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现代企业管理审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任 哲
管理审计是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的审计模式,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建立以风险评价为中心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体系,内涵深广,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究竟什么是管理审计?它在企业管理和未来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本文将就管理审计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管理审计的涵义
(一)管理责任审计。管理责任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内部审计组织采用特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内部组织或机构业务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以及管理活动的效率性进行审查和分析,对照一定的审计依据,评价并报告业务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的现状和潜力,提出改善管理和提高效益意见的一种审计活动。管理责任审计按其审计的内容可分为业务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两大类。
(二)管理审计。管理审计是管理责任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审计是一种与财务审计对立的审计。它是指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以被审单位的管理活动为主要审计对象,查明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改善管理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为目的,从而促进经济效益提高而进行的一种审计活动。
二、传统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的必然性
随着企业改革不断的深入和发展,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完善以及大企业集团的建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管理工作,充分挖掘内部潜力,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企业的中心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发展,企业经济活动将逐步走向正轨,并呈现有序状态,经济违规现象逐步减少。同时,审计工作逐年深入开展,会计信息、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基本得到控制,矛盾逐渐减弱,审查财务收支合法性、财务状况真实性、财务成果正确性的传统审计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如果单纯揭露违纪违规问题,片面强调监督职能,管理中的差错漏洞从账面难以反映,从而削弱了审计服务职能。而管理审计则弥补了这些不足。由此,传统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成为必然。
(一)管理审计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其已经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得到普遍理解和认同,逐渐成为企业内部管理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生存、发展的竞争核心是经济效益,只有加强管理,使经营在竞争中不断得到改善和加强,才能获得高效益。这就要求借助管理审计的职能作用来满足企业在现代市场竞争中的新需求。改进内部审计,适应新的体制,调整组织结构,已经成为企业加强管理、完善控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选择。
(二)开展管理审计也是内部审计自我发展的需要。从内部审计目的出发,审计自身发展也要求进行管理审计。审计的目的不仅是要求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被审计单位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措施,督促落实整改,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管理工作,充分挖掘内部潜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作为高层次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部门,审计要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企业管理,特别要加强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管理审计应该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核心,是内部审计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业务,是提升内部审计地位和内部审计管理层次的需要。
三、目前我国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资料不实,影响管理审计的开展。会计资料无论是对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还是企业管理决策者,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审计正是建立在企业财务收支真实完整基础上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审计,一旦会计资料不实、信息失真,管理审计将无从谈起。
(二)与被审计单位协调不够,难以实现审计成果。与财务收支审计相比,管理审计往往是一种建设性审计,除审计中发现重大违规违纪或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等情况外,其审计结论不具有强制性,一般以审计意见书形式建议被审计单位采纳。一旦管理审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能让被审计单位心甘情愿地接受,则无法得到被审计单位的积极配合,最终将影响内部审计的生存和发展。
四、怎样搞好单位内部审计
我们知道,单位经济活动业绩的好坏、内控制度是否有效,其根本原因取决于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及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对单位的管理活动进行审计就显得很重要。加强内部审计,特别是开展内部管理审计,可以帮助单位完善管理制度,堵塞管理漏洞,避免损失浪费;帮助改善管理,明晰资产产权,维护合法权益;帮助正确决策,防范管理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开展内部管理审计是单位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是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
开展内部管理审计要有新的审计理念,要有创新精神,对单位的行业情况、运营环境、经营和决策过程等要非常了解,这就对我们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全新的要求。怎样才能搞好内部管理审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现阶段要搞好内部管理审计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转变观念。随着外部制约机制的加强,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单纯的账务层面上的错弊会越来越少,内部审计的职能也必然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内部管理服务,从内部检查和监督向分析和评价方面转变。内部审计也不可能只局限于财务领域,它必然将扩展到单位的经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内部管理审计能够帮助领导更好地履行其受托责任,监督单位内部各部门和所属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单位领导除了要转变内部审计人员专门是报忧不报喜的、是和领导唱反调的观念,更要转变内部审计只是查账而已的观念。
二是合理设置内审机构。目前,各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基本都处于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地位,有些单位甚至还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只是由会计兼任,这样就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这样的设置,内审机构一般不会对同一级的科室进行审计,而只会审下一级。如果没有下属单位,内部审计就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开展工作。因此,要促进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开展内部管理审计,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及权威是当务之急。为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确保审计的覆盖面,使审计报告获得重视并促进被审计对象针对审计建议采取恰当的行动,内部审计机构应与单位的财务部门分离、与单位的管理脱离,设置上独立于其他各个职能部门,由单位一把手直接领导、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这样,才能增强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同时有助于审计更高层次的管理活动。
三是要有明确的审计方向和审计目的。笔者认为,应该将其与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区别开来,要有明确的“分工”。内部审计人员由于对本单位的情况熟悉,应将其审计方向放在对单位经营管理及业务过程的分析和评价上,并对整个运作过程进行参与和监督。开展内部管理审计,不应仅限于事后监督,更多的是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对单位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内部管理审计的目标重点应放在经济资源利用、开发的有效性和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上。通过内部审计监督单位负责人是否按规范和效益原则运营资本,使资本保值、增值,达到对出资者资产的负责。
总之,将传统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应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核心和内部审计今后的发展方向。审计工作的目标应放在提高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上,审计工作应定位在“管理、效益”四个字上。内部审计一定会大有作为,不断发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28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