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教师的职业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我长期徜徉于音乐和教育的“田野”之中,搜集了大量的音乐理论、中外音乐素材和音乐教师培训资料,加上多年的音乐教育实践和理论学习、精心设计师资课程,因此,我的音乐教育知识储备多次在师资培训中得到总结和升华。
【关键词】音乐师资培训;音乐教师成长;绿化事业;终生学习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长期徜徉于音乐和教育的“田野”之中,搜集了大量的音乐理论、中外音乐素材和音乐教师培训的资料,加上多年的音乐教育实践和理论学习、精心设计师资课程,因此,我的音乐教育知识储备多次在师资培训中得到总结和升华。
一、打开思路,终生学习
一线老师平时教学任务繁重,外出学习机会较少,即使有学习机会,学校也尽量派“语数外”等“主科”老师去参加学习,“体音美”这些多年来被列为“小三门”的学科不受重视已经不是新闻了。音乐教师如何完成职业成长?这是一个宏大的话题,但简单而言,我想也就四个字:“终生学习”。如何学?我把它总结为“找机会、拜名师、寻组织、网上学”四条途径。
找机会,即参加各级各类本专业、本职业、本行业相关培训,增长知识的同时与同行进行沟通交流,寻找差距、见贤思齐,借鉴他人经验,奠定自己成长的基石。新课标实施十多年来,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师资培训都很多,尽管有些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但出来学习总是或多或少会有收获。也会有一些名师和培训机构按照商业模式举办的师资培训班,只要考察好师资的教育背景,培训机构资质是专业好、信誉好,又满足一线课堂教学需要,都应尽量去参加。我给老师们举了个例子,河南舞蹈编导界的一位特级教师曾说的两句话令我终身难忘,她说:“我是我们学校自费外出学习的冠军。”还有一句是:“对于舞蹈编导之外的事情我并不关心。上班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他们把我的工资搞错了,我多年来享受的一直是‘工人待遇’。”这一方面显示出老教师热爱学习、不惜代价的可贵品质,同时也体现出她“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一心钻研教书育人”的高尚师德和敬业精神。
要想在专业领域拔尖、做出一番成绩,拜学于名师门下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好老师就像一座灯塔,一句话就能点亮你的人生,一个表情就让你知道对错,推荐一本书就能为你指引前进的方向。另外,参加一些学校、学术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组织,会让老师们在专业成长方面具有归属感,并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得到最新专业动态和历练机会。最后,要学会在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学会寻求学习资源和机会。比如音乐教育与教学法类的课程在“爱课程”网站上就有七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上线,足不出户能学到国内七所大学的音乐教学法课,可见网络时代的学习資源有很多共享的福利。另外,在备课的时候,我们也会感受到互联网和一些搜索引擎的强大功能,比如网易公开课中的“音乐鉴赏”,还有腾讯、优酷、土豆网上千千万万的音乐教学视频,以及一些音乐类微信公众号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重要资源,但这些资源通常良莠不齐,选择它们也需大量时间,需要老师具备一定的鉴别力和判断力。
二、面向全体的绿化事业
面向全体学生,不落下任何一个人,是我们当老师的基本教育原则,学生对我们来讲可能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是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但对于学生本人和他的父母、家庭来讲,却是100%,人的重要性、珍贵性不言而喻。“面向全体”这样的原则同样适用于教师培训。对于培训者来说,一位学员只是众多学员中的几十分之一、几百分之一,但对于教师本人来说,却是100%的独立个体。毫不夸张地说,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精神面貌都决定了他一生当中将面对的千千万万青少年学生会拥有一个什么样的学业引领者和灵魂塑造者。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音乐教师的重要作用不亚于一位布达佩斯歌剧院的导演,对于一名导演而言,他的失败仅仅影响一场演出,对于一名音乐教师而言,他若失败,将会影响从他工作到退休的三十年,将会扼杀三十批儿童对于音乐的热情。”可见音乐教师的光荣使命和重要作用。
实际上,奥尔夫教学法中的“For All Ages”(为人人),柯达伊教学法中的“让世界属于每个人”,都体现了一种“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博爱思想。从专业角度来讲,就是指音乐教育应面向所有音乐专业和非专业人士;从教育的角度来讲,就是为了服务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不同种族的所有人,即所谓的“有教无类”。中国是人口大国,国内的师资培训班动辄数十人上百人,即使在学员常常是一二百人的情况下,我也会想方设法让学员轮流上台参与音乐游戏和集体活动,只有他们亲身体会到音乐教学的乐趣,才有兴趣将所学到的教学法真正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只有老师们用“面向全体”的理念接受教育,他们才能将这种理念真正贯彻实施在课堂教学当中。
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音乐专业毕业的学生是要从事音乐教师职业的,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我的硕导谢嘉幸老师、博导管建华老师以前学的都是作曲专业,李妲娜老师是小提琴演奏专业,但是他们都清醒地意识到音乐教育是绿化事业,才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果断转变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专业”。谢嘉幸教授认为,国民音乐教育是“绿化事业”,管建华教授认为音乐教育专业是“朝阳专业”,而李妲娜老师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组织一次闵慧芬二胡独奏音乐会时,发现根本没有观众。由此她发现我们国家并不缺乏才华横溢的音乐家,而是更需要培养具有一定音乐素养的合格观众。这就是所谓的“国民音乐教育”和“基础音乐教育”,也是李凌、赵沨等老一辈音乐教育家多次强调的重中之重。
三、辅以情怀、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身边就有不少优秀的音乐老师。比如李妲娜老师就是一位坚持推广传播奥尔夫教学法的音乐教育界老前辈。三十多年来,她顶住“崇洋媚外”的种种质疑和不被官方和教育主流渠道认可的层层压力,坚持从民间做起,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奥尔夫学会为平台,承担起了从幼儿园到大学教师的师资培训工作,坚持以卓越的音乐教学方法体系启迪中国音乐教师的思路和智慧。为了培养音乐师资人才,她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常常带病工作,甚至在75岁那一年,因在教室里上课时摔断了胯骨导致骨折,仅仅康复四个月后就又坚强地重返课堂,其敬业精神真是令人感佩!在基础教育领域,更是有许多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河大附中教数学的金玉梅老师是一位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觉、自省、自信意识和爱国情怀的老师,她借着自己当班主任的便利条件,积极带领全班学生学习戏曲、书法、开封盘鼓、宋词乐舞等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进课堂做的有声有色。她用行动宣言、用成绩说话,以自己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付出、孩子们优异的成绩赢得了家长的支持。这些老师的感人事迹既平凡又伟大,既遥远又亲切,他们是千千万万中国音乐教师学习的好榜样。
作为一名培养师资的老师,做一场受欢迎的音乐教师培训讲座,也许只有短短几小时的时间,但它可能倾注了一位老师几十年的心血和精力、学习与积累,正如有位音乐教育界前辈所说:“作为一名教师,我终生都在学习,实际上我生命中每分每秒、无时无刻不在备课。”我想,这位老师一定是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也正是心中有“爱”,长期保持学习的姿态,才让他的课堂教学与时俱进,散发光彩,大容量的学术前沿信息充满了智慧,令学生每每聆听均有开阔眼界、茅塞顿开的感受。总之,无论我们在高校还是中小学,当一名光荣的音乐专业教师,就要为音乐教育的绿化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立梅.柯达伊教学法理论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5).
作者简介:尚永娜(1977—),艺术学博士,河南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02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