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学之道与当代教师的教学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孔子被尊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会后发表共同宣言:“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思想与学说得到举世公认,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作为一名当代基层教师,当仁不让的,首先是借鉴孔子的教学思想与智慧,以期促成自身的教学成长。
一、教学旨归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何谓仁,通俗地说,就是借助“人性向善之力”,导之以正道,再不断修炼,以趋向或达成完善人格的历程。行仁、成仁,往往是立体动态的过程,因此,教育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引导。
仁者爱人。孔子所说的爱人,绝不是毫无原则地爱。孔子爱憎分明,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其良苦用心的背后是明示弟子是非分明,善恶分立,追求人格的日臻完善。孔子的立场向来鲜明,不包藏其错,不包容其大误。这也恰恰是对他人(弟子)负责,对其生命负责,对其完整人生负责的鲜明态度。
孔子教育思想以“立人”为旨归。“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孔子一生学而不厌,一方面是通过不懈努力,孜孜以求,达成自身成仁的完善人格追求;另一方面,特别重要的是通过“己立”而“立人”,孔子一生的诲人不倦,实际上即是“立人”(立他人)“达人”(达他人)之途。
二、教学原则方法
孔子的经典教育原则不胜枚举。下面试举其要者,加以剖析。
(一)因材施教
当今现实中,因材,是因“英才”施教,所谓的“培尖”,是冲清华北大;“培优”,是冲名牌大学;培“重点”,是对有重点潜力的施教,美其名曰“补偏补差”。而真正的学偏与学差,倒少人问津,甚至无人问津。照一些“精明”的教育管理者看来,这些学生实在扶不上台,投入即使巨大,也会很少产出,甚至无产出,在强调高效的年代,干嘛要无效投入呢?这样的思想早已违背了教育公平及正义,与孔子倡导的“因材施教”原则相去甚远。教育之道,本就该关注全体,分别对待,具体指引策略各异,以便人人奋发上进,各有所成。
1.教师所得宜深厚
“温故知新,可以为师也。”孔子设教,当在三十而立之后。“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使而立,成师,也从不停止向学,“入太庙每事问”“为之不厌”,是孔子最自信的品质所在。如果说孔子也有自负的一面,那便是自许学习能力强。孔子不断学习,切磋琢磨,直至成为学生心目中高山仰止的人物,“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简直如神龙见首不见尾一般,深不可测,高不可测。要知道,这话可是颜渊所亲言,颜渊乃德行科第一高材生,其品行不容置疑,(后代将其尊为“复圣”)。退一步讲,如果说颜回毕竟是孔子弟子,那么卫国边关守将者的评论,可能从某一方面说,更值参鉴。仪封人见孔子后,出来对孔子弟子说,“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天命孔子作为木铎,来宣化众人,救世苦难。什么样的人才能担当宣扬天下正道的大导师呢,孔子啊,可见孔子的德行学问已臻至境。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可能要有一桶水,孔子却是有天下一缸水。而作为当代教师,要想因材施教,前提是你要有施教积淀的资本,你自身在业务上要探求有得,且所得既深且厚,德行上也要日臻完善,甚至止于至善。
2.教学须了解学生特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子贡是孔门十哲之一,言语科高材但可能有言出不逮之不足。孔子针对其不足,巧加引导,在说出之前要先做,实践达成,再将你达成的说出来,非常有针对性。有针对性,效果才可能达成最佳。对同一问题,针对不同的人,孔子也有不同答案。《论语·先进》记: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兼人,故退之。”因材施教,因不同的材,施不同的教,给冷人适当地吃热药,给热人适当地吃一些冷药;粗者细之,细者粗之;虚者实之,实者虚之……如此般,孔子因人而异的答案,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智慧,因人不同的指导,也促成了各人的自我反省及完善。
孔子开平民教育之先河,一生开坛设教,孔门十哲外,更有诸多优秀人才培养。其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即是明证。我们一生从教,又有现代化教学手段,先进教学设备,如回首一生教育业绩,我们培养出的德才兼备的一国栋梁之才有几人,某一领域的权威大腕有几人,退一步说,即使一省一市的栋梁,一地的科技文化艺术人才,又培养出几人?
