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农业产业化的再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霍向东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在农业生产标准化基础上,在农业关联产业充分发展的条件下,把我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的农业生产转变为商品生产,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政府应该在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农产品交易费用和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变革来促进农业产业化。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生产标准化;一体化经营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5-0031-02
  
  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美国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到全球,对我国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为应对这次经济危机,我国及时采取了刺激经济的一揽子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发布十大产业的振兴规划,希望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刺激经济。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长期存在居民收入的城乡差别,这种城乡需求结构的差别必然影响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而需求结构升级要求居民持续的收入增长,所以九亿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就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要提高农民收入,就要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农业产业化就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
  一、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的现状
  在国家提出农业产业化以来,我国不同地区对农业产业化的实现模式进行了不同探索。目前,主要有公司+农户、大公司+小公司+农户、公司+农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和专业市场+农户等模式。在实践中,这些模式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龙头企业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中作用较大,但同样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1.对农业产业化认识不清。有关农业产业化的文章大多认为,农业产业化就是按照产、供、销,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各个环节结成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农业的一体化经营。而且认为,只要实现了这一形式的一体化经营就能实现农业产业化,甚至认为农业产业化的目标就是这种农业的一体化经营。上述观点模糊了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内涵和目标,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正确实施,我们要以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内涵和目标以及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途径。
  2.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证。因为从规模上看,作为加工与销售企业的龙头企业的规模都会远远大于农业生产企业的规模,不同规模的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是不同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会利用其市场势力与农户签订不平等的合同或契约。大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通过不等价交换对小的农业生产企业进行剥削,会导致前者发展壮大而后者凋敝败落,最终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途径和方式存在偏差。目前的一体化企业,并没有建立在产业融合和产权一体的基础之上。目前无论是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工贸一体化经营,还是专业市场+农户的一体化模式,都不是建立在产权一体化基础之上的农业一体化经营,从产权安排上看,上述一体化模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纵向一体化,而是交易双方为降低搜寻成本而签订的销售和采购合同。而这种一体化经营,在短期内可能会促进农业产品商品化,但从长期看其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4.政府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措施上存在偏差。许多地方政府把扶持龙头企业作为促进本地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龙头企业的发展一定会带动当地农业的发展,这是因为龙头企业产出的增加需要更多的投入品――农产品。但龙头企业经营不善会直接影响农产品销售和农民收入,而且龙头企业很容易将经营风险转嫁给农民。事实上,将农民和龙头企业捆绑在一起,不是降低了农业经营风险,而是增大了农业经营风险。即使这种模式使整个社会的总剩余增加,通过政府行为让农民分享加工和流通领域的利润也并不具有操作性。首先,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合同签订是一种市场行为,如果由政府确定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将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必然降低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其次,政府并不了解每一个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生产成本,所以政府无法确定一个有效率的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再次,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价格的波动与工业品相比较大,如果由政府定价,当市场价格波动很大时,交易双方履约的可能性面临考验,政府面临两难选择,政府保证合同执行的成本将会很高。
  二、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内涵和目标
  农业产业化实质是要把我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的农业生产转变为现代化的商品生产,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就是农业生产体制的创新和经营方式的变革过程,就是在巩固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把小生产变为大生产过程;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一)农业产业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农民的收入
  在探讨农业产业化问题时,人们往往把农业产业化的目的和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方式混淆起来。我国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因此,农业产业化采取什么模式,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只能有一个判断标准:看能否在长期中增加农民收入。很多人简单认为,农业产业化就是实现农业一体化经营,这就把农业产业化目的和手段混淆起来。
