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阅读治疗――高校图书馆功能新拓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大学生面临着求职、求学、求偶三大人生课题,心理压力较大,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存在着心理障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应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高校的高度重视。高校图书馆应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拓展新功能,认真探索研究治疗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和途径,如对大学生开展阅读治疗。
  关键词:阅读治疗;高校图书馆;心理障碍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197-02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着求学、求知、求偶等各种问题带来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日渐突出,易引发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大学生开展阅读治疗。
  一、阅读治疗的内涵
  阅读治疗就是根据不同病人的病情、心理状况、智力水平、个人兴趣和博学程度等为病人推荐不同类型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图书,来帮助病人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念,改善病人的情绪,排遣病人对疾病的忧虑,以最终缓解或解除其心理障碍的一种特殊阅读辅助治疗方法。
  阅读治疗也称图书疗法。图书具有营造良好心情、松弛紧张心理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激励、培养人的意志。病人在书的引导、启悟下,不断提高对人生、社会、生命、疾病的认识,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因为一切不适应都给人带来恐惧和压力,而读书却可以分散这种注意力。病人在欣赏作品时,与作品中的人物发生了心灵的契合和沟通,将作品中人物的特征、经验、情感等和自己相对照,从而获得感情等方面的支持,使情绪得以调节,进入有所排遣、有所纠正和有所升华的情感状态。
  二、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开展阅读治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警示:21世纪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是心理疾病。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后期,阅历浅、经验不足,对事情认识片面,好冲动、善幻想、易偏激,心理承受能力差,如不及时加以调节和引导,就会危及心理健康,形成心理障碍,严重的会发展为精神疾病,对大学生的成才形成严重制约。心理障碍是由各种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心理疾病的一种状态,这种情况在大学生中是极少数的;另一方面表现为轻微的心理失调,这种情况在大学生中居多。正常人出现这种状况时大多是因为他们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等,持续较短,表现程度较轻微,会随着事情的改变和矛盾的解决而逐渐消失或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一般是暂时的,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一综合症。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都是按照家长设计好的路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在大学这个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地方,却失去了目标,不知道该干什么,于是便不知所措,产生恐慌心理。还有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前是原来学校的尖子生,进入到大学后,由原来的尖子生在芸芸骄子中成为普通生或后进生,这种反差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和失落感,甚至自卑、失望、自暴自弃,影响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2.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大学生与人交往和相处的经验相对较少,他们对良好的人际关系抱有极大的期望,希望能建立和谐真诚的人际关系,而这种期望又往往过于理想化,对别人要求或期望过高。因此,他们一旦在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就会造成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不满,把交往失败的原因仅仅归结为对方对自己的误解,导致其心理的封闭,失去了与他人沟通的愿望,在被动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焦虑、恐惧等心态。
  3.自我认知障碍。近几年入学的大学生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这些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备受呵护、宠爱甚至是溺爱,过多地以自我为中心和追求个性化生活的思想意识使得大学生中相当数量的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他们心理特别脆弱,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差,缺乏对自己、他人、社会的正确认识和评价,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感到茫然。专家指出,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很容易使大学生诱发心理疾病。
  4.就业心理障碍。由于学生生活竞争激烈,就业不容易,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心理准备不足。有远大理想却不能正视现实,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没有深入思考自己的知识、能力、性格、气质、爱好是否适合所期望的工作,只是希望找到一个既体面又能发挥才干的理想职业,成就一番事业。然而理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美好的愿望有时会被无情的现实击得粉碎,如不及时加以疏导,就会产生心理障碍。
  5.恋爱心理困惑。恋爱是以感情为基础的,随着恋爱的进展,双方必然在心理上产生很大的变化,如果情绪反应过于强烈,就会影响到身心健康。大学生由于人生经历少,心理尚不成熟,在恋爱中难免出现各种问题,很容易形成心理障碍。