(二)启发诱导
某著名特级教师,给外国教育考察团上公开课,他提的问题,学生都会。外国专家因此质疑,“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优质课“精品”,这就是我们启发诱导的“成果”展示课。还有的小学教师为了公开课的效果,让小朋友会的举右手,不会的举左手,这样上课一提问,齐刷刷地举手,发言积极性很高,叫起来回答的准确率百分百,因为她只叫举右手的。这就是我们对“启发”教育的理解和运用。而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有如下特点:
1.愤悱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所谓愤,是“心求通而未能通”,悱,是“口欲言而未言”,如果不在这样的愤悱状态则不必启发,换句话说,启发了也没有效果,启了也不可能不发,或者说是拔苗助长。而前述北京专家课堂提出的问题,是根本不需要启发的问题,学生自求即能解答,学生能自求解答,则无需课堂再耗时,否则导致学生思维能力的平庸化;那位小学教师的启发只能是自欺欺人。
2.生活化情景化。孔子教育极少脱离生活实际凭空谈玄。我们以《论语·卫灵公篇》“及阶”章为例: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盲乐师师冕来会见孔子,孔子和他走到台阶之前,孔子(告诉他)说:(这是)“台阶。”走到坐席之旁,孔子就(告诉他)说:(这是)“坐席。”等到所有人都坐好以后,孔子就(告诉他)说:“这里有某人在,这里(还)有某人在。”在乐师师冕出去以后,子张又问老师孔子:“这就是和(盲)乐师(师冕)说的方式吗?”孔子说:“对,这原本就是帮助(盲)乐师(师冕)的方式啊。”你看,什么是仁者爱人,孔子一个概念都没说,但他用言传身教诠释了什么叫仁者爱人,什么是人与人相处之道。这就是生活化的启发教学!“及阶”章极其生动地再现了2500多年前孔子与其弟子生活化的教学场景。“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孔子和弟子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一个是现代化的教育观念,一个是春秋末年“骨灰”级的教学案例,竟然完美地无缝对接!
颜回曾盛赞孔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考状态,使他们在学习中,自始至终感到汲取文化知识,就像追赶什么唯恐追赶不上那样,即使追上了,又怕会丢掉什么,所谓“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我们的启发,最终是让学生举一反三,自能发动,自主探究,自力寻求,自得成果;取得成效后,又自我启动,自主推进,自在调节,走向深入,以期促成正向积极循环,达成欲罢不能的效果。
(三)思学并重
孔子曾经告诫弟子:“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意思是不学习怎么去行动,不思考怎么能有收获,意在叮咛弟子要思学并重。
当下的教学在促学、导学上,可谓穷尽各种手法,但在导思上,做得还很不够。我们首先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并高度重视,其次在教学上要留空白,让学生有思其所以然的空间和时间。《论语·季氏》篇有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依照此九思,今天,我们也应在专业学习,品行修炼,实践能力方面多思:课思精,业思勤,品思进,德思修,言思践,行思速,阅思广,读思验。宏兹九思,方可日新,日日新,德才兼备,文质兼美,然后达成一又红又专的当代君子风范。
三、师生关系
孔子及其门人的师生关系历来令人羡慕。笔者将孔门教学场域中的师生关系概括为十六字箴言:平等互动,真情倾注,亦师亦友,教学相长。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侧,孔子说今天咱们来聊聊志向的话题,你们平素总说没人了解你们,如果真有人了解你们,你们会怎样呢,当然,也不要因为我比你们稍大,就不敢说,尽管说出来,大家讨论讨论。经老师设置这样一个平等畅怀的情境,子路、冉有、公西华纷纷发言。子路的志向显得足够宏大,“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的志向,说得留有余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的志向,则谦逊有加,“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正如孔子的评价“唯求则非邦也与?”“唯赤则非邦也与?”,三位弟子讲的志向相同,说法各异,显示了各人不同的性情差异及个性特色,这是孔子弟子各有所成的一个例证。但他们的发言大都是同质同向的,产生不了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交锋,少了许多机趣。孔子见曾晳始终在弹琴,知道他必有不同想法,点明让他发言,但曾晳仍然谦推说自己志向与他们不同。孔子要的就是平等交流,各自畅怀,相互激发,便进一步鼓动他说出来“盍各言尔志”,这样才有深得孔子称许的曾点的高论新鲜出炉:“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孔子“吾与点也”的深长喟叹中,可见孔子是多么向往这样一个礼乐祥和、万民和乐的社会局面。这可能是孔子憧憬无数遍的理想场景,但这是曾晳的个性表达,如此生动,如此美妙,怎么不令人心旌摇曳,激人赞赏!那句脱口而出的“吾与点也”与其说是赞叹曾晳的观点,不如说是孔子心声的宣示:“高山流水遇知音啊”“启予者点也!”
