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转型期我国农村贫困原因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邱金锋

  提要转型期,我国农村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但各种各样的内外部因素仍制约着农村的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受到制约,农村贫困现象依然严重。要使农村走出贫困状态,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思路,实施政策。
  关键词:转型期;农村贫困;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计划农业向市场农业的转型过程中,关注“三农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强调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有了快速发展,收入也大大提高。到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的7,703元增加到2007年的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476元增加到4,140元。但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体制及自身的制约,导致农村贫困现象仍然严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受到制约。
  
  一、转型期农村贫困原因
  
  (一)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不足。长期以来,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缺乏,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被压制,农民的增收难度很大。
  1、农产品价格低迷,影响增收。自1996年出现粮棉等少数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降之后,到1999年包括粮棉在内的所有农产品几乎都出现了销售困难,价格普遍走低,农民收入明显减少。1999年与1996年相比,人均售粮收入下降了3211%。人均售棉收入下降了4611%,其他农产品的销售收入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近几年,虽然粮食价格逐渐趋于平稳,某些农作物价格有上扬的趋势,但是,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种植业劳动力缺乏,雇工费用大幅度上升,种植成本不断增加,致使农产品的决定价格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影响农民增收。
  2、农民负担屡减不轻,增收成本越来越大。农民负担过重,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尽管中央政府曾三令五申禁止加重农民负担,但是近年来农民负担仍然居高不下,大大超过了中央硬性政策规定和广大农民的承受能力,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据资料显示,1994年以来农民缴纳的各种税费占上年人均纯收入比重均在13%以上,如果扣除农民收入和人均纯收入的虚报因素,农民负担恐怕还要高出许多。据统计,仅税款一项,农民支付的人均额相当于城镇居民的9倍,如果加上上缴各种名目繁多的杂费,他们相当于城镇居民的30多倍。沉重的负担,不仅吞食了农民大量正常收入,延缓了农民增收速度,也影响了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另外,在农民的支出中除了上缴各种名目繁多的税费外,还有为了生产而不得不购买的农用生产资料,包括种子、化肥、薄膜、农药等。生产成本的增加,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增收。
  3、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不足。虽然近年来,中央财政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和减负力度,但总的来说,我国对公共产品的投入尤其是农村公共投入远远低于世界水平。近年来,我国每年在基本民生公众上的投入占GDP比重逼近世界倒数第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增速远低于国家从农业部门取得的财政收入。1986~1998年财政扶贫资金仅占财政支出的0.73%,即使将专项贴息贷款包括在内,也不过占财政支出1.62%。农村人力资本和科技投入不足,农村交通、电网、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也都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这种状况,对推进扶贫开发极为不利。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机制不完善。农村人口就业不充分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虽然近几年我国就业实现了平稳增长,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还在继续增加,农民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1、就业不充分。由于人均占地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出现许多“零值劳动力”,过剩劳动力至少有1.7亿。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与无限膨胀的就业人口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农村正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同时,因乡镇企业不景气,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逐年增多,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还面临着乡镇企业吸纳能力萎缩、城市吸纳能力下降、外出劳动力回流等新的不利局面,加上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缺乏就业能力,技术性失业比例更高。就业不充分,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
  2、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建国以来,我国所实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加,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合理流动。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大量剩余的和机械化过程中富余出来的劳动力必然会到城镇寻找就业机会。但是,缓慢的城市化进程,阻滞了农民进程择业和城市化转移,使大量过剩人口滞留在农村,难以实现农业的集约发展和规模经营。由于乡镇企业不景气,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机会骤减,靠体力劳动的就业岗位有相当一部分被下岗职工所取代,再加上户籍管理制度、农民自身文化素质及技能因素的制约,农民进城增收的门路越来越窄,由此导致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困难,使得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放慢。
  (三)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体系尚未健全。完善的市场流通体系可以促进经济良好运转,在市场流通体系中任何一环出现漏洞,都会影响经济平稳良好的运行。当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市场体系不健全、流通渠道不畅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销售、流通网络不健全。目前,农村农产品的销售网络极其薄弱,“买难”、“卖难”一直困扰着农民正常的生产与生活。有些地方,因为没有系统的销售渠道,农产品卖不出去,或者卖不上高价钱,造成农民增产而不增收,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农业产业化经营没有形成气候。目前,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名牌企业、龙头企业十分缺乏,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真正为农民提供服务、带动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企业不多,使得农业生产很难迅速扩大,形成规模;缺乏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的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难以形成气候。
  (四)农村保障体系不健全。在社会转型时期,要消除农村贫困,缩小城乡差别,我国的保障体系明显滞后。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农民的覆盖面很窄。社会保障中除了极少的社会求助外,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住房保障几乎不覆盖农民。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包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三个方面。社会保障对农村的保障水平低、品种少、覆盖率不高。即使有的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由于社会保障工作开展的缺陷,很多地区出现了农民“退保”的现象。
  (五)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影响农业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又是生产力发展中最能动、最活跃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尤其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竞争能力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农民素质与农民收入成正比例关系。农民文化程度高,比较容易学习和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对农机操作熟练程度高,相应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高;文化程度高的农民的商品意识强,择业门路广,容易为非农产业吸纳,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也就多,因而收入也越多。
  而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的素质普遍偏低,一是文盲、半文盲人口占的比重很大。据统计,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适龄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率较高,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所占的比重低,具有农业生产专业技术的人员比重更是低下,并且分布不合理。尤其是近几年来贫困地区留不住人才的现象日益加剧,稍有点文化的年轻人上不了大学就告别农村涌向城市打工,使得农村的人力、智力严重流失;二是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下、思想观念落后,科技对农业的转化和贡献率低,许多农业科技成果未能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如我国每年约有2,

