,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非常重要。《围炉夜话》里有一句妇孺皆知的话:“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孝顺,那么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有益于许许多多的人。在人的一生当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无私的,他们为了养育我们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我们一辈子都报答不完的。
  (二)养老更要“敬”老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篇第二》)孔子认为,如果养活父母没有诚敬之心,那么和养活动物又能有什么区别呢?“孝”应该体现在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上。当父母老了,四肢活动不便时,很多的子女认为孝顺就是逢年过节时给父母送钱和礼品,殊不知,父母需要的不只是儿女物质上的帮助,还有儿女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慰藉,需要儿女从内心深处的关心他们,需要儿女的一颗诚敬之心。
  (三)“孝”和“悌”相结合
  《论语》中多次孝悌联用,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学而篇第一》)这里的“悌”就是指敬爱自己的兄长,而敬兄长的实质则是要求人们不仅要善待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而且还要把这种“敬”推广到社会的关系中去。“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子路篇》)孔子认为应该用“孝”和“悌”相结合的方式来构建家庭和邻里关系的和睦。正如《颜渊篇》中所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把“孝”和“悌”相结合,把关爱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这对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大的启发。
  二、孝道的现代境遇
  国学大师钱穆曾经说过:“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主体意识、自我意识和经济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三十年,党和国家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的孝文化得到了较好的继承,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冲击,我国公民“孝”缺失现象逐渐增多。
  (一)农村养老成大难题
  我国的老年人口70%以上还生活在农村,一方面,他们的子女较多,很多子女把赡养老人当做一种负担,于是就把赡养父母的义务互相推卸。农村的老人大多没有养老保障,一旦儿女离开他们,生活将会很艰难。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快速发展,广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年老的父母和子女城乡分居两地的局面,这就使很多子女和父母的关系逐渐疏离,子女在新的生活环境中产生新的思想观念,加剧了代际之间的矛盾。
  (二)代际关系危机
  父母和子女成长于不同的时代,因此,他们的价值观念有很大的差异,造成代际之间难以相处。另外,现代社会的年青一代渴望独立和自由,而父母往往还是用传统的思想观念来管教他们。作为儿女,如果不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虑,不体谅父母,就会加剧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和矛盾。
  (三)人口老龄化
  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和预测,19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4 160.7万人,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13.4%;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将要增加到32 845万,占全世界老年人口数量的26%,世界每5个老年人中就有1个是中国老年人[2]。但是,我国的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社会化的服务水平还有限,虽然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愈来愈被人们重视,但如何解决好我亿万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仍将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和挑战。
  三、现代孝道的建设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所以,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对传统的孝道资源要继承其精华并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以适应当代家庭、社会的新变化,创造出适合当代家庭、社会发展的新孝道。
  (一)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家庭对一个孩子孝德的培养至关重要。首先,年轻父母要以身作则。孩子的模仿力与观察力都很强,父母对待自己的长辈是什么态度,孩子对父母就是什么态度,父母就是孩子或好或坏的榜样。电视上有这样一个温馨的公益广告:一位年轻的妈妈给年老的婆婆洗脚,这一场景让她很小的儿子偷偷看到了,于是这个可爱的孩子也端着一盆水,水花四溅,蹒跚地走到年轻妈妈面前,要帮妈妈洗脚。感人的瞬间,让我们看到了父母的行为是多么深刻地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年轻父母一定要孝敬老人,和老人住在一起的要多多包容他们,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时间长了,孩子耳濡目染,也会养成孝敬老人、关心父母的好习惯。
  (二)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每个人的一生都影响深远。关于“孝”的教育应该从小抓起,学校应重视学生人伦道德之起点“孝”的培养,将孝文化引入课堂,是对教育提出的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首先,学校要让学生感知和理解父母的爱,体谅和尊重父母的言行。《诗经》中这样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这首诗表达了父母对儿女的疼爱,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抚养和教育儿女之含辛茹苦,教师可以用诸如此类的诗词文章引导学生去感悟父母的爱。另外,学校要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体会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辛苦,从而使自己的心与父母的心贴得更近,孝敬之心自会油然而生。
  (三)社会教育
  社会组织或机构加强对公民的孝道教育,可以营造团结友善的和谐社会环境。社会应当引导公民孝敬父母,也善待别人的父母,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使全社会形成尊老爱老的良好道德风尚。要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力量,加强中华传统美德的宣传,使公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为子女树立良好形象,为“孝”的教育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例如,浙江余姚市关工委发掘当地慈孝文化资源,探索用慈孝文化来开拓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路子,三年多来,持续组织开展了“弘扬慈孝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教育活动,增强了公民的感恩尽孝之心,为增强公民“孝”意识与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健全舆论监督机制,加强立法和执法
  舆论监督是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在现代社会中,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以及电脑网络等大众传媒工具的出现,使舆论的影响力显示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要利用好快速的网络工具,把我们的舆论监督机制建立健全,鼓励和宣传孝道德,揭露不孝现象,弘扬孝道,树立民众间的孝道德规范,抨击那些虐待父母的行为。
  要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保障“孝”的实现。我国民法中关于“孝”有具体的规定,例如:子女有赡养父母的责任,父母有抚养、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如果违背这一法律准则,就要受到法律的惩处。1996年12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以法律形式对赡养人义务、社会保障、老年事业发展等做出规定。其宗旨就是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发展老年人事业,弘扬中华民族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四、结论
  中国的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论语》的“孝”不仅是一德,而且是众德之本,是百行先、万事纲。“我们并不期望仅靠孝来解决一切社会文化问题,但至少,弘扬以孝为起点和核心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建设当代社会文明、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之一。”[4]所以我们要弘扬孝文化,同时要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如此才能更好地解决现代“孝”缺失的种种现象。
  
  参考文献:
  [1]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2] 熊必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3] 罗国杰.“孝”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J].道德与文明,2003,(3):79-80.
  [4] 李承贵,赖虹.“孝”之历史嬗变及现代启示[J].上饶师专学报,1999,(4):21-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68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