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收入模型的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实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阴静夷 郑振 李莉
摘要:2004年6月,新巴塞尔协议将银行操作风险纳入商业银行风险资本的计量和监管框架,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组成了银行三大风险。同年,中国工商银行出台了《操作风险管理框架》,这标志着中国工商银行成为我国金融系统内第一家正式将操作风险的监督管理纳入具体议事日程的银行。文章将以自上而下的模型中的收入模型为依据,以中国工商银行为样本进行实证度量,提出了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对策。
关键词:操作风险;商业银行;收入模型
近年来,随着大量操作风险案件的曝光,人们对操作风险的关注与日俱增,对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也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由于难以全面搜集我国商业银行的损失数据,本文将采用自上而下模型中的收入模型进行操作风险的度量,对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工商银行的操作风险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对策和建议,不仅提升了中国工商银行操作风险防范能力,而且使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水平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一、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一)操作风险理论基础
1、操作风险的定义
巴塞尔新协议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不足或者运行不当,以及外部事件出现问题或者不够完善而发生直接或间接损失的一种风险。其中法律风险归属于操作风险,声誉风险与策略风险则不属于操作风险。
2、操作风险的特征
(1)大部分操作风险具有内生性、可控性和可降低性。操作风险具有很强的内生性,除自然灾害及政治、军事等外部冲击导致的一些不可预测的意外事件外,大部分的操作风险是内生性风险。但由于操作风险的风险因子很大比例上来自于银行的内部操作,在银行的可控范围之内,因而大部分的操作风险具有可控性。商业银行通过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这些内生性的操作风险水平,这就是操作风险的可降低性特征。
(2)操作风险的覆盖范围广。操作风险几乎覆盖了银行经营活动的所有方面。既包括发生频率高、潜在损失相对较低的日常业务流程上的名义风险,也包括发生频率低但潜在损失极大甚至危及银行存亡的大规模欺诈、自然灾害等。
(3)操作风险对应的收益是银行整体的收益。操作风险本身更多的是不连续的互相独立的事件,操作风险事件的发生是随机的,损失的大小也是随机的,但决不会带来随机的收入。操作风险发生的损失一般情况下与回报的产生没有直接关系,因而可以说是一种纯粹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承担操作风险的代价实际上是银行整体的收益。
(4)操作风险对新业务领域的冲击较大。操作风险的来源无处不在,比如内部控制、信息技术、人力资源、法律环境等。
(5)既定业务领域操作风险的发生时间具有周期性特征。对于银行既定的业务领域,操作风险的发生可以用所谓的“U状曲线”来描述。
(二)操作风险文献综述
樊欣、杨晓光(2004)用收入法分别对浦发行、深发行进行了资本计量,收入法中被解释变量为净利润,解释变量有真实GDP增长率、一年存贷利差、上证综指年平均值。同时用证券法分别对浦发行和深发行的操作风险做了计量。汪俊鹏(2007)在硕士论文中用收入法分别对浦发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的操作风险进行了计量,选取净利润为目标变量,自变量选取了真实GDP增长率[(GDP-CPI)/GDP]、五年存贷利差、企业景气指数、上证综指收盘价,数据为2002年至2006年季度数据。魏一鸣(2008)在硕士论文中用基本指标法和收入法对浦发行的操作风险进行了计量,同时用这两种方法对民生银行的操作风险进行了计量、收入法中目标变量选取为净利润,自变量选为真实GDP增长率、一年存贷利差、小额贷款率、企业景气指数、上证综指一年内平均值。吴军海(2009)用收入法分别对浦发行、深发行、中行进行了资本计量,收入法中被解释变量为净利润,解释变量有真实GDP增长率、小额贷款率、一年存贷利差、上证综指年收盘价。
文献回顾可知,各学者的参数选取有较大的不同。而本文在度量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以前年度各学者研究理论中的创新与不足之后,由于一年内存贷款利率存在多次调整的情况,本文数据以一年整存整取存款(贷款)利率进行加权而得该年度综合存款(贷款)利率做数据分析。同时选用每日收盘时上证综指的年度平均值来反映一年内的总体证券指数情况,每日收盘时上证综指的年度平均值主要用炒股软件在各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处做250日移动平均线得出[MA(250)]。下文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从其财务报表入手,试图构建一个比较准确统一的基于收入法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参数体系。
二、收入模型的建立及实证分析
收入模型将企业的净利润作为目标变量,企业外部的风险因素作为解释变量,这些因素可以是行业因素、市场因素或是信用因素等。企业净利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这些因素解释,而余下的那些不能解释的部分将被作为该企业由于操作风险引起的收入波动。模型如下:
Y=c+b1x1+b2x2+b3x3+…+bixi+εt
其中Y是企业净利润,c代表模型的截距项,x1…xi代表风险因素,b1….bi代表风险因素的敏感程度,εt为参差项。从宏观角度来看,影响商业银行净利润的主要因素有:一是经济发展情况。由于商业银行的总体发展与真实GDP(GDP/CPI)成正相关,我们用实际GDP的增长率作为解释变量。二是一年期存贷款利差。利率的波动对银行收人有很大的影响,一年期存贷款利差作为银行盈利能力的主要解释变量,即一年期的定期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之差。用银行的存贷款利差作为解释变量。三是上证综合指数。随着证券业务近几年的不断扩展,商业银行利润受到证券市场整体状况的影响,因此用上证综合指数也作为解释变量。最终,综合考虑这三方面因素之后我们令x1=GDP,x2=Loan-Deposit,x3=Composite Index,为解释变量系数,收入模型又可以写成:
