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当代高校大学生道德现状思考高校德育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时军鸽,姚少华
摘要: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大学生无疑经受着多重价值观的诱惑与考验。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大学生道德现状调查,主要用来了解高校在校生的道德水平,了解大学生的政治敏感性、政治信仰、道德情操、道德规范等,了解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水平,发现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高校德育实效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德育;道德认知;道德自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254-02
道德这个话题,最集中地揭示出人的社会性本质,标记着社会的人文精神,充分折射出每一时代人的生存方式与意义,是一个时代精神文化的升华。因此,当我们将高校德育――这一背负历史使命和时代精神的独特问题放在当今社会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时,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之调查
本研究主要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通过统计分析以展现中国高校德育的现状和问题,并分析成因。调查抽取了X高校作为样本,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96份,有效回收率99.3%,回收率符合进行统计分析的条件。
1.关于传统道德本质的理解。调查中,我们从义利观入手,探究道德的本质,以善恶观、“利他”、“损他”问题为出发点,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一传统义利观进行分析,在调查数据中显示:X大学18.2%的大学生表示完全赞同,25.1%表示基本赞同,中立的比例为23.6%,仅有18.5%与14.4%的同学表示基本不同意和不同意。这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平等、效益等原则日益发挥作用,困扰中国人几千年的“义利之辩”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重义轻利”已经不再是所有大学生心中辨别“君子”和“小人”的唯一标准,更希望是“鱼”与“熊掌”兼而得之,达到“义利”的和谐统一。
对于传统道德的态度上,关于“传统道德是束缚个性的枷锁”、“当今社会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发扬传统道德而不是追求现在道德”这些观点的数据依次为有道理7.3%、4.7%;基本有道理7.3%、8.7%;中立25.7%、21.1%;基本没有道理35.2%、33.4%;没有道理22.7%、30.4%。从数据的对比可知,对摒弃传统道德的观点持否定态度的学生居多,这说明当代大学生面临道德问题,已经能够进行理性的思考并客观对待,即抛弃了新文化革命时期对传统道德全盘否定的态度,能够适应社会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对待传统道德的扬弃。
2.关于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价值分析。当代青年被誉为“飘的一代”,大部分人不具有固定的工作岗位,职业上工作的频繁变换进而引起居住场所的不断迁徙、社会交往群体的更替,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其游离于政治之外,特别是80后、90后的大学生被普遍认为缺乏社会责任感。但是作为精英群体,在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知识培训的大学生毕业后,是否真正的“政治冷漠”吗?调查数据中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仍保持着较高的社会参与积极性与热情,从78%应该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见,他们身上不仅具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而且也愿意身体力行,为国家、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90.6%的人愿意“为集体工作”,76.6%的人认同“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45.8%的人认为“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可以看出在个人意识彰显后,大学生群体也逐渐意识到集体的重要,对于集体观念,对于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内在联系,都体现出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走向成熟,既尊重集体,也尊重个人的理性境遇。
同时,也应注意到33%的大学生不赞同“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一说法,反映出在大学生群体内部也正在产生分化,目前,德育工作面对的对象更加复杂化,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那么用一个整齐划一的道德标准来对多样化的大学生进行教育会更加困难,这也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难点之一。
3.关于大学生婚恋观及性道德价值取向的解读。研究高校大学生德育价值状况,爱情、婚姻及性行为取向作为人生不可缺少的内容,能反映出不同时期一个社会道德风尚与文明水平的基本风貌。统计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生主张爱情与婚姻关系的相互忠诚,认可爱情的排他性,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于情感方式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从对离婚与道德无法评价的66.3%的比例和20.2%婚外情的认同率可以看出,对“婚外情”、“婚姻家庭”,大学生们都表现了不同程度的开放性和宽容性,而对于婚前性行为取向,高校大学生的态度已经由以前的“犹抱琵琶半遮面”转变为“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从某些方面也反映出了中华民族传统观念的历史影响和当代社会道德的主流价值观,但作为引领时代潮流的亚文化群体的大学生们,仍存在一部分持“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态度的人。
