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广西区情的民营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 艳

  摘要:我国各地在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十分注意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文章在民营经济典型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广西实际,对广西民营经济发展的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民营经济;模式;广西
  
  一、民营经济发展典型模式研究综述
  
  (一)典型模式类型及其基本内涵
  我国各地在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十分注意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近几年,国内一些学者对民营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认真研究。有的学者将民营经济发展典型模式归纳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的三种主要类型。多数学者认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典型模式除具有上述三种模式以外,还存在中关村模式和三城(海城、兴城、诸城)模式。也有少数学者将晋江模式列入典型模式之中。胡大立、谌飞龙学者在《重庆模式与西部民营经济发展》一文中对在西部开发中正在形成的重庆模式也进行了积极探讨。
  关于民营经济发展典型模式的基本内涵,陈明淑、王元京等学者对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中关村模式和三城(海城、兴城、诸城)模式进行阐述。他们认为温州模式是浙江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特点;苏南模式是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珠江模式是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发展起来的一种外向型乡镇模式;中关村模式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北京中关村以电子一条街出现为特征;三城模式是山东诸城模式、辽宁的海城模式和兴城模式的总称,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改革改制的典型模式。
  
  (二)民营经济发展典型模式的特点
  在我国民营经济典型模式中,它们表现出不同的形成特点,尤其是在企业制度特征、政府作用方面,引起人们的关注。
  1、企业制度特征。(1)苏南模式的所有制的基本属性是以农村社区政府为代表的集体经济,其大部分乡镇企业的创业资本源自农村社区范围内的集体投入。苏南很多镇村两级党政组织及其代理人,既是乡镇企业的行政领导,又是集体资产的代表,结果往往导致产权不明、政企不分等一系列问题。(2)温州民营企业是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起来的,私人独资企业是主要的制度形式,很多股份合作制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实质上也是私人或家庭独资的,另外有一部分企业是为私人共同出资的合伙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及有限责任公司,其民营企业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产权清晰、机制灵活。(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乡镇企业是通过对外开放而获得迅速发展的,它们在引进外部资本的同时也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经营方式,乡镇企业的外向度比较高。(4)中关村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以挂靠在科研院校以及科技园区的民营IT企业为主,缺乏明晰的产权制度和规范的管理制度。(5)三城模式是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改制的典型模式,因而所形成的民营企业具有鲜明的改制企业的特征,即企业制度仍然带有原有的企业制度的烙印。(6)青浦模式在开发区内以本地及外地的民间投资举办的私营企业为主,产权明晰,有政府引导。(7)晋江模式在于充分发挥其侨台优势和海交文化优势,从而形成了以市场经济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格局。
  2、关于地方政府作用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出现的多种模式从它们的形成及发展过程来看,都与地方政府有一定的关系。从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关系密切程度来看,温州模式是最弱的,政府在早期是“无为而治”,中后期则是积极引导;苏南模式发展初期的大部分乡镇企业是由乡镇政府,或者利用原有的集体积累,或者利用政府的动员力量,或者由政府出面向银行贷款兴办的。“强势政府”在这一模式下得到了良好体现,因此,经济学家把苏南模式看成是“政府推动”的模式。但这一模式又导致政企不分的集体产权制度安排的隐患,最终由于外部宏观环境和买方市场的出现等变化而使得苏南经济滑坡。珠三角的乡镇企业从一开始是由乡镇政府参与或支持创办的,但它尽量弱化政府对乡镇企业的直接干预,将主要的财力用于发展交通、能源、通信、教育等基础产业上,从而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因此,从政府对民营经济的影响和作用来看,珠江模式则介于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两者之间。中关村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则是地方政府参与科技园区的管理,但对单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则较少干涉。三城模式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型制度变迁模式,从国有集体所有制企业到股份合作制、合伙制和个人业主制的民营企业制度形式的转变,没有政府的强制型推动是不可能实现的。在企业改制以后,原来的政府主管部门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产生干预和影响。至于青浦模式,地方政府一般不干涉企业的经营管理,而是通过加强外部环境改造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来为民营企业服务。而在三城模式中,政府的地位和作用是几种模式中最为突出的。
  
  (三)关于民营经济发展典型模式的演变问题
  关注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学者认为,我国出现民营经济的多种模式由于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地理区域产生和发展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以及自身的缺陷。因而这些模式不会一成不变。如苏南模式正在进行二次改制、温州模式在企业经营模式上也在逐渐摆脱传统的以专业化市场为依托的小商品发展模式上,正朝品牌化经营和资本经营的综合性发展,从而呈现“新温州模式”;珠江模式面对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崛起经济日益受到挑战,于是在模式内部开始了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的不同路径的探索;而中关村模式也因存在产权等诸多问题在寻求变革;三城模式也在困惑中探索,由此产生理论界称之为的“三城模式转磨之谜”。
  
