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黑龙江省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强红梅

  摘要:黑龙江省自然资源丰富、垦殖年限短,农业化学品投入量低,具有发展绿色食品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在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绿色知识不足、环保的观念不强、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制约因素。为此应有针对性地克服不利因素,发挥有利条件,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推进绿色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黑龙江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关键词:绿色农业;产业发展;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041-02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有世界三大黑土带最好的一部分,开发建设时间较晚,生态环境较好,资源的破坏程度较轻,是最适宜绿色大豆、玉米、水稻、马铃薯等生长的地带。因此,开发和生产绿色农产品,发展绿色农业,实现绿色农业产业化是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农业部提出开发绿色食品战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在全国已经形成了绿色食品产业,绿色农业的概念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所谓绿色农业,是指以“绿色环境”、“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为主体,以生产、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绿色农业不仅仅大幅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生态环境较好
  黑龙江省开发建设时间晚,1949 年黑龙江省耕地569.7万公顷,到目前已达到1 133.3 万公顷,可见近50%的土地的垦龄在30~50 年之间,并且由于农业化学品投入量低,单位面积化肥投入量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7.5%,农药施用量也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3.25%,大部分土壤还没有达到化学中毒的地步,甚至不少山区植被仍处于原始状态,是理想绿色植物生长基地。目前黑龙江省70%以上的土地,包括山地、丘陵、草原、山间草地、湿地、湖泊没有受到工业三废及化学品的严重污染。黑龙江省绿色农业的发展起步于20 世纪90 年代初,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打出绿色品牌的旗帜,发展绿色食品。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从特色农业生产转向了绿色农业生产。品种上从粮油发展到畜产品,从种植业发展到养殖业,从普通绿色食品发展到中药材保健食品等。1999 年省政府提出“开发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推动质量效益型农业发展”,制定并下发了《黑龙江省2000―2001 年绿色食品发展规划》,2001 年8 月制定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管理条例》,从而使绿色食品开发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到2008 年,全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发展到5 000 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7.5%。以绿色食品为样板的标准化种植面积发展到1.5 亿亩。绿色食品企业还带动了183 万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完善了贸工农、产加销相联结的绿色玉米、大豆、水稻、乳品和特色产品等八大产业体系。目前黑龙江省绿色企业发展到489 家,其中,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发展到46 家。到2010 年黑龙江省绿色农业种植面积扩大和稳定在7 000 万亩,产值达到330 亿元,产品认证数量达到1 500 个;绿色食品综合效益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以上。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为黑龙江探索出一条依托资源、优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自然资源丰富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土地总面积45.48 万公里,居全国第六 位,草原面积753.3 万公顷,位居全国第八 位。林地面积1 466.7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1.9%,有耕地1 133.3万公顷,其中大多数为黑土、暗棕壤土、草甸土、土质肥沃,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人均土地、耕地、林业、草原都处全国领先地位。全省平均年降雨量531.4 毫米,全年有效积温在1 500℃~2 600℃,无霜期在100~160 天,东南部和西部一般在140 天以上。光能平均年总辐射为每平方米110~130 千卡,居全国第十位。黑龙江不仅是农业大省,而且是绿色资源大省,光、热、水与植物生长期同季,适宜一年一季的绿色植物生长。
  三、成立龙头企业,形成绿色农业产业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多数为低端产品,龙头企业少,生产分散、技术落后,产品形象差。绿色食品配套产业发展滞后,许多配套产品达不到国际绿色标志及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制度对产品质量及包装的要求。只有技术先进、生产能力大、经济实力强的龙头企业才能有效的牵动绿色产品生产,因此,发展公司加农户模式的大型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提高生产的集约化水平成为当务之急。同时,加快绿色农业产业化,为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完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形成辐射城乡的绿色农业产业链。
  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建立绿色农业保护区
  黑龙江省许多农民习惯于利用化肥、农药来增加作物产量,致使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有毒物质残留超标,由于农产品的品质问题等原因,增产不增收。因此,在广大农村学习贯彻《农业法》、《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尤为重要,依法监控和管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重点加强土壤、水质、空气和生产资料的定期检查和跟踪监测,建立绿色农业生产保护区,对自然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实施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认证体系、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安全监测体系建设,从源头上保证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质量。
  五、依靠高新技术,加强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为解决目前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技含量低的实际问题,在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要注重技术创新,不断强化高新技术在生产中的主导作用,提高绿色食品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人才优势,集中开展联合攻关,加快建立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绿色食品生产及加工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加强绿色食品相关技术的研究,尽快推出一批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和配套的先进栽培技术、饲养技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绿色技术开发,推广资源节约型、绿色能源型、环境保护型、物质循环型等新的绿色、节能、环保技术。
  1.规划绿色农业产业化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带。黑龙江省政府制定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规划,必须从全省和全国着眼,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技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地区要素、享赋结构变动的要求,选择确立比较优势产业发展。明确主导产业,积极引导农民适区种植,推动绿色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优势绿色农产品产业带。发展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鸡西优质水稻产业带和齐齐哈尔、绥化、黑河高脂肪、高蛋白大豆产业带以及哈尔滨、绥化高淀粉、高氨酸玉米产业带等三大绿色作物产业带,从而带动黑龙江绿色农业产业化结构的动态调整、优化和升级。
  2.加快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为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黑龙江省应充分依托优势产业带规划,有计划地扶持一批发展潜力大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扩大种植面积,实现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加工。科学确定绿色生产基地的选择,因地制宜,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原则,建设一批集中连片、特色鲜明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发展为“多村一品、数乡一业”的基地式生产,积极培育绿色农产品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提高商品率。
  3.组建绿色龙头企业。实施名牌工程绿色龙头企业要依靠自身发展,围绕主导产业,建立集信息传递、贮运销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符合绿色农产品发展规律和消费水平的加工体系,实现高起点、高标准、高附加值,延长加工产业链,提高企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创汇,形成辐射能力强、服务功能强,具有强大牵引力的绿色龙头企业。通过重组、兼并、股份合作等形式,引导符合标准的中小企业向名牌绿色龙头企业靠拢。从产品的内在品质到外在标志、包装设计都充分显示黑龙江省地域特色,树立起黑龙江省特有绿色农产品品牌形象,创建绿色农产品名牌效应,达到开拓和提升其市场占有度,增强国内外竞争力的效果。
  4.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的绿色农业市场营销体系。将参与绿色农业产业化的生产农户、龙头企业和重点营销市场紧密连接起来,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原则,促进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共同体,在整个绿色农业产业链条内部,统一核定农副产品价格,把加工、运销环节的部分利润返还给农户。实行扶持建设生产基地、促进加工经营的权责制;加快绿色农产品市场建设,开辟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的现代产品流通渠道;促进绿色农业产业信息网络的规范化管理,利用新闻媒体、广告宣传和互联网加大对绿色农产品的宣传力度。
  5.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政府和金融部门对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应予以财政扶持、信贷支持、税收减免、产业保险、设立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基金等优惠政策。省、市各级政府每年要投入一定规模的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专用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其次,运用多种渠道,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资金投入体系。除了农村金融部门原有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外,还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业互助合作组合信用联盟等;鼓励和扶持绿色农产品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并已形成特色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集团改制融资上市;规范民间信贷,探索农村信贷担保体制,搞好农村小额信贷发放;组建农村金融担保机构,发展农业保险。
  
  参考文献:
  [1]景侠,孙宇.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创新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7,(6).
  [2]仲维庆.黑龙江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优势及对策[J].经济论坛,2008,(4).
  [责任编辑 陈丽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97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