4.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调查与思考。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我们当代社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作为网络的双刃剑作用也始终影响着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作为现代人的全新生活方式与精神栖息地,网络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可以超越传统社会关系制约、社会舆论束缚的交流空间与无形平台。调查中73.8%的观点否认网络并非“毫无顾忌”,66.5%不同意“网上聊天只要不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就不须恪守现实中的伦理道德”,说明了在网络世界里,大学生虽然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社会的管制,社会道德对其约束力虽然减弱,但主流大学生群体并没有忘掉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对于网络交往,持积极态度80%的比例远远超过反面态度的20%,说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在网络中有自己的立场和价值判断,但是这一比例也反映出在道德范围之外的大学生群体的易迷失性,不得不引起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方式方法的深思。
二、当代大学生德性现状中折射出的当前德育工作问题
通过调查和比较研究发现,相对于以往的大学生,当代大学生在道德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不可否认这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结果,对我们当前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我们的德育工作没有将德育对象、德育内容具体细分,德育内容相对刻板、缺乏时代特点。这是针对目前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倾向而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道德受到了挑战,人们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适应这种变迁的现代道德正在酝酿中,在这样的形势下需要对大学生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不单单进行政治道德教育,也要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需求加强思想、法律、心理教育,促进德育工作均衡发展。
其次,我们目前的德育工作过于强调政治道德,忽视了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德育课程重视理论的传授,培养的是学生的道德意识,但忽视了德育的实践环节,缺乏对道德行为的监督和引导。一些学生并不能准确地把握好道德的标准,甚至在面临道德的考验时,一些学生自身也会选择与公序良俗相背离的行为,可见我们德育工作中这一环还是相对薄弱的。
最后,我们说道德是一种惯习,它的显著特征是一经形成便成为一种“前意识”,即在道德意识指导下人们的行为是自觉的,德育的过程就是将社会结构内化,并通过道德实践再生产着社会结构,从而维持社会结构稳定,即它指导人们可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道德不是一种推理式的意识形态。目前我们的德育工作缺乏养成教育机制,以致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脱节。
三、提高当代高校德育实效性的路径思考
1.优化德育建设平台。首先,学校加强投入。这种投入不仅是资金上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加强师资投入,加强和重视对德育工作者的培养,使德育工作不再寄身于专业教育中,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为学生营造一个更为专业、更为权威的德育环境。其次,德育课程教育应该体现传统性和现代性的结合,在学习传统美德时兼顾时代特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内容和讲授的方式。正如赫尔巴特所批评的“无教育的教学”,我们的德育教育应该使学生开始思考和领悟人的本质、社会的本质,将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相结合,这才是德育的根本目的。
2.积极迎接网络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网络的发展挑战了大学课堂作为德育主战场的权威性和唯一性,在课余生活中成为德育的一种重要力量,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首先,对网络的飞速发展影响了德育工作这一事实要辩证对待,一方面网络的发展带来了不加甄选的信息,正面及负面的报道和宣传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视听,使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的大学生会产生迷茫、不负责任、沉溺等问题;另一方面网络本身作为一种媒介,为德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普及性、便捷性更全面地对每位大学生展开道德上的个别辅导,开展网络多媒体教育,紧跟时代发展,利用网络信息更新德育内容。其次,通过网络促进德育工作者的自我学习和监督,利用网络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并检验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抵御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逐渐形成德育建设和网络发展相长的局面。
3.管理与引导相结合,营造健康和谐的大学文化。《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以此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高校德育建设,必须考虑其植根的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于德育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因素。首先,一个学校的制度文化不仅是成文的规定,更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对于学校的一种认同精神,体现的是为全校师生认可的道德规范、行为模式、政治认同等,它对人的道德教育作用是课堂教学所不能取代的。其次,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可以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集体意识、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南开大学的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等,都凝聚着一代又一代高校学子奋发进取的精神。最后,校园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依托,只有创造良好的物质文化条件,如,宽敞明亮的教室、设备齐全的教学设施等等,为良好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滋生和营造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美]霍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陆有铨,魏贤超,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6.
[2]李萍,钟明华,等.伦理的善变――十年伦理变迁的轨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1.[责任编辑 陈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70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