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升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美花,林兴禧

  摘要:对政府管理竞争力的探讨源于政府职能的深化,政府职能的演变必然伴随着政府管理模式的变迁。因此,界定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的概念,并从四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了拓展性阐释,最后提出了提升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的若干手段。
  关键词: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192-02
  收稿日期:2010-02-04
  作者简介:黄美花(1982-),女,湖南衡阳人,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制度经济学与地方政府职能研究;林兴禧(1980-),男,福建宁德人,MPA,从事社会保障研究。
  
  目前,我们对竞争力的概念还是过分的注重营销理念,城市品牌观念,过多的强调与企业的类同类比,忽略了他们的本质区别。从中国政府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地方政府竞争力的表现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方面,还要逐渐将社会领域和公共行政领域包括进来。因此,我们界定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的概念,提出提升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的若干手段。
  
  一、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的内涵
  
  在中国中央―地方分权的改革、地方政府主体意识和地位的崛起、地方政府间竞争和地方政府创新兴起的背景下,结合国内外学者的对地方政府管理问题的研究,我们总结出中国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的两个层面的基本问题,即政府能力和政府竞争力。政府管理和竞争的基础是政府能力,而政府管理能力的竞争最终体现为政府管理竞争力。因此,某一地方政府管理竞争优势的获得,肯定要发挥地方政府管理的比较优势,构建地方政府核心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体而言,就是基于地方政府管理的资源、文化、历史等方面,通过地方政府创新,行政体制改革等手段,在某一领域构建起来的一种相对比较优势,然后以优势地位为主导和突破口,带动和发展其他方面,从而构建综合的政府管理竞争力。
  综合以上关于地方政府管理的分析,我们将地方政府依据一定的资源禀赋,通过组织、协调、规制、创新以及政府间的协同合作等手段,围绕公共行政及在地方社会领域所取得的相对优势,称之为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主要包括资源获取能力、政府组织效率、宏观经济管理竞争力、公共服务竞争力、政府创新能力、战略性政策执行竞争力以及社会交易效率竞争力等。政府管理要依托一定的资源,管理过程表现为对公共资源的获取、配置、整合和运用,因此,资源的获取能力是衡量政府能力及其竞争力的一个基础性指标;在中央―地方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对重大战略政策的执行能力是构成政府管理能力及其竞争力的一个主要指标;地方公共服务能力及其竞争力,是反映政府公共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基本内容;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及其竞争力,在现阶段是中国地方政府管理所应包含的一个核心要素。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政府管理竞争力的内涵,接下来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对其进行拓展性阐释。
  1.地方政府核心能力的构建。政府能力是政府管理竞争力的基础 [1],而政府管理竞争比较优势的获得也是基于政府管理的核心能力,是在政府管理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强项领域。政府管理核心能力可能来源于政府管理的过程(如政府运用如ISO9000、全面质量管理机制、业务流程重塑机制等来优化政府业务和管理流程)、政府管理中的知识(如政府在管理中所总结出来的特有的一些经验)、政府创新(如对某一问题创造性的予以解决)等,也有可能来自于政府所处的独特的区位优势等。政府核心能力就是要基于区域的资源禀赋,不断强化和发挥政府管理中的强项领域,经过长期的发展,使其形成具有独特性的、其他政府难以模仿的能为政府带来竞争优势的能力。
  2.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的动态性。纵向来看,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中,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的核心能力、价值取向、管理模式等都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横向来看,中国政府间关系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从最开始的对中央政府优惠政策和更多财政拨款的竞争,到对地方资源开发的竞争、制定更好的发展政策和构建区域发展软环境的竞争,再到强调政府间的协同合作,政府管理竞争的手段也日趋理性化和合理化。
  3.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最终表现为多元性。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的最终表现是多元的,既有经济的发展,也有社会福利的提升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当然核心构成是经济发展,这也是社会福利的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的经济基础。没有经济发展做后盾,社会福利的提升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利益必须也要通过社会整体福利和生态环境的优化,以此实现财富在社会的分配,社会才会进步,经济才会在更好的平台上进一步发展,否则这些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4.地方政府管理可持续的竞争力反映了地方政府管理发展的潜力。竞争力不仅仅反映的是当前的发展现状,还应该反映着未来的发展能力,并为未来发展提供能力。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不同于市场化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政府管理竞争力涉及区域的全面发展,其核心内容定位必须是可持续的,具备发展潜力。
  
