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 卫 赵 杰

  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小企业的成长发展,“成长中的烦恼”――融资问题已经成为严重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文章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基础上,从内外两方面探究融资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对我国中小企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原因;建议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约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这些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推动技术创新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工业产值、利税和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60%、40%和60%左右,中小企业还提供了85%的城镇就业机会和75%以上的GDP。
  但是,多年来,中小企业却似乎一直未能改变自己的尴尬局面――明明是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部门,却备受融资难的困扰。本文就中小企业在“成长中的烦恼”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解决?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国中小企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通常通过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这两种方式获取得其设立与运营所需要的资金。内源融资是指企业不断将自己的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而外源融资是指企业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闲置资金,使之转化为对本企业的投资。
  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中小企业内源融资状况普遍不佳,8%的中小企业留存收益不足、自我积累意识差。另外,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折旧费率过低,无法满足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客观需要。再加上新税制的实施,中小企业失去了往日的税负优势,造成内源融资来源严重不足。虽然内源融资的成本一般低于外源融资,但现代企业仅仅靠内部积累是难以满足全部资金需求的,因此在经济日益市场化、信用化和证券化的过程中,外源融资必然成为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特别是通过金融媒介进行的间接融资,因融资成本较低,因而成为我国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但是现实统计:中小企业的得到的贷款来自四大国有商业银行69.05%、股份制商业银行4.76%、地方性银行和信用社贷款5.56%。这些数据表明:中小企业本应是地方经济的主导,但来自地方银行和信用社的贷款却最少,它们的间接融资困难重重。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不外乎两方面:内因和外因。
  (一)内因
  我国中小企业一般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土地、房产等抵押不足,资产结构存在较大缺陷,在市场中容易受到冲击。许多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不高,在企业的发展中不注意自己的信用,信用约束较差,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规范的财务报表数据,这样就很难取得金融机构较高的信用评级。另外由于有些中小企业改制不规范,产权转移登记不明确,少数改制的中小企业未能妥善处理所欠金融机构的老贷款,老贷款不能及时归还,新增贷款就很难得到银行的支持。这些不足使中小企业陷入直接融资渠道闭塞,间接融资(贷款)相对困难的境地。
  (二)外因
  1、金融机构方面。目前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加强,责任风险管理制度日益强化,大部分实行了终身责任追究,银行贷款的门槛在不自觉中抬高。为了减少风险,保证资金安全,大部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信认定以大企业的指标作参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达到发放贷款的条件。另外,中小企业所需贷款一般单笔数量不大,频率又高,银行考虑到对中小企业放贷的单位管理成本费用高于大企业的相当的费用,出于盈利的目的,银行更加不愿意对中小企业贷款。
  2、体制环境方面。我国长期以来采取的“抓大放小”政策,导致相应的信贷政策向国有大型企业倾斜,而中小企业却难以得到应有支持。与此同时,本地的中介机构培育相对滞后,如:信用中介机构数量不足、资信评级机构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资信评级部门的法律法规配套缺乏、资信评级部门的评估标准不统一等严重造成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间接影响到这些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关系。此外,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发展不够健全,也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三、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建议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从企业自身内部、金融机构和政府外部3方面共同努力配合,以企业信用建设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搭建银行和企业间沟通与合作的桥梁,逐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一)企业自身内部
  1、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中小企业应当积极进行产权改革,由自由人产权向现代企业产权制度转变,完善企业经济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合法经营,规范管理;逐渐向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靠拢,努力建立公正、透明、可信和负责的治理结构,加大企业的社会影响;树立现代营销理念,为顾客提供一流服务、讲信誉、重质量;实施战略管理,按照产业政策的要求,重长远利益,轻短期利益;大力开展技术创新,从传统产品中开发出特有的新产品,把小产品搞成特色品牌,千方百计地提高企业科技水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品牌知名度;不断组织培训和学习,提高经营者的素质和决策水平。
  2、积极加强与银行的信息沟通,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中小企业努力申请银行派员进入企业董事会,参与其经营决策,这样不仅可以使银行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运作情况、管理层水平和企业发展前景,还可以再次放贷时,减少大量的调查、审核手续,提高效率,降低“零售信贷”的成本。
  3、积极寻求政府的帮助。在不泄露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秘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可以定期向征信机构提供经济、技术、法律等方面的信息。目的是通过第三方独立、公正、客观的评价向社会证明企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为寻求政府的支持和帮助,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隐蔽信息成本”做准备。
  4、树立新的融资理念,拓宽融资渠道。中小企业要转变融资观念,逐步降低对间接融资的依赖,加大直接融资的比重。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如:担保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以拓宽自己的融资渠道。
  (二)金融机构
  1、更新观念。更新观念就是要充分认识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宏观政策上,特别是融资政策上,要把中小企业与大型骨干企业同等对待。充分认识中小企业对分散银行贷款风险的积极意义,要把优良的中小企业作为长期贷款客户群。
  2、更新金融服务的经营理念。更新金融服务的经营理念就是要树立贷款营销意识,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主动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2008年4月,外资银行渣打银行重庆分行推出了10到100万的中小企业无抵押贷款,只要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提供个人担保,就可以放贷,这和国内银行得不到抵押物,就不愿贷款的做法大相径庭。外资银行的做法,让我们国内金融机构看到:只要能善于发现那些真正具有潜力和活力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就完全能降到最低,中小企业贷款也就不再是利小险大的买卖。
  3、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由于中小企业具有灵活性强、“船小好掉头”的优点,可快速转变发展战略,捕捉商机。所以金融机构也要加大金融创新步伐,发展并创新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手段和信贷产品,提高中小企业贷款覆盖率。不妨学习浙商银行的做法:浙商银行专门设计了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专营机构,包括设置专业经营小企业业务、不经营大中企业业务的专营支行;以小企业业务作为重点业务和特色业务的特色支行;以及在分行或综合性支行设立的,只经营小企业业务的营销部门。同时,还推出一项适用于高科技小企业或高成长小企业的“桥隧模式”的业务,这项业务是在银行、中小企业和担保公司传统融资模式基础上,导入了第四方,当小企业无法按时偿付贷款时,第四方将以股权收购等形式进入,为企业偿付银行债务。目前杭州两家高科技和高成长小企业已根据该业务模式获得1000万元融资,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问题,企业成长良好。

