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制约瓶颈 加快服务业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评论员
服务业是指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即国际通行的产业划分标准的第三产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世界各国都着力发展服务业,哪个国家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抢占了先机和制高点,就取得引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2007年3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文件),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各地相继推出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服务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总量稳步增加,速度年年提高。2009年,全国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76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0.97倍,占GDP比重达到43.4%,较2005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充分说明,我国服务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占GDP的构成逐步提高并成为主导。对比国际,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严重失衡的状况。目前,服务业占GDP比重不仅低于相同收入国家,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更难以与上中等收入、高收入国家相比。加快发展服务业,实现2020年服务业占GDP比重50%的战略目标,任务还非常艰巨。
服务业涉及的行业众多,包括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科技研发业、商务服务业、交通物流业、文化创意业、商贸服务业、餐饮服务业、旅游会展业、房地产业、体育休闲业、公共服务业,等等,并且,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也在加快,新型业态不断涌现,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快发展服务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关键要找准制约发展的瓶颈,重点突破。
第一,要从思想观念上突破。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从一个农业大国起步,走过了工业化发展阶段。长期形成的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思维定式,使得我们各级领导者比较善于抓农业,抓工业,而不大善于抓服务业;比较习惯于抓工业大项目,而不习惯于抓服务业小项目;比较明白如何做大工业企业,而不明白如何做强服务业企业。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打破传统思维定式,把发展服务业摆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和优先位置,把提高服务业摆到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地位,努力探索和掌握服务业发展规律。
第二,要从制度改革上突破。服务业与工业不同之处在于,服务业对制度的要求更高。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软环境建设落后,开放度低。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服务业领域长期为国有经济垄断,缺乏市场竞争,民营经济长期不得其门而入,很多服务业企业缺乏基本融资手段,生存和发展困难。为此,必须统筹发展和着力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从体制机制上突破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瓶颈,消除服务业发展中的准入门槛障碍、歧视性政策限制,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条件,加快服务业各领域的开放步伐,鼓励民资、外资进入打破垄断,确保公平竞争,推动一批有潜力的服务业企业发展壮大。
第三,要从科技投入上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本质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精细的专业化分工,把传统上由企业内部组织进行的服务活动分离出来,提高服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不仅深刻改变着传统工业生产,不断创造新的服务产品和服务市场,同时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服务业必然与信息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必须把现代服务业作为一个战略产业,大幅度增加人力和物力投入,要依靠科学进步,改造传统服务业,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
第四,要从财税支持上突破。目前,国内现行税法对工业的扶持力度大于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导致服务业企业往往承担较重的税负。要完善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税制,加快营业税改革试点步伐,解决服务业企业的重复征税问题,切实降低其实际税负。要扩展公共服务领域,打造服务平台,进一步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为全社会提供公平、便捷的服务。
第五,要从考核推动上突破。目前,国内现行统计制度对工业、制造业有较为系统、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并极大地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发展。然而,对于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目前尚未建立起统一、完整、系统、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要加快建立健全涵盖服务业各门类的完整统计指标体系,完善服务业数据收集汇总和统计分析制度,全面、准确、及时反映服务业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将服务业发展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年度考核目标体系,切实增强各级政府和部门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动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60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