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化经济效应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贾先勇 罗 元 马建武

  信息,是指该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包括这些状态和方式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实际效用。经济信息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一般信息相比,它是一种特殊的、具体的社会信息,其信息源是来自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一般信息相对应,经济信息可分为三类:一是语法经济信息;二是语义经济信息;三是语用经济信息。在实际中,经济信息与经济系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经济系统及其整个运动过程都要用信息来加以反映,经济系统的状态和运行的变化也要靠信息来改变和调整。经济信息应依赖于信息系统这一载体而存在,在信息社会中这种联系将更为紧密。
  信息化,就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活动领域普遍地大量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大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工作效率的过程,也是培育和发展一代全新的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的过程。信息化的结果,必将极大地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一、信息化与社会生产力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生产力,简称生产力,表明某一社会的人们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它是在劳动过程中结合在一起和共同起作用的生产的物质因素(劳动工具与劳动对象)与人的因素(劳动者)的总体的能力,所以社会生产力由三个要素构成,即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在生产力的结构中,劳动者是主导因素。但劳动工具在生产力的物的因素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们用来传导自己的活动到劳动对象上去以影响和改变自然物质的形态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劳动工具是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无论在任何发展阶段,人类总是不满足于已有的生存状态,因而总是不遗余力地改进原有的劳动工具,创造新的劳动工具,使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不断获得发展。一旦社会劳动工具的性质和能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就会导致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力诞生。因此,不同的劳动工具标志着生产力的不同的发展水平。而任何劳动工具的制作,都要利用一定的社会资源,所以,劳动者创造新的劳动工具将受到对社会资源的认识、开发和利用能力的制约。
  在人类发展史上,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三个主要战略资源。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人们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是不尽相同的。在物质-能量-信息的资源链条中,物质是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因而最先被人类认识、开发和利用,然后逐渐涉及较抽象的能量,再到更为抽象的信息。在农业社会和农业社会以前,人类最早认识和开发了物质资源,并把它转化为材料,制造成镰刀、锄头等一类的劳动工具。这类劳动工具既要靠人力来驱动,又要靠人力来操纵,基本上是属于“死的”生产工具或称为“人力工具”。这些人力工具是农业社会生产力的标志。在工业社会,人类开始认识和开发能量资源,并把它转化为动力,制造成如机车、机床等有动力的生产工具,这类工具不需要人力驱动,仅需人力来驾驭,是“活的”生产工具。这类劳动工具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人类的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这些动力工具是工业社会生产力的标志。自20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人类开始认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将其转化为知识,制造了许多“智能化”工具。这类工具既不需要人力驱动,也不需要人力操纵,是具有“智能”的生产工具,是信息社会的主要生产工具。智能工具是信息社会生产力的标志。
  现实世界的事实表明,我们的社会环境已由工业社会逐渐向信息社会转变的环境。尤为重要的是,信息化对我国来说是时代赋予的一个极其难得的机遇。我国应在现有的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基础上直接推进信息化,并以信息化的成就来带动和促进工农业的现代化,充分利用后发优势。通过信息化来推动社会生产力更上一个层面。
  
  二、信息化的经济效应
  
  信息化使人类社会产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将产生诸多的经济效应,现主要归结如下:
  (一)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变化。以“信息化”为灵魂的现代化,不仅改变了传统生产力,生产方式的个别要素、个别方面,而且还会促使生产力系统内部结构、劳动方式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质的变化。具体生产工具在机械化的基础上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劳动对象向更深、更广方向发展;生产力的主导因素将产生重大的变化,信息化的发展向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劳动者从运用体力、智力直接参加生产过程,转变为主要利用智力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成为真正的驾驭者。
  (二)推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信息业的振兴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信息化其中主要的标志是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一项基础性的创新活动,而创新活动所带来的超额利润使生产要素会流向信息产业部门,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而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复合形成的信息技术群将改变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发生巨大变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具体体现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GNP中的比重越来越低,第三产业质量将不断提高,在GNP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大。整个产业结构趋向智能化。同时,这种产业结构的本身就意味着就业结构的变化,从事传统产业的人数占劳动者总人数的比例不断下降,从事信息产业的人员比重不断上升。目前,有的发达国家在新增的就业人口中有90%集中在信息产业上,信息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50%以上,超过传统产业人数。
  (三)加快现代化生产的社会化进程。首先,经济管理方式将更加社会化。信息为实现经济管理的目标和管理职能提供资料依据、共同准则、基本手段和前提条件。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存储、传递和处理的计算机网络。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到本企业和同行业的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监控以及存货情况,使企业能捕捉到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良好机遇,并能迅速地做出反应,以使企业减少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中间环节,而且可以减少产品进入市场的耗费。其次,企业的竞争呈现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间的竞争就越具有全球性。信息的应用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市场进一步朝全球化和自由化的方向发展,使经济变得越来越开放,政府强加的规章制度和限制将日益减少。这些变化为经济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各国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
  (四)有利于提高经济决策水平。决策,总是在具有相当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做出的。如果涉及的不确定程度越高,决策的风险也越高。而信息可以减少这种不确定性。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在20世纪四十年代发表的《通信的数学理论》中把信息定义为事物不确定性的减少。因此,如果实际中所获得的信息越多,质量越高,这种不确定性减少的程度也就越多。
  从宏观方面来说,信息化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从总体上说,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是要保持经济的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但在国民经济的实际运行中,现实状况与宏观调控的目标总会产生偏差,为了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国家就要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制定各种政策纠正偏差,确保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经济信息是实现经济调控的依据,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就要求宏观调控的主体不断地及时地获取正确信息,进行动态决策。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这一系统内含一系列的状态变量和经济参数,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从宏观上看,每一经济变量都构成一个经济信息,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离不开经济变化的状态信息。从微观方面来说,信息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增强企业的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使企业充满活力,企业必须由单纯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企业工作的中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而企业经营目的是谋求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条件和企业经营目标这三个因素的动态平衡。其中最能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企业的外部环境。
  通过前面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向是生产的社会化,产品的商业化,生产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越来越快,新产品层出不穷。而所有这些都是不依企业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企业很难要求或指望外部环境适应自己,而只能准确、灵敏地把握信息做出决策,使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如果信息不灵,情况不明,反应迟钝,就无法及时做出可行的决策。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决策的水平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工作的水平与质量,要搞好经营决策,必须重视信息工作,重视对信息的研究,尤其是外部信息的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46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