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 迟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2.36%、17.01%,均低于2005―2010年间的平均增长率21.35%、22.37%。特别是营业收入的增幅下跌较多。相比之下,利润总额却比上一年猛增26.63%,扭转了去年利润同比下降的情况,且高于2005―2010年间的平均增长率19.23%。进入门槛值的增长幅度为-14.49%,这是自2005年第一次推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以来,5年间入围门槛值首次出现下降(5年间入围门槛值的平均增长率为15.53%),也充分说明金融危机延缓了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扩张步伐。在《财富》2010全球500强排行榜中,中国公司群体呈现出了逆势上扬的良好特性。中国大陆共有43家企业入围,比去年多9家,有18家制造业企业达到世界500强标准,比去年多5家,其中,有14家企业申报并获确认,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除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外,第二家进入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而去年退出世界500强的中国计算机生产企业――联想集团,今年仍然在世界500强的门槛外徘徊。
  一、2010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劳动生产率偏低
  虽然我国制造业近年来有了快速的发展,但发展的主要动力还是来自于劳动力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制造业整体素质与竞争力的提升速度滞后于规模扩张的步伐。与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业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及附加值较低。这仍然是高速成长下的中国制造业所无法掩饰的核心问题。最新数据表明,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约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37%和德国的5.56%。中国制造业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的特点被概括为“两高一低”:即制造业增长速度高,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低。这种“两高一低”的现状,一方面说明我国制造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制造业下一步发展所面临的结构性矛盾是突出的制约因素。
  (二)研发投入一直不足
  我国制造业之所以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的能力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专利较少。以信息产业领域的核心部件集成电路为例,我国申请的专利数仅占世界的1.74%。而在我国申请集成电路专利最多的是日本企业,占43.5%,其次是美国,占15.8%,居第三位的韩国占13.9%,而国内本土企业申请的仅为8%。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制造业企业迅速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
  在自主创新体系中,占首位的因素是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在产业和企业层面,中国在研发经费的投入上处于世界较低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相距甚远。例如,国际上大公司的研发费用投入一般在5%左右,甚至在10―15%,而我国企业中除了华为等少数企业外,绝大多数企业都达不到5%的水准。即使以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精华――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来看,同样离这个标准较远。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统计,2005―2010年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研发投入比重分别为1.88%、2.29%、2.41%、2.13%、1.95%、2.03%。
  (三)“大企业病”的困扰
  所谓大企业病,一般具有机构臃肿、多重领导、人才流失的特点,而机构臃肿是“大企业病”的基本特征。“大企业病”是不少世界知名企业由盛而衰,甚至走向死亡的主要原因。以通用汽车公司为例,“大企业病”也是通用汽车走到今天的根本原因之一。与欧美国家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过早地染上了“大企业病”。以家电生产企业长虹为例,长虹集团前CEO倪润峰曾指出长虹得了“大公司病”,表现为:“高烧”,企业的高速增长让管理者头脑发热,缺乏冷静;“肥胖”,企业组织结构膨胀,管理层次增多,决策执行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四)工资推动成本上升
  伴随着我国制造业高速成长的、增长更快的是制造业成本的上升。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近期的调查表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按照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高低排在前两位的依次是:“人工成本上升”(70.5%)、“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66.3%)。在对制造业成本有重要影响的三大因素―劳动力工资、原材料与燃料的价格、人民币升值中,劳动力工资上升的影响一直未消失过。特别是在2008年《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及实行严厉的最低工资标准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就更是无可避免了。
  我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始终得益于充分发挥国内劳动力资源低成本的比较优势,但美国咨询公司Jassin O’Rourke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高于亚洲其它7个国家。中国沿海地区的平均劳动成本是每小时1.08美元,内陆省份则为0.55―0.80美元。排名第七的印度是每小时0.51美元,劳动力成本最低的是孟加拉国,价格仅为上海和苏州的五分之一。进入2010年以来,工资水平上升对成本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许多省市自治区相继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都在10%以上,有的省份超过了20%。
  二、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一)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1、不断提高研发投入
  经验表明,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是自主创新的第一要务。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差距首先是研发投入上的差距。即使在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利情况下,许多国外企业宁肯更多地削减生产和销售领域的支出,也不愿削减研发投入。据对日本246家大公司的调查显示,2010年度研究开发总投入比上一年度增加5%。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已经具备高投入的实力。应抓住机遇,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在研发模式与投入结构上做相应的改进,确保研发高投入的可持续性。
  2、注重原始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不同的创新方式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迄今为止,我国制造业企业更多的是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以引进技术再创新与集成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国企业提供的产品及服务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其差距已经有了明显的缩小。引进带来的“红利”已经大为降低。今后的发展需要更多地靠自身的原始自主创新,只有通过原始自主创新,我国企业才有可能超越国际先进水平。
  (二)继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地利用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机遇,制造业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飞速成长,以“后发优势”极大地提高了产业层次与水平。但与发达国家横向比较,我国制造业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缺少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继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仍然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1、对不同产业实行不同政策