  (三)政府方面
  1、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财税体系。针对我国国情,加快制定《中小企业振兴法》、《中小企业信贷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反垄断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它们的扶持力度,真正从法律上根本保障中小企业的权利。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要设立财政专款和基金,按一定比例提取中小企业专项发展基金,用于中小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贷款贴息和担保。
  2、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保障。担保公司的主要功能是对有产品、有市场、见效快、科技含量高的企业进行扶持,切实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贷款难”的问题。政府应鼓励和支持设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充分发挥其作用,寻找合适的市场切入点,积极有效地开展业务,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同时要建立担保机构的资本补充机制,吸收社会资本进入,鼓励大企业、大公司参股、壮大担保公司实力,提高担保公司支持中小企业的能力。改进现行担保机构的运作办法,按股份制、市场化原则运作,坚持经营的非盈利性和服务性,以规范市场秩序。
  3、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切实发挥中小企业服务指导机构的作用。各级政府要切实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资金、人才培训、技术更新、科技成果转化、金融等全方位的服务,使其成为沟通中小企业、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桥梁和纽带。
  4、拓宽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政府要加强建立向中小企业融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和支持股份制银行、城乡合作金融机构等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金融机构的建立。如:在租赁公司的组建上,要鼓励和支持全国性大型金融机构和其他大型企业集团共同组建,通过金融租赁的服务,为中小企业采购设备、投资建设等提供租赁性质的融资服务。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上,要有政策。因为小额贷款公司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有其特殊性,涉及到金融、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小额贷款公司只能在规定的行政区域内从事小额贷款业务和小企业发展、财务、管理等咨询业务,不能跨区域开展经营活动。另外,政府还要努力完善金融资本市场,改善结构性的问题,鼓励支持中小企业上市。对于想要在国内上市又达不到上市的规模也承担不起上市费用的企业,政府应通过借鉴学习,积极建立OTC市场即全国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以便于拓宽融资渠道。
  总之,只要我们正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从自身改革、金融创新、政府监管方面共同努力,在法律上给予中小企业保驾护航,在政策上给予有力地扶持,创建一个融资渠道多样化、社会信用完善的经济融资环境,破解困境或许已为期不远。
  
  参考文献:
  1、符戈.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3、刘曼红.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李扬,杨思群.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唐晓红,郭声琨.中小企业融资[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6、段九利.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J].经济师,2004(1).
  (作者单位:杨卫,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赵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96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