  二、民营经济发展典型模式的启示及对广西民营经济模式的探讨
  
  (一)几点启示
  1、通过对我国民营经济形成的典型模式进行综述,并对这些模式的产生和演变历程进一步仔细考察,不难发现任何一种民营经济模式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区域背景。受区域文化、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政策环境等因素制约,不同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态势也就赋予了不同的特点。
  2、透视民营经济模式的演变,从中还清楚看到任何一种民营经济模式都呈现动态变化,它会伴随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民营经济模式若要具有强大生命力,必须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相适应。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中关村模式和三城(海城、兴城、诸城)模式的演变就足以说明这一道理。
  3、从这几种典型模式的初始条件看,温州模式对探讨广西民营经济的模式发展更具借鉴意义(由于重庆模式尚未成熟,本文暂不谈及),但广西民营经济发展不能照搬温州模式,广西民营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依赖于广西在自身经济空间中

的相对地位和历史条件。因此,广西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有独特的发展思路。
  
  (二)对广西民营经济模式发展探讨
  近些年,广西民营经济有较大发展,但与民营经济发达省份相比,无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发展速度上尚存在较大的差距。要促使广西民营企业快速而健康成长,须借鉴已有模式的经验,并紧紧结合广西自身的特点,从而去寻求适合广西区情的民营经济发展模式。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具有少数民族聚集区、中越边境地区、沿海地区、沿江地区等不同地域的布局。它们各具特异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经济社会状况。从资源情况看,广西动植物品种多样,可用于加工的资源较为丰富,而水能资源和矿藏资源总体较为丰富,尤其是一些有色金属蕴藏量很大,但一些关键性资源较为缺乏(如煤等)。社会文化条件具有多元性,部分地区的商业意识相对浓厚(如玉林市一带区域),而交通不便偏僻边远的部分山区商业意识较为淡薄,市场理念缺乏,市场体系发育滞后;就经济发展状况而言,在GDP指标、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与东部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尽管温州发展的初始条件与广西具有相似之处,但当初他们发展民营经济的方式及路径由于市场环境等情况的变化,现已不能复制他们的做法。思考广西民营经济的发展的出路,一是注意后发优势,二是要有特色。广西民营经济模式核心内容应注重从地方政府、企业、市场三方面的行为主体考虑构建。
  1、从政府的层面看,需要有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当今绝大部分地区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单纯依靠诱致性制度变迁拉动民营经济的发展已难以奏效。这就需要借助强制性制度实现变迁。当然政府的推动作用并不是采用激进模式对民营企业拔苗助长或者包办许多不应由政府去做的事情,而主要是采取渐进性推动模式。这就需要:第一,政府官员和政府决策者在对待政府的职能上必须实现认识和观念上的转变。只有政府官员和政府决策者的认识和观念的转变了,才能影响并引致市场参与者自己的观念和认识的转化,从而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第二,政府的推动作用主要是通过外部环境的改造提供推力和拉力。第三,政府把工作重心调整到服务上来,遵循创业规律,营造创业气氛,按照农民创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采取多方措施支持农民开店办厂做老板,这样才能引致和激发成千上万的民营企业的崛起及发展。第四,结合广西实际情况,政府要充分运用民族自治权,突破政策瓶颈。对中央制定的发展非公有制政策,自治区政府要在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在自治权许可的范围内认真探索出一整套有利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与此同时,注意细化和采取配套政策,让政策具有可操作性。
  2、从民营企业层面看,有治理模式和发展模式,这里主要从企业的发展模式探讨。鉴于广西是具有沿边、沿海、沿江不同地域的布局,市情、县情、乡情、村情各有不同的特点,不同地区及不同层次的民营企业,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在准确的市场定位的基础上,选择好企业发展的模式。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民营企业,致力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打造品牌,走内涵式发展路子;同时具有相对比较竞争优势的企业,应利用广西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区位优势,关注和融入东盟地区的发展,抓住国际高科技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加入国际高科技产业分工的链条,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经济在量和质上实现新的飞跃;民营企业增量资金,应结合广西资源优势,围绕支柱产业,选择企业产品经营的切入点,实现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竞争力获取持续发展的机会;处于初期发展的企业,一方面可以考虑采取依托某大型企业为其生产提供配套产品而使自己获得发展的模式,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深入细致的市场、分析和预测,在市场中寻求“补缺基点”,从而使自己获得发展。
  3、从中观层面看,需要充分发挥民间商会的中间作用。民营企业作为一种民办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对内需要协调,对外需要交涉,这就在客观上产生了建立行业管理组织、维护自身权益的需要。民间商会作为政府和企业组织之间的第三方,其中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协调作用、仲裁作用和引导作用等方面。根据广西民间组织管理局提供的数据,2004年广西共有社团组织4881个,而直接冠以“商会”名称的社团只有33个。近几年,广西民间组织迅速发展,无论在组织结构的活动层面,还是在为企业服务层面上,商会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广西市场中间组织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总体数量偏少、商会的组织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管理体制双重挂靠等问题。因此,广西民间商会应进一步加强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以及外部环境的优化,以期真正能为民营经济的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03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