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及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斌

  风险是一个与损失相关联的概念,是一种不确定性或可能发生的损失,财务风险是诸多风险中的一种。企业在追求收益的同时必然伴随风险,风险广泛存在于企业的财务活动中,对企业实现其财务目标产生重要影响。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了解财务风险,分析风险的成因和特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正确预测、防范和适当控制财务风险,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损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财务风险的认识
  
  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企业理财活动风险的集中体现,是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包括筹资风险在内的所有由于不确定事项给企业带来的可能损失及其损失程度。
  从财务活动的内容来看,企业的财务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它是资金筹集、投资、占用、耗费、收回、分配等活动环节的有机统一。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必须从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财务的总体观念出发,并最终联系到财务收益上来,具体包括以下几种风险:
  1、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负债筹资而引起的企业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本息的可能性,这种筹资风险是由于资产收益率和借入资金利息率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
  2、投资风险是指投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及可能损失的程度。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投资者对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不能准确预计而导致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损失。
  3、资金运营风险,即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上不一致导致资金链断裂所形成的现金流量风险。由于资金转化过程中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资金产生被他人占用的机会成本及到期不能收回的损失。
  4、收益分配风险。由于分配政策不当而可能给企业未来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如股利分配率过高,虽然短期内能使企业股价上升,但却给企业带来偿债能力和筹资能力下降、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二、财务风险的成因
  
  1、企业外部环境的复杂性是财务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自然环境、市场环境、资源环境等,它们是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外部条件,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把握的,具有不确定性,势必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如,国家基建投资政策、节能环保政策将直接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国家的紧缩货币政策会影响客户的支付能力和企业资金的筹融资策略;此外,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保护主义也会影响到企业各项投资决策,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2、财务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和财务主体的局限性是财务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如资金筹集、各种投资以及各项资产、负债的管理等,而决策人员、财务人员普遍缺乏对财务风险的正确认识,并且由于受到自身经验、能力的影响,在主观认识上有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把握财务风险、准确预测财务风险。企业的经营决策不进行事前的科学预测和分析,投资项目拍拍脑袋就上,财务管理也仅仅是简单的记账、核算和报表,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也是导致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3、市场信息的不确定性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企业的经营决策有赖于企业外部的各种市场信息,市场信息的不完全、不确定性,将直接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将直接导致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由于取得信息的不完全、不全面,或取得信息成本过高,致使经营管理者对许多情况不甚了解,从而导致了对企业经营决策产生偏差,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建立财务风险机制。财务风险机制,就是将风险机制引入企业,使企业经营者在激烈的竞争中,承担风险责任,行使其控制财务风险的权利,并获得风险经营的收益。对于风险承担者,首先,要求其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从法律上、经济上明确其职责;其次,赋予其一定的投资决策权、资金筹措和分配权,使决策者在行使权力的同时,充分考虑日益变化的企业内外环境,慎重考虑资金的筹措、使用、分配活动;再次,给予其风险报酬权,责、权、利分明,调动其积极性。
  2、健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财务风险预警就是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信息网络和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具体就是以企业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预算等各种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务、金融、管理等理论,采用比率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对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及反馈,得出风险评价指标。具体指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流动性指标,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比等结构性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效率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盈利指标,来度量企业当前财务风险的大小,并依据风险程度发出警报,提醒决策者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3、加强资金监控系统。资金是企业经营发展的“血液”,防范财物风险的关键就是抓好资金监控。建立资金监控系统首先是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任何一项失衡,均会引起企业危机,企业应该将预期未来现金流量量化对比分析,对企业现金流量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为了使现金流量预算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可以以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
  4、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特别是投资、担保、筹资、成本、质量等各项管理制度,从而降低资金成本、堵塞管理漏洞、提高企业效益。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财务风险就会相应地降低。
  5、加强科学决策能力。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企业经营的成败,那种拍拍脑袋的简单决策使失败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企业必须科学决策,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和分析方法,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财务风险。
  
  四、财务风险的控制策略
  
  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账款增大、成本上升等预警情况,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主要有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散策略。
  1、风险回避策略。企业在选择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基本没有风险或风险较小的方案,尽可能地回避高风险方案,避免风险损失。例如,为了避免高风险带来损失,铁道部限定国有铁路企业不得进入高风险的股票、期货、房地产等领域,彻底消除了风险来源。
  2、风险控制策略。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的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
  3、风险转移策略。企业通过适当的方式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转移风险的方式很多,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例如,为防止洪水、地震灾害,企业可以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为防止汇率损失,与银行签订远期外汇合约、外币业务保值等方式,以转移由于汇率变动带来的汇率损失风险。
  4、风险分散策略。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等经营方式,降低整体的不确定性,来达到分散财务风险的目的。例如,针对煤炭价格持续的上涨,发电企业兼并重组煤矿企业,实现煤电一体化经营,从源头上控制了煤炭资源,较好地控制了发电成本,减少了煤炭涨价成本上升给发电企业带来的损失。
  
  五、财务风险的管理控制
  
  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及事后管理。重点抓好有效控制点,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经营管理、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密切关注可能会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事故多发地带”和关键要素环节,形成针对风险隐患的风险控制点,比如资金控制点、成本控制点、投资回报及回收期控制点以及股东权益、利润分配等方面的利益关系控制点,加强对各项控制点的预警分析,确保有效的控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12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