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青运动”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乐
摘要:当前,“西部计划”以及“村官计划”等多种形式的“新知青运动”已经在中华大地蓬勃发展起来了,对于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开发大西部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起到了显著作用。然而,新知青运动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文章拟探讨新知青运动的由来以及其展现出的新特点,试图找到制约新知青运动继续良性发展的瓶颈,避免“上山下乡”式的现代悲剧,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知青;老知青;大学生志愿者;和谐发展
2003年6月,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以及人事部共同发起启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后简称西部计划),鼓励广大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增长才干。除了“西部计划”以外,“三支一扶(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大学生到村任职(村官计划)”和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等项目,每年也吸引众多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基层去,这些活动统称为“新知青运动”。
一、新知青运动概述
知识青年,并非如字面上的意思那样,是对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人的泛称,它指的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它包括的是曾在学校受过教育,然后在“上山下乡”这个特殊政策之下,由政府所组织的到农村或连续从事农业生产的那批青年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影响了整整一代人。而今,广大有知识有文化的“新知青”们带着青春的激情与梦想,响应国家号召,到西部到基层去建功立业有所作为,这与几十年前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有着某些相似之处,称之为“新知青运动”。
(一)“新知青”概念的提出
如上文所述,“新知青”主要指的是广大报名参与“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村官计划”等项目的大学毕业生。之所以将这部分青年人成为“新知青”,是因为在某些方面他们与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以下简称老知青)存在相似之处。
首先,新老知青都属于青年知识分子的范畴。他们都拥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储备和满腔的青春激情,愿意为自己的理想奉献一切。其次,从人才流动的方向来看,都是从城市到农村,从经济较发达地区到经济较落后地区,帮助支援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最后,不论是新知青还是老知青,其行动都与国家大政方针相一致,都是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如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老知青“上山下乡”,符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思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而今新知青们怀揣梦想到西部到农村下基层,开拓一片新天地,也正是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指引下进行的。
(二)“新知青运动”的发源及内涵
由上所述,“新知青”与“老知青”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但真正使“新知青运动”如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一样发展到一定规模,主要得益于“西部计划”。从规模上看,“西部计划”从2003年起开始实施以来,已经累计招募十几万大学生服务西部。
“新知青运动”有别于“运动”的一般含义,但既然是“运动”就要有参与的广泛性。以“西部计划”为典型的“新知青运动”,这几年发展速度较快,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公众参与的广泛性也不断扩展,已经不仅仅只有大学生群体参与,还包括许多社会有志青年及热心人士。而在学理上,尚未有学者就“新知青运动”给出内涵定义,但“新知青运动”的继续健康发展急需使其有一个明确的内涵定义。
“新知青运动”指的是,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的响应贯彻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以志愿精神为内核的,在科教文卫各方面支援建设相对落后地区,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国家及个人发展得到双赢的青年服务活动。
二、“新知青运动”发生原因探析
“新知青运动”发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脉搏紧紧相连,有着其深刻的现实原因和时代特征。
(一)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
据教育部统计,从2003年起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且增幅越来越大。最新资料显示,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会达到630万以上,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与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相反的是,毕业生就业率却呈现逐年走低的状况,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特别是2009年,受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影响,许多企业都在减员,大学生就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无形中又被放大许多。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就业形势,党和政府多方努力,积极促成大学生就业,以“西部计划”为代表的“新知青运动”就是其中一条非常有效的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
(二)国家需要是促成“新知青运动”开展的直接原因
国家战略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促成“新知青运动”开展起来的直接动力所在。西部大开发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实施几年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广大青年学子施展抱负提供了宽广的舞台,也为西部发展提供了急需的各方面先进人才。“村官计划”通过选拔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去,担任村长或镇长助理,依靠他们所学知识为农村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这与国家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战略思想不谋而合,实施几年来也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
