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企业内部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邵晓焱 白朋飞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企业为了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质量,检查各项经济运行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可靠性,促进生产经营管理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保证国家方针政策执行,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完整,达到预定的经营目标而建立的一种对企业生产经营、财务和财产管理等所进行的控制活动,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控制环境薄弱
  1、董事会定位不明,缺乏分工。董事会对一个公司负有重要的受托管理责任。我国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形式上是完整的,但在实际运作中有很大的弊端。一人身兼董事长和总经理为数不少,而董事长又是控股大股东方出任,而且国内董事会基本是唯董事长命令是从,因此,董事会毫无顾忌地执行控股大股东意志也是很常见的现象。可见,这种所谓的公司治理结构不过是给中小股民作个样子罢了,起不到任何作用。
  2、内控人员素质不高。如果企业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人员在心理上、技能上和行为方式上不能达到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对内部控制的程序或措施经常误解,那么,再好的内控制度也很难发挥作用。
  3、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的企业文化在短期内造成的对员工士气的鼓舞作用会帮助企业渡过暂时的难关,从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回升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的效用是一个企业成长壮大和持久发展的决定因素,在市场大潮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基因。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企业文化,企业的员工士气不足,企业缺乏凝聚力,这样企业很难有好的经营效益。
  (二)内部监督失灵或没有内部监督。在内部控制的监督过程中,有两项职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内部审计;二是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十几年来,我国内部审计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成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在我国基本没有形成气候,这一点在国有企业表现得更明显。因为,国有企业本身就缺少建立内部控制的源动力,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也只是为了满足有关部门的要求。
  (三)风险意识薄弱。现实中,我国企业对风险的认识、管理,无论是在主观意识方面,还是在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方面,都显得远远不够。同时,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环境变化和生存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产品风险、经营风险、投资风险、外汇风险、人事风险、体制风险、购并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公关危机、政策风险、外交风险等。无论何种风险,企业都应建立可以辨认、分析和管理的风险机制,以加强管理。但我国企业缺乏这种机制,出现盲目扩张等风险。
  (四)信息披露不完全。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有助于信息需求者的决策,也有助于提高企业完善自身内部控制的责任意识,更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但现实中,由于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强制性和普遍性的明确规定,对披露形式缺乏统一要求,使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上存在较大的选择性和随意性。
  
  二、解决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1、设立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是指独立于股东且不在公司内部任职的董事,即不代表出资人也不代表公司管理层,能客观公正地对公司战略决策、生产经营决策作出独立判断,有利于公司内部的检查、监督、评价,避免单位负责人在控制中的随意性和互相串通现象。有效实施独立董事制度,关键是要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明确独立董事的权利义务、确保独立董事的有效参与活动。
  2、要有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管理控制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控制效果及经营效率。它包括制定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和规划,并对它的执行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无论制度本身如何完善,制度的执行最终还是由企业不同岗位的员工来完成,如果没有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员工队伍,企业的目标便不能得以实现。因此,企业必须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以保证员工素质满足其岗位的要求,满足企业生存、发展的要求,具体控制措施包括:合理的招聘程序、具有针对性的员工培训计划、岗位轮换制度等。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当今时代迫切要求我们重视“企业文化”的开发与建设,大力提高企业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附加值,把智力和知识注入到企业发展之中,注入到企业管理之中,以文化激活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推进企业实现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1)关于继承与创新;(2)关于企业文化与生产管理;(3)关于企业领导倡导和员工积极参与;(4)关于博采众长与以我为主。
  (二)强化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尽管企业设立各项制度安排、进行权责分工、进行目标管理、采取各项控制程序,但监督是必需的。为了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到全面、准确的实施,必须建立内部控制机制,推进内部控制的落实。财政、税务、审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同时,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充分发挥其独立超然的特性,履行社会公证和监督职能,使会计人员一方面受法规制度的规范,另一方面受注册会计师的公证监督。另外,要发动全社会参与会计监督。鼓励与支持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违法违纪行为曝光,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三)强化风险意识,控制风险。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企业面临着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企业能否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企业能否生存发展、能否实现企业预期目标的关键。企业管理者通过增加、补充或规范各内部控制环节来减轻可能面临的风险,要建立内部监督机构对企业高风险区域经常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已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并善于转嫁风险。
  (四)改进内部信息披露。企业的运行依赖于对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取得、分析与使用,同时企业也有责任对外披露关于企业内部经营运转状况和结果的信息。总的来讲,企业对有关信息的需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关于市场、客户、供应商、法规等方面的外部信息;企业的内部信息,如内部业务数据、内部报告等等;企业需要对外披露的信息。企业必须采取有力的控制措施,客观地形成相关信息,并保证对外披露信息的充分性和透明度。一般来说,企业可以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及ERP系统来提供相关方面需要的信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31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