  6.经济贫困引起的心理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及高校收费改革的不断深入,使近几年高校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数量不断增长。这些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而高校又大多设在城市,这使贫困大学生有不平衡心态,对家庭、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失落、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从而诱发心理疾病。
  由于心理障碍影响了一部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对大学生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治疗是十分必要的。2000年12月12日的《中国教育报》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对开展心理教育的必要性认识非常普遍,认为有很大必要的为87.3%,认为没必要或不太必要的只占9.6%,因此,关注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特别是高校的高度重视。治疗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很多,高校图书馆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大学生提供阅读治疗。美国精神医学家高尔特说:“图书馆是一座心智的药房,存储着各类情绪失常病人的治疗的药物。”大学生喜欢到图书馆去找“心药”,首先是经济、简便、及时。这是由于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服务都是免费的,又可以随时借阅,同时携带也方便;其次是因为图书馆属于公共场所,到那里进行“阅读治疗”,既不泄露任何隐私,没有精神压力,又不会伤其自尊。
  三、对大学生开展阅读治疗的对策
  据调查,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学习与生活的压力;情感困惑与危机;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就业压力。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有针对性地多入藏一些有关人际交往、沟通技巧、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法制教育、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情感问题以及有关就业、面试方面的书刊,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引导,消除其人格障碍,使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张海迪曾说:“书给我知识,也给我温暖和希望。”所以,高校图书馆可利用自己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通过“阅读治疗”,帮助贫困生摆脱“心理贫困”,让心理障碍群体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1.成立大学生心理阅读治疗协会。由心理医生、心理老师、辅导员和图书馆及热爱阅读治疗工作的大学生组成一个大学生心理阅读治疗协会,同时图书馆设立一个藏书结构独特的书刊目录、索引和专题文章的推荐工作。在阅览室放置有针对性的、集中展示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心理潜能的书刊,还要使读者读一些历史、人物传记等,以提供意识到自身存在问题的自我洞察机会。高校图书馆要针对经济贫困大学生产生的焦虑、抑郁、失落、自卑、不平衡心理,入藏一些有关素质教育、自信心教育、人格教育的书刊,对他们积极的引导,使贫困生客观地面对现实,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实现对贫困、挫折的理性超越,塑造健全的人格。

  2.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新生一入学,心理阅读治疗协会就要为每一位新生建立心理档案,用来记载他们大学各个时期的心理发展状况。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矛盾的技术分析和解决,一旦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就应从其心理发展过程中寻找心理矛盾产生的原因,以便及早采取阅读治疗,避免形成心理障碍。
  3.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治疗。心理阅读治疗协会成员应经常进行交流、沟通,及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把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反馈给心理医生、心理老师。在治疗过程中,图书馆员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经常地提供心理咨询书刊并指导阅读,帮助学生处理与各种交往对象的关系,掌握交往的规范,发展交往技能,找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4.开通网上咨询,开拨热线电话。这是一种适合有心理问题者自身特点的咨询方式。网络咨询具有匿名性、保密性,易于大学生接受。建立网上“咨询空间”,利用网络上的留言本功能,来访者可以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写在留言本上,或者拨打热线电话,在相对私密的空间中咨询自己心中的焦虑和不安,一来可以避免面对面倾诉的尴尬,二来可以避免交流私密问题的顾虑。
  5.创建优美舒适的阅读环境。阅读治疗因其特殊原因应营造一个宁静、优美、温馨、健康的绿色阅览室。绿色有助于缓解心理的焦虑和压力,优雅安静的环境有利于消除心理疾患,促进身心健康。如在适当的地方摆放一些雕像、花卉、盆景等,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觉,在室内可以边听音乐边看书,在室外可以边欣赏美景边看书,使他们身心非常放松。
  6.开展阅读治疗专题讲座。高校图书馆可聘请专业的心理医生或心理教师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心理咨询,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高他们承受挫折、自我调适的能力,及时纠正大学生的心理偏差,使大学生尽快走出不敢正视心理问题的误区,科学地对待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李大建.走进心灵深处 营造健康氛围[J].青少年导刊,2006,(10) :24-28.
  [2] 翟秀军.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要求[J].教育与职业,2006,(26):72-75.
  [3] 王波,傅新.阅读疗法的原理[J].图书馆,2003, (3) .
  [4] 宫美玲,丛中.读去心病[N].中国教育报,2003-08-19.
  [5] 闻慧.“马加爵案”引发的思考[J].心理世界,2004,(7).
  [6] 陈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7] 林丽萍.图书馆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图书馆建设,2006,(1):92-94.
  [8] 林永和.迎接新世纪挑战大学生心理素质怎样[N].中国教育报,2000-12-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83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