于此一志向为题的教学场域中,各自言志是情趣,思想碰撞是理趣,适时引导是智趣,可谓情、理、智趣兼得;各人畅怀,心照不宣,是友;巧加点拨,高标引路,如师。真正亦师亦友,教学相长!
方今师生关系紧张者多,相得益彰者少。如此现状越发令人频频回首,回首二千五百多年前那沂水春风般的教学场景,那如沐春风的谈话方式,那春风十里的教育氛围,那春風化雨般的教育效果。
四、教学追求
孔子进则用世,退则修身;进则实现理想,退则保全理想。孔子的理想是,通过恢复周礼,达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的大同社会局面。理想,始终是不变的追求与坚守。如何能保证理想的追求与坚守呢,周游列国,是其外化的尝试;学与教,才是其理想坚守真正的动力源泉。孔子一生始终不曾懈怠的,就是学与教!
现在的一线教师,受社会功利的影响,有几人能始终保持教育初心,又有几人还能保持个性张扬?我们不可能苛求每个教师,都要具有远大的梦想,但起码,要谨记教育的宗旨是立人。这样,才能不唯分是从,不唯数字量化是尊,才能从教育的本质出发,真正将教育的真义坚持到底,真正对每一个个体负责,对每一个学生的健全成长及长远发展负责。
好学不厌,诲人不倦。孔子的诲人不倦,是建立在其好学不厌基础上。“饭疏食饮水,曲胧而枕之,乐亦在其中。”(《论语·述而》)“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曾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到底什么乐,乐趣如此深长?为学之乐,进德之乐!“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我也,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治长》)孔子对自身的好学,绝对地自信。可以说,没有好学不厌,就不可能有诲人不倦,或者说,尽管可以有诲人不倦的良苦用心,但是可能失却了诲人不倦的教育能力。尽管世间有很多尸位素餐的人,但孔子绝不是其中之一,孔子也不允许自己有哪怕一丁点的不胜任,这与他的人格追求、道德素养相抵触。也正因此,孔子的好学不厌,保证了他诲人不倦的可能与质量,而他的诲人不倦,也内在地解决了其好学不厌的动力与方向需求。
今天,我们教学上有很多困惑,很大一部分是缘于学习不够,或者说学习不力,甚至于学习力不够。现在这个时代,信息大爆炸,知识更新很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教学设备教学技术也更新很快,课程开发与研究水平,课标理念也在更新换代,教学者主动更新自己的知能储备,可能也未必能及时赶上时代的步伐,完全符合现代教学的需求,更不必说,那些只是固守自己一亩三分贫瘠之地的“捍卫者”了。
学无止境,教亦无穷时,教与学相长相进。我们要多学习领悟孔子的教育之道,保持教育初心,方可于教育实践中不断成长。【本文系浙江省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十三五”第二轮专项重点课题“论语研读与教师精神成长关系的探究”(课题编号:zpmsmxz2017-9)的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 龙建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668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