  (二)农业产业化基础是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和工业化
  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也是农业生产规模化和工业化的基础。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就是在农业生产中从产前一直到农产品销售都遵循同样的农业生产工艺流程。这样就可以把由一家农户要全部完成的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像工业品生产一样分为一个一个不同的生产工序。在我国现阶段,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是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它决定了我国农村的基本生产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寻找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对接的有效途径,把农业产业化同家庭承包经营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流转和配置以及在产业链上的分工与合作,将农业与其关联产业紧密结合并实现协调发展,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的效益,应成为我国政府农业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农业生产标准化的实现有利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实现合作化经营,由于从备耕、种植、管理、保鲜和储存等阶段都实现了统一的农业生产工艺规范,每家农户只完成农业生产中的某一道工序,生产同一种农产品的农户就可以进行生产合作,这样就在农业生产标准化基础上形成农业生产的分工与合作,从而在不改变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集约化,进而实现农业的产业化。这样的分工模式有以下优点:
  1.标准化生产和专业化的分工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有利于使用高效的农业机具。标准化生产可以使小规模的经营在不改变现有土地制度的情况下变为较大规模的生产经营。
  2.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有利于减少其他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非关税壁垒限制,促进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和绿色生态农业的建设。标准化生产可以有效防止出现食品安全和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工厂化的管理也可以对农产品质量进行跟踪管理,使其具有可追溯性,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农产品的出口,增加农民收入。
  3.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和农产品的交易费用,增加农业的效益。专业化分工可以促进各个生产阶段的技术革新,促进农业生产中更多的创新的出现。在标准化的条件下,同一个地区生产出的农产品质量是相同的,这样可以使鲜活农产品的交易从看货交易变成看货样交易,甚至可以发展成期货交易,促进农产品流通速度的提高。

  (三)农业关联产业的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的前提
  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着农产品集中产出和均衡消费的矛盾,要解决这个问题,发展农业关联产业是关键。农业生产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那么有关农产品的运输、加工、储存、保鲜、销售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运输、农业科技等农业关联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必要的外部条件。只有在农业关联产业充分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没有像食品加工、纺织等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产业的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就会受到限制,农业生产的效益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没有从事农产品的运输、仓储等物流业的发展,鲜活农产品就不能及时供给市场,农业产量就不能及时转化为农民的收入。同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还需要农产品营销模式的改革和支付手段的创新,这样才能降低农产品的流通费用和其他中间环节的费用,才能使农业利润更多的流向农民而不是中间商。所以,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就必须发展和农业相关联的产业。
  三、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措施
  1.政府应该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的、规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应该一切按市场规则行事,不能干涉微观经济活动。首先,发展和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引导农民进行中、远期的鲜活农产品交易,减少农民生产的盲目性。其次,加快农产品现货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国性的农产品交易平台和农产品交易中心;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很多鲜活农产品烂在农民手里是农业生产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全国性的农产品交易平台和农产品交易中心成为农业领域最迫切需要的基础建设,应当由政府作为公益事业投资建设,大幅度降低农产品的交易和运输费用。
  2.政府应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等级,完善农村路网建设,为农产品运输提供公共服务,方便农产品的运输和降低运输费用。鲜活农产品的保质期较短,因此,时间因素对鲜活农产品的销售有重大影响。如何缩短从农产品产地到销售市场的时间,就成为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
  3.政府应建立农产品国家质量标准和质量监督体系,确保农产品是在标准化状态下生产并符合国家标准。这是实现农产品产业化的重要保证。只有保证了市场中销售的农产品都是符合一定的国家规范,农产品的远期交易和电子商务交易才能有效进行。
  4.促进农产品交易制度的创新。首先,要推进电子商务在农产品交易中的应用。其次,要促进农产品交易结算制度的改进。发展电子商务必须有相适应的支付系统,这要求提高农业的信息化水平,使农民能够接受和习惯于网上支付。
  认清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和内涵对农业产业化的实现极为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正确道路;才能提高农业产业本身的结构转换能力,使之合理化和高度化;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 段文斌.制度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4] 胡乃武.加入WTO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3).
  [5] 霍向东,袁鹏.对农业产业化的新认识[J].农村农业农民,2004,(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93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