Y=c+b1GDP+b2(Loan-Deposit)+b3Composite Index
我们设σ2=净利润方差,ε2=操作风险方差,则由操作风险引起的利润波动为:
ε2=σ2(1-R2)
我们假设净利润的变化服从正态分布,则根据正态分布的特点,在以99.9%的置信水平下,操作风险应该为3.1倍因变量标准差,即OpRisk=3.1ε。
为了更好反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防范能力,为了使实证分析有代表性,我们以中国工商银行为研究样本,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工商银行年度报告,中国工商银行网站,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样本期间1998-2010年的数据。数据如下:
根据逐步回归法,运用SPSS13.0软件对中国工商银行数据进行了分析,在计算过程中逐步加入有显著性意义的变量,剔除无显著意义的变量,直到所建立的方程式中不再有可加入和可剔除的变量,得到其操作风险可估计如表2所示:
我们认为在收入模型中,不能被模型解释的方差被认为是由操作风险引起的。各模型的检验结果中,R2代表的是回归模型所能解释的因变量变异性的百分比,R2越接近于1,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越高。在模型中,如果R2=0.7815,说明78.15%的方差可以被模型解释,即操作风险在总方差中占据21.85%,从而估计中国工商银行的操作风险水平。在国际上,业界认为操作风险在总风险中所占的比例为10%-20%,因此,剔除模型本身的精确度,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国有银行所面临的操作风险形势比较严峻。
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将中国工商银行净利润总方差、R2、操作风险对应的方差,操作风险对应的标准差,以及99.9%置信水平下操作风险的估计值,根据ε2(操作风险对应的方差)=σ2(净利润的方差)(1-R2)可见,在99.9%的置信水平下,中国工商银行的操作风险估计值为811.1255亿元。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在选取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净利润的三种因素中,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是操作风险发生的主要因素,而银行存贷款利差和上证综合指数对银行净利润的影响不显著。由于银行存贷款利率没有放开,对银行的盈利空间有所限制,而且随着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存贷款盈利在利润中的比重也在逐年减少,也降低了其对银行利润的影响。同时我国的证券市场起步比较晚,在许多方面还不能摆脱政府行为,不能真实反映国民经济信息,还存在一些股权分置的状况等,使得股价的变动对银行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
第二,在模型的结果中可以看出,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以及股票市场的上证综合指数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进行管理时,要全面的考虑这三种风险因素,特别是对我国宏观经济动态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把握,降低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第三,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利用收入模型所计算出来的结果并不是很精确。主要是由于获得的数据比较少,样本空间相对比较小。而且在建立模型时并没有考虑时间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模型的准确性。除此之外,收入模型并没有按照业务部门进行分类,所以不能度量银行各部门或者操作领域所面临的操作风险,也就不能为操作风险的日常管理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关于完善我 国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几点建议:
首先,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同时有效地防范银行收入利润结构的非理性变化和大幅波动,在商业银行市场准入方面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而且还要规范证券市场的发展,有效地防止操作风险的发生。
其次,加强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宏观管理。从分析结果看,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金融的监管都可能会引起操作风险的发生,所以应从宏观上对操作风险进行调控与监管,对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意义重大。
再次,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将自身的操作风险特征和各种度量办法的要求结合起来,选择一个相对适宜的度量方法。比如针对各类业务的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度量方法,在具备一定操作风险度量基础以后,再去选择自主开发度量模型,积极探索适合银行自身经营状况的操作风险度量方法。同时为有效测定操作风险,国有商业银行需要更多地收集和积累大量的数据,为建立更适宜的操作风险度量模型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雪.中国工商银行操作风险实证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2、汪俊鹏.基于收入模型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
3、魏一鸣.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及实证分析―以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为例[D].南京理工大学,2008.
4、中国统计年鉴[Z].1998-2010.
*本文属黑龙江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体制研究》(11542014)。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22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