  对于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要大胆实施“走出去”战略,使之尽快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产业。服装纺织产业和消费类电子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在大力推动企业跨国经营、扩大产品出口的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在国外办厂,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使这类产业逐步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产业。对于具有高成长性和较大市场空间而又缺乏技术优势的产业,要继续实施“引进来”的发展战略,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跨越式成长。对于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来说,要采取在引进产品的同时逐步引进相关产业和技术,逐步引导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要充分利用好国外资源,加快培育一批面向21世纪的新兴制造产业。

  2、产业转移与科学发展观相结合
  一方面需要国内尽快建立、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决禁止污染严重且无法治理的项目向我国投资和转移,严格控制有一定污染但国内有治理技术保障的项目引进;并要求执行其母国环保标准;另一方面也需要我国尽快完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逐步由传统GDP考核向“绿色GDP”考核转变,逐步建立和完善地方官员生态政绩考核制度。以彻底防止和杜绝一些地方政府官员迫于招商引资的压力,急功近利,未经严格考察审核和项目环境评估就匆忙上马,给国外产业向国内进行环境污染性转移提供机会,损害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在继续鼓励跨国公司加大在我国投资力度的同时,采取各种手段鼓励其向我国转移关键技术,并不断提高承接转移产业的技术层次。逐步完善外资企业在中国本土市场上的竞争环境,逐渐由单纯鼓励外商在华投资设厂转变为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使我国逐步由跨国公司的“加工基地”向“研发中心”转变。要切实增强我国相关产业对技术引进的吸收消化能力。在引进过程中要重视技术专利和专有技术的引进,并加大对技术消化吸收的投入,形成对引进技术的系统集成和综合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我国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
  (三)推行扁平化组织变革
  1993年,MIT教授M・哈默与J・钱皮在其合著《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宣言书》中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而企业再造的重点就是企业组织结构的再造。许多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不良业绩与危机后的调整充分说明了企业再造理论一直指导着全球化及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方向。积极推进组织结构变革,对于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在信息化时代,由通讯与计算机技术作为重要的物质基础,组织结构变革的重要趋势之一是扁平化。一般认为,扁平化组织具有快捷、灵活、高效又富有弹性等优良特性。但在实践操作中应当避免走入把扁平化与扁平型的组织结构形式混淆的误区。对于我国制造业企业来说,企业是否需要进行组织结构形式的变革及如何进行扁平化变革,是企业的外部环境、技术条件、人员素质、工艺水平、企业文化诸因素与组织结构形式相互配合协调的结果。企业进行扁平化变革的基本条件是要有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环境,良好的信息化工作基础。
  (四)制造企业服务化
  1、依托制造业发展服务业
  许多传统的制造业企业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来整合原有的业务,形成了新的业务增长点,通过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在美国许多著名的制造业企业中,服务业在企业收入和利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已经很难判断它是制造业企业还是服务业企业。典型的代表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惠普公司、思科等企业。通用电气在2008年仍然能够取得180亿美元左右的盈利,主要是充分利用自身所具备的品牌、技术、内容开发、全球化、人力资源、财务实力等关键能力,执行“重组”战略,捕捉“全新机会并获得利润增长的业务”,把服务渗透到了日常作业管理之中,依托制造业积极发展商务金融、消费者金融、信息技术等利润丰厚、发展前景广阔的生产性服务业,使企业的制造功能和服务功能融合为一体,极大地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2、从提供产品成为提供服务和方案
  当今的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个性化以及产品使用的便利性与服务的附加值增加。国际上一些大型的传统制造企业积极发展各类与产品相关的服务业务,向服务业渗透和转型,从销售产品发展成为提供服务和成套解决方案,作业管理从制造领域延伸到了服务领域,服务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和利润来源,为这些传统制造企业赢得了竞争优势。许多企业的生产与服务功能已经融合在一起,模糊了两者之间的界限。IBM公司是此领域的典型代表。IBM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硬件向软件和服务的战略转型,其服务业务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了50%,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集服务提供、外包提供、咨询提供和产品支持于一身,创造了科技企业发展的新模式。
  (五)实施有效兼并重组
  规模经济是现代制造业最重要的特性。对企业而言,要实现规模效益,就必须做大规模,而从扩张路径上看,兼并重组历来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制造企业和国际同行比较规模普遍偏小,大部分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这是导致我国制造业产品成本偏高、缺乏价格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在兼并重组中特别注意两点:
  1、不唯规模是论
  规模增加要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而不是扩大规模后反而背上了包袱。机制改革要优先于规模重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首先会是机制落后的企业被市场淘汰,而不是规模较小的企业被淘汰。规模重组要有利于叠加优势与成长潜能的发挥,要十分注意不同企业不同的历史背景、隶属关系的沿革、专业的特性、企业文化、产品结构等状况,要将这些方面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的企业合并重组,才能达到发挥叠加优势的效果,如果拟合并的企业在这些方面互补性不强,反而互相抵消、互相牵扯的可能性更大,则合并重组应该缓行。
  2、注重后期整合
  许多统计表明,大部分并购最终都归于失败,并购成功的案例中只有20%运作比较稳定,80%不太好。如果无法整合目标企业,融入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文化体系之中,并购之后的经营通常会失败。另外,发达国家的兼并重组与行业集中局面是长期历史演变的结果。在一个行业里,稳定的3―5家龙头企业的形成,少则经历半个世纪,多则经历一百多年。而国内目前由国资委主导的央企整合重组计划在3年之内就必须完成。因此,注重后期的整合,对达到既定目标、实现预期效果就更显重要。
  (六)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经之路,企业应当注意的问题是:
  1、找准投资方向
  企业在进入新兴产业时,切忌跟风与盲目投资,要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资源禀赋与相关的产业路径,找准投资方向与行业制高点,防止重复建设。例如,江西省就把新能源产业、绿色照明产业、新材料产业、大飞机制造产业四个领域定为本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带动传统产业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当力争实现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良性互动与相互促进,以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这种新兴产业的正溢出效应与上面的投资方向有关。应当说,只有当新兴产业的投资与发展是沿着传统产业相关联的方向进行时,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才会有切实的带动效应。例如,东北地区在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中就必须考虑,如何布局新兴产业来带动东北地区以钢铁、汽车制造、机器加工、机床等在内的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众多传统产业。
  (作者系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57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