  000项农业科技成果获奖,但只有600~800项被推广应用。
  
  二、转型期解决农村贫困的措施
  
  农民增收,农村脱贫,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共同富裕的实现。
  (一)完善促进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完善促进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必须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大投入力度。一是改变农产品价格低迷现状,确保农产品价格稳中有升。一方面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政策策略,保障农民利益;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农产品结构调整,限制无效供给过剩的农产品生产规模,扩大有效供给不足的农产品生产,使农产品供给结构达到有效平衡;尽快转变长期形成的产量偏好和政策取向,在保证基本数量的基础上,特别注重产品质量。二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减免就是增收,要大力推进国家分配政策和国际税收制度,从根本上彻底减轻农民负担。第一,要深化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坚决整顿、杜绝“三乱”问题,实行费税合一、统一计征的费改税制度。第二,精简机构,深化改革。加快基层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机构改革,进行全面清理整顿,精简乡镇机构,消减多余人员,节省办公经费。三是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一是要在政策上向农业倾斜。调整投资政策,把一定时期的投资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使分配政策尽量向农业倾斜。二是要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加大国家扶贫资金投入,加快贫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兴修农田水利,改造中低产田,保护生态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通过推广和普及科学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
  (二)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体制。就业是安国之策,民生之本,推进就业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必须要优先考虑的问题。一是扩大就业,实现充分就业。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在政府的引导下适当增加劳务输出,扩宽尽可能多的就业渠道。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积极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使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的脱贫致富;二是加快农村居民的非农化转移。取消限制农民自由流动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如户口限制、工作待遇歧视、子女就学限制等,降低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成本和进城的门槛,使进城农民在有效管理下增加就业收入,为农村人口的合理流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农村人口就业的顺利转移。
  (三)完善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体系。农业要持续稳定发展,必须要完善市场流通体系,矫正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市场失灵,把农业纳入市场。一是健全销售流通网络。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解决“卖难”问题,保证农产品价值的顺利实现。重视农产品市场组织培育和流通网络建设,积极培育连接农民和市场的中介市场主体,降低农业风险,提高运营效率;建设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方便农民就地销售和直接感受市场供求信息;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保证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和农民利益顺利实现。二是以市场为导向。改变重农业、轻市场、轻流通的做法,逐渐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产品的生产、开发和加工,要紧紧围绕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以及农民增收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调整产业结构,生产和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现产销对接,物畅其流,增产增收,解决贫困问题。
  (四)建立农村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建立面向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绝对贫困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无劳动能力的人口,扶贫开发很难,只有纳入社会救济系统。应根据各地居民生活水平、物价水平、人均工资水平,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额,以保证失地农民和农村老、弱、病、残者的正常生活需要,保障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的生存权利。建立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保障资金来源,确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二是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和扩大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强度和保障范围。恢复和建立农村合作健康医疗保险制度,可以使广大农民群众获得必要的医疗保障,要建立一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政府适当支持的筹资机制,加强科学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农民真正受益。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且利益格局调整阻力大,直接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因此,一定要把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摆上重要的工作日程,扎实有效地顺利推进;三是建立农民养老保险金制度,解除农民自身的后顾之忧。随着大量的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政府要建立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障制度,以保障农民老有所养。
  (五)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自身素质。农村劳动力的自身素质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内在因素,农民素质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必须把它放到重要的位置加以解决。一是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切实做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将农村的义务教育工作做到实处,让农村的适龄儿童都有学可上,普遍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职业培训,深入农村进行科学技术知识的培训或实用技术的指导,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使农民了解和掌握一些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农业大军的素质。加强农村教育设施的建设,农村的教育设施与城市相比,有天壤之别,加强农村的教育设施建设是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关键之一;二是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人才是扶贫的关键,一切扶贫措施都要通过人去实施、落实。除了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外,在稳定农村自身的优秀人才的同时,还要尽量吸引外来的优秀人才。紧紧抓住人才这个根本,实施优惠政策,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近几年来,在我国农村特别是大中城市郊区,尤其是经济基础和生活条件比较好、山水及人文资源比较富集的地区出现了一种新的农村经济形式,即现代农庄经济,这一新形式的出现,为新形势下解决“三农”以及农村开发特别是新农村建设问题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农村脱贫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必须切实贯彻,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04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