  二、提升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的若干手段
  
  通过以上关于政府管理模式、政府管理竞争力内涵的学理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提升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的若干手段。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的提升既依托于政府内在因素,如战略性政策执行和规划能力的提升,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型、管理组织结构的变革,如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和地方政府创新,也取决于政府所面临的外在环境,如地方政府间的竞争状况和是否参与政府间的协同合作。
   1.战略性政策执行和规划能力的提升。地方政府管理职能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政策的执行和规划能力,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央政府的战略性政策的执行能力,二是地方政府对区域的长远规划能力。政策的执行或许比政策的制定更为重要,有了政策却没有得到实施和没有政策可以实施相比,估计前者的后果更严重。地方政府要想提升其管理竞争力,首先,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政府所部署的战略性政策,如和谐社会、自主创新、科学发展观等;其次,结合自身所处的区域位置,找准自身在区域中的发展优势和定位,从长远眼光为地区的发展制定发展战略规划。
  2.地方政府间的良性竞争。分税制和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使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在良性竞争的条件下,将促进地方政府将资源的价值发挥到极致,显著提高资源的利用和运作效率。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方面,府际竞争促使地方政府有效地供给地方性公共物品和服务,而且会激励地方政府寻找、发现更有效的公共物品提供方式。它不仅确保了公共物品的有效供应,而且在公共品的数量和种类上也将更符合公众的需求。若地方政府通过多样化基础设施服务水平进行竞争,不仅不会引起其他地方进行模仿,反而会促进其他地方政府提高其基础设施的多样化水平。此外,地方政府间竞争也会对地方经济发展政策产生明显的积极影响,使其不仅强调经济效率也注重社会效率。当然,地方政府间也存在恶性竞争和地区保护,但是政府竞争对地方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还是不言而喻的。刘志彪(2006) [2] 等就以长三角为例提出了这个问题,认为政府竞争的产业政策与社会无效率现象并不存在必然联系。无论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政府竞争与中国地方经济增长绩效之间的“肚脐”联系是无法割裂的。可见,地方政府间的良性竞争将有效地促进区域内发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从而提高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

  3.地方政府创新。地方政府创新是推动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地方政府创新也是优化地方政府管理,保持地方政府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政府创新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大家的普遍认识。为了在地方政府间竞争取得优势地位,各地方政府竞相开展了各项创新活动,如浙江省温州市“效能革命”、浙江省湖州市“户籍制度改革”、浙江省长兴县“教育券制度”、浙江义乌总工会:工会社会化维权模式等,地方政府在行政领域以及公共服务领域的创新,将很好地优化政府管理,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为公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提升政府管理竞争力。
  4.积极参与政府间的协同合作。我们不能仅仅围绕政府间竞争来论述政府竞争力。不同于企业所提供的私人物品,其收益和成本都能严格的界定,地方政府提供的是公共物品,由于其外溢性以及成本的共担性(如江河流域的治理),使得地方政府竞争的同时也要注重政府间,尤其是地域相邻政府间的协同、合作。特定区域中的政府合作、协同管理将会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从而区域中的每个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以一种良性竞争的方式使本地利益最大化。因此,积极参与政府间的协同合作将很好地提升地方政府管理的竞争力。
  5.转变政府组织结构――学习型政府组织的构建。学习型政府组织的构建是政府自身能力提升的重要方法。学习不仅导致知识、信念和行为的变化,还增强了组织的革新能力和成长能力。学习型政府通过建立完备的学习机制,秉持全新的“学习理念”,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获取知识、传播知识、创新知识,进而自觉利用知识于行政中,并通过不断地学习来进行管理,将环境带来的变动作为促进政府组织积极变化的一种潜在资源,不断优化政府组织的系统结构和功能,整和政府形象,塑造政府精神 [3],最终提升政府管理竞争力。
  我们从以上五个方面论述了提升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的手段,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地方政府管理竞争力的提升。战略性政府执行和规划能力能很好地提升政府管理的执行能力。学习型政府的构建,将有利于新思想、新理念的学习和接受,从而推动地方政府创新的实施。地方政府创新也是地方政府间竞争的主要形式。地方政府间竞争最终还是要走向协同合作的道路,区域政府间的协同治理将共同提升各地方政府的管理竞争力,推动地方政府管理在一个更高水平的平台上发展,而这些的变化都将导致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型。
  
  参考文献:
  [1]张钢,徐贤春.地方政府能力的评价与规划――以浙江省11个城市为例[J].政治学研究,2005,(2).
  [2]刘志彪.长三角托起的中国制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陈琨.构建学习型政府:政府效能建设的路径选择[D].杭州:浙江大学,2004.
  [责任编辑 王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8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