(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是“新知青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
精神感召力,是一种内在的力量,能够使人在从事某些活动时精神高度集中,能够从内心认同自己所从事的活动,愿意为自己目前所从事的活动默默奉献。当下,新一代的青年学子们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新知青运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播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冥冥之中也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感召着他们。特别是,2008年中国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大悲大喜的洗礼之后,新一代的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人经受住了考验,真正从老一辈身上继承下来不畏困难勇于拼搏的民族精神,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一种内在的精神感召在大地震和奥运中更加凸显出来,凝聚成无形的强大力量,激励着新一代的青年人为报效祖国奉献青春,积极参与“新知青运动”。
三、“新知青运动”的新特点
精神感召是“新知青运动”发生原因中最内在的动力,也是笔者认为“新知青运动”新特点分析的切入点。“新知青运动”的精神感召范畴中融入了许多富有时代特点的新元素,这些新元素也构成了“新知青运动”最为鲜明的新特点。
(一)志愿精神
“志愿服务”是一种非政府系统的组织行为和服务行动,是民间系统服务于社会的群体行为或个人行为,即民间组织或个人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体能或财富、通过更重服务性的行动去实现和体现对社会事业的服务与奉献,或实施和完成对有困难的社会群体及个人的服务与保障(志愿服务所体现的核心精神是人道主义)。志愿精神包含的众多元素中,奉献是最为鲜明的特点,没有奉献意识,志愿服务是进行不下去的。“新知青运动”虽然不完全是民间组织或个人利用自己的一些便利条件,实现对于社会的贡献,但“新知青运动”之中是不能缺乏以个人奉献为首要特点的“志愿精神”的。广大青年知识分子,放弃了许多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自愿来到西部或者基层,为祖国各方面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才干,虽然国家在很多方面(如考研考公务员就业等方面)对他们加以照顾,但相比他们所付出的代价相比仍然是杯水车薪的。他们没有怨言,仍然默默无闻的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如果这其中没有一点“志愿精神”,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理性主义
与以往老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往往带有盲目的个人崇拜和强硬的行政命令色彩不同,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对于自己人生的选择更加理性,在权衡利弊,考量价值方面更趋理性,在将自己与国家命运相联系的路径选择上更加的多元化。怎样发展,如何更好地使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双轨并行,并且理性的统一,当代青年知识分子有着他们独到的见解。
四、新知青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及出路选择
“西部计划”、“村官计划”等等一系列的“新知青运动”开展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然而,“新知青运动”毕竟开展的时间并不长,我们积累的经验还不够,因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管理机制不健全,保障机制尚待建设
“新知青运动”很多都是以“志愿”引领开展的,所以监督约束强制力并不强,常常出现“违约”状况,志愿者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岗位管理混乱,致使许多工作没人去做,受援地方或服务单位怨声载道,已经影响到对于整体志愿者队伍的评价。服务期结束后的配套保障制度不完善,绝大多数志愿者认为服务期满后的就业渠道狭窄,对个人将来的出路表示担忧。虽说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对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的大学生志愿者给予政策扶持,如考国家公务员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等。但部分志愿者依然对未来信心不足。1-2年的志愿工作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为自己的人生扩展了新的视野以及不同的人生阅历,但代价是耗费了1-2年宝贵的青春,这样的失落对大学生志愿者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
(二)整体氛围营造缺乏深度与广度,宣传滞后,社会影响力有限
“西部计划”等一系列的“新知青运动”的开展,前期当然要靠社会、媒体以及学校的积极宣传引导。但这方面,仅就高校宣传来说就远远不够。某些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一系列的“新知青运动”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宣传工作也很不到位,有的只是例行公事的完成任务而已,这导致许多大学生对于一系列的“新知青运动”的真正含义以及重要意义不甚了解,也就谈不上积极参与其中了。高校是直接面对大学生群体的,也是在宣传上能够起到基础性作用的媒介,对于一系列“新知青运动”的宣传尚且如此,其他如社会媒体等等的宣传就更可想而知了。在一系列的“新知青运动”的宣传上,形成的舆论声势不大,社会氛围不浓,没有形成社会、学校和服务地部门三位一体合力的宣传系统,致使宣传工作盲点较多,宣传不深入、不细致。
(三)部分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意识薄弱
不论是“西部计划”,还是“村官计划”等等一系列的“新知青运动”,最重要的就是参与活动的人群的“志愿”服务意识。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参与活动的一部分志愿者,对于活动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情绪不稳定,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懈怠,生活懒散,个人的一些不良行为影响了真个志愿服务队伍的形象。受援地区或单位,按照志愿协议,应该为志愿者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和开展工作的工作条件,而在有了基本的条件后,志愿者就不应在物质条件上无谓抱怨。“新知青运动”很多的活动都要以“志愿”引领,因而作为参与其中的大学生的新一代知识青年应当仔细揣摩“志愿”二字的真正含义。与其抱怨,不如脚踏实地,充分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将更多的精力时间投入工作中去,为大学生志愿者群体争光。
参考文献:
1、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
2、王振友.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由来、现状及发展趋势[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8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