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殷艳苓
摘要: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这是对会计的基本要求。而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大量存在,对我国市场经营及建设与发展的制约效应已经显现,治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刻不容缓。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失真;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3-0124-02
一、会计信息失真相关概述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工作的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状况的一种经济信息。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没有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从而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虚假的情况,给决策者们制定相关的决策带来了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
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故意失真与非故意失真。非故意失真是会计人员技术熟练程度不够、疏忽大意等非故意因素导致的,比较容易克服和纠正。故意失真是指在企业管理当局的授意下,利用会计规范给予企业的灵活性,有偏向性或诱导性地提供信息,或者违背会计规范制造假账。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原因分析
1.会计行为主体内部监管制度的缺陷
(1)企业内部没有形成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全程监控体系
一是基础薄弱。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或者只是将已订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企业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当,业务交叉过杂,会计人员兼职过多,职责不明。
二是对内部控制缺乏研究,没有公认标准。我国尚未正式提出权威性很高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对于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更是缺乏一个公认的标准体系。
三是缺乏法律法规依据。对内部控制责任的划分、量化、奖罚都有待于进一步明确。2001年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但没有涉及内部控制方面的内容,使得该准则自诞生之日起便带有明显的缺陷。
(2)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社会监督不力
一是受事务所组织形式的限制。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形式:合伙制和公司制。两种不同性质的事务所在取得营业资格的时候,签署审计报告的效力、取得盈利上是同等的;但在责任承担上,公司制以出资额为限负有限责任,在所获得的利润远远大于注册资本金时,就有造假的驱动。
二是事务所本身并不真正重视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监督。首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关系复杂。其次,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不完善。
三是会计职业团体权威性不够,不能成为会计人的后盾。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中国注册审计师协会于1995年6月19日联合组成的注册会计师全国组织,成立较晚。接受财政部、审计署的监督和指导,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办理注册会计师注册、事务所设立有关事宜,监督、管理其执业情况;组织和推动注册会计师培训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开展理论研究等。
(3)强有力的政府监督体系尚未形成
一是各个政府部门监督的功能交叉、标准不一,加之分散管理,缺乏横向信息沟通,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二是缺乏法律依据,《会计法》、《刑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条文尚不够具体,缺乏操作性。
2.会计人员素质的影响
(1)原则性不强。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初级阶段,缺少必要的市场法规体系和约束机制,缺乏公平竞争机制。首先,企业领导法律意识淡薄,功利思想严重。其次,会计人员原则性不强,在会计信息报送过程中,管理当局怎样说,自己就怎样做,置会计法律法规于不顾,形成厂长经理利润,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2)质量参差不齐,知识结构老化。我国会计从业人员中有本科学历的不足20%,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对会计人员的需要量猛增,许多高校开办了会计专业,社会办学机构更是多如牛毛,然而,由于师资缺乏,教学质量差,虽然从业人员的学历有所提高,但知识结构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仍然不够合理、系统。
(3)理论水平低,交际能力较差。我国会计从业者普遍存在着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因而出现会计行为僵化现象,会计人员由于传统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范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和行为定势,对于记账、算账和报账,仅仅处理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还有,会计人员在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得相当欠缺,要么与管理当局同流合污,要么关系恶化、互不相容,不能将原则性、政策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造成工作被动,不利于会计职能的发挥。
(4)职业道德体系建设尚未建立。我国长期以道德代替法律,使得社会各种经济因素公平自由的交换、较为繁复的契约关系的建立不仅缺乏意识形态的支持,更缺乏法律保障。
三、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重新构建会计信用
(1)完善会计行为主体的内部监督体系
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研究。立法机关应该联合有关方面的力量,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建立一套内涵与外延统一、可操作性强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
分步实施强制审计。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立之后,企业能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切实予以实施,需要外部力量予以保证。
改变现行会计管理体制。由所有者委派财务总监,领导会计机构及会计工作,财务总监对所有者负责,会计人员对财务总监负责。公司业务运行由经营者全面负责,财务总监与经营者相互配合、相互监督,使所有者与经营者达到激励相容。
(2)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应用会计的方法和其他有关方法,对财务会计工作和有关经济业务进行的控制。它包括财产控制和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内部会计控制能够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使双方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从而保证现代企业制度的顺利实施。通过制定严格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对会计和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做出较为合理的规定,防止会计造假和舞弊,提高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产品产量等信息资料的可靠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3)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约束机制
有效的企业外部监督可直接使契约各方受到约束,有助于有序制度框架的建立和完善,从而防范不实会计信息的形成。外部监督的强化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二是加强政府监管。
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监督体系。国家一方面要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的质量,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另一方面要监督监督者,即对注册会计师的服务质量进行抽查,发现舞弊行为,及时果断处理。
加强政府监管。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过程中,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干预的程度及效果直接影啊会计信息的质量。
(4)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
在我国实际工作中,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作为单位负责人,他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样就加强了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的地位,为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再者,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还必须要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规,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法律负责。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和制度安排,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
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会计职业道德的实施主要依靠会计人员的道德感和思想觉悟,而非受制于外力,因此,会计职业道德的制定不宜由政府直接出面进行,而应该由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学会等民间组织、中介机构制定、颁布与监督实施,实现会计行业自律。目前,带有官方色彩的法规,反而有悖于营造企业职业道德的初衷。
花大力气抓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个人道德修养,一方面依靠自我教育,另一方面还要依靠社会教育来强化。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处于放纵阶段,不能指望良好道德在短期内能自发形成,而应该下大力气狠抓落实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进行配套教育,即在会计岗前培训、会计岗后培训等过程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进行政治思想、法制、政策水平、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教育。
3.加强惩罚力度
对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必须从立法、执法对造假单位及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或刑事处罚,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的收益。同时,应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稽查力度和稽查面,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的成本,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会计造假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势头。
加大处罚力度,降低经营者的预期风险收益。经营者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仅要承担上述声誉损失成本,还必须承担物质成本。根据经营者是“有限理性的经济”并“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学假设,其行为必定遵循成本效益原则。获得风险收益是经营者提供失真会计信息的主要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07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