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佘传奇 范伟
摘要:村镇银行是国家核准的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之一,近年来的发展非常迅速。文章指出了村镇银行在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一枝独秀,研究了村镇银行在发展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并且分析村镇银行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最后针对文中指出的症结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问题;对策
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当农村金融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时,将会对农村经济产生极大的制约作用和不利影响。2006年12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允许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银行。2007年1月银监会又发布了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的三个暂行规定。由于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机构,运行时间较短,发展不够充分,深层次问题暴露的也不够充分,因而对于村镇银行的研究不能仅仅从表面进行探讨,还需要从根本上即制度层面对村镇银行的制度设计问题和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剖析。
一、制度设计欠缺完善
在村镇银行迅猛发展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它自身存在的问题,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防微杜渐,我们要将任何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隐患找出并提出解决的方案。
众所周知,我国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是根据2007年1月22日银监会印发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而来的,笔者认为其在以下几点不妥之处:
第一,第一章总则的第五条明确指出村镇银行不得发放异地贷款。首先,国家设立村镇银行的目的是解决农村短期小额借贷资金短缺的问题,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而解决三农问题。村镇银行不得发放异地贷款看似有其合理性,但是它并没有准确地把握我国目前具体的国情。我国目前处于城乡二元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城市化的速度大大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在一些地方的农村中十户有八九户在外打工的现象比比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转变为新的产业大军,农村渐渐也开始变为人口流动频率较高的地区。大量务工人员的出现不仅给农村带来了丰厚的直接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解放了广大农村人口的思想,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走上了自己的创业道路。紧接着最直接的问题出现了,农村相比较城市最短缺的就是资金问题,很多人即使有了技术但苦于缺少相应的资金。村镇银行的创立看似给了他们初始的机会,但是实际提供的帮助并没有政策制定者想象的那么大。其主要问题就因为村镇银行不得发放异地贷款的限制。相比较农村,城市的经济状况和发展机遇都是大大具有优势,那么在选择创业的地点时,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城市作为其事业的开始。但是在办理贷款时,问题就尖锐地凸显了出来,首先农民工在暂住地即其打工的地点一般是没有房产等可以作为抵押贷款的有形资产的,那么农民工在暂住地办理贷款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其次,若是在原籍贯地申请办理贷款,就属于异地办理了,即使不属于异地办理,但两地间的贷款手续等要大大占用贷款人的时间和精力。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农民办理小额贷款的积极性不高,村镇银行的最主要职能不能得到有效体现。这点是村镇银行不能不重视的地方。
第二,第二章机构设立的环节的第七条中指出了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民币。在笔者看来,村镇银行设立的资金门槛似乎有点低。银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它必须保证自己的稳定性,以一家银行注册资本100万元(虽然是最低,但是不能不考虑)算起,除去各项基本的运行费用外,它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应该在60万元以内,以一个乡镇5万人口计算,平均到每户可能发放贷款就12元,假设每百户中有一户需要贷款,那么此村镇银行能给每个贷款人所提供的金额也就在1200元左右。试想一下,即使在农村,一般人会不会因为1200元去银行贷款?那么注册资本的过低会直接导致放贷金额的不足,影响村镇银行职能的正常工作。其次,100万元的注册资本对于广泛存在于我国社会中的各种地下钱庄和集资组织实在太少,而这些国家法规不保护也不制止的组织的最大滋生地正是广大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那么过低的门槛可能会导致这些组织可能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成立村镇银行,而由于这种银行和出资人缺乏足够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技能以及充裕的资金作为后盾,那么它出现经营问题和管理问题的可能性会大大高于正规的村镇银行。而由于现在相互担保的现象非常严重,一旦一家村镇银行出现资金链断链很可能会导致一个地区出现连带效应,形成企业绑架政府的状况。因此我觉得村镇银行的设立条件很有必要提高,以限制不符合资质的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二、村镇银行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当然,只从制度规范的方面村镇银行的问题无疑是纸上谈兵,没有丝毫实际价值的。因此,笔者接下来将从村镇银行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方面入手,对村镇银行进行一定的研究。根据相关资料的显示,村镇银行目前存在多种问题:
第一,经营环境相对弱势,担保体系尚不完善。由于村镇银行设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加之如今农村人口正是流动人口的主力军,这本身就决定了它经营环境的高风险性。同时作为一个农村地区的新型金融机构,其在担保体系方面又有其相对弱势性。
第二,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完善。国外农村金融的许多东西国内不能直接拿来借鉴使用,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目前国内担保体系尚不健全。由于我国农村信用环境建设相对落后,但就担保物而言,农民手中最大的财产就是土地,而目前由于土地属于国有,农民仅有使用权,即使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新的土地政策,依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也只能在农户之间流转,尚不能成为贷款抵押品。而农民手中其他可供抵押、担保的财产不多,且难以变现,加之我国农村征信系统尚在建设期,评估农户信用难度较大,使得农业贷款的经营困难重重。
第三,社会认知度较低,服务产品仍显单一。村镇银行作为新型金融机构,即使如长丰科源村镇银行等第一批成立的村镇银行至今也未达三年时间,相对于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及邮政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成立时间较短,形象宣传还尚有不足,加之目前除了几家村镇设立分支机构外,大多数均为单打独斗,社会认知度有限,而其自身资金实力虽较其他两类新型金融机构相对殷实,但是和农业银行等动辄千亿资产的传统金融机构相比,仍显单薄,这也必将增加社会对其风险的担忧。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
首先,村镇银行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新生事物,作为一种舶来品,它既带有国外的原型特点,又受到本国各种因素的制约。它在初始阶段更多的是借鉴国外已有的成功案例的经验,比如美国的社区银行。而在模仿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村镇银行或多或少会受到国外村镇银行的影响。又因为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以及经济条件等各个方面的不同,国内外肯定有所不同,那么村镇银行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也就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村镇银行作为商业金融机构的一种,按照道理来说,村镇银行追求盈利是一定的,也是最终目的。但村镇银行要在短期内追求盈利是不现实的,只能说有的业务先追求盈利。如果单纯地要盈利,村镇银行根本不用进入农村地区,索性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在沿海地区、甚至上海就行了。但也正是这个原因,较低的盈利性影响了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对村镇银行的投资兴趣,就目前来看,大多数的国有商业银行并没有直接控股或是间接控股村镇银行。这点也是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重要原因。
最后,因为中国广大人民的特有观念,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同样的产品品质下,中国的消费者一般都会选择知名度比较大的。而村镇银行作为新兴产业,它的知名度远远比不上老牌的商业银行,即使在已经开办村镇银行的很多地区,很多当地居民也不知道何谓村镇银行,更别说没有村镇银行的地区。如此低的企业知名度是不可能促进村镇银行的进一步发展的。
以上是村镇银行产生如此多问题的根本原因,而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根本入手,在下文中我们将进一步提出建议。
四、结论与对策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村镇银行虽然存在着种种表现出来的或是隐藏起来的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村镇银行的发展自其设立以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尽管三类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即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均被寄予厚望,但却并未显示出齐头并进的势头,而是形成了村镇银行一枝独秀。包括了中国农业银行和汇丰银行等国内或是国外的千亿级的金融机构的加大投入,以及更为重要的中国农村这个广大的潜力市场,决定了村镇银行这个朝阳产业必将有着美好的前景。但是光有前景还不够的,还应该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第一,当前农村地区金融失血,瓶颈就在于抵押和担保。因此,村镇银行放贷,不能拘泥于死的抵押物,而是立足于对项目,经验者和市场的考察,在做“钱生意”时候要动脑筋,简化手续,创新抵押,提高效率,丰富贷款品种。
第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村镇银行的公信度。对于初创阶段的村镇银行在影响力和实力方面实在无法与现有的国资或者外资银行相比,那么有关部门应该给予政策倾斜:首先,人民银行应该给予一定的支农再贷款优惠,扩大其资金实力。其次,银监会应该适当放松对其利率管制,以适应农村资金具体情况。最后,国家应给予政策优惠,如以前在招商引资中使用过的三免五减。
第三,存贷两方面开展农业保险,加强银保合作。目前村镇银行在存款方面已实施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在贷款方面村镇银行应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充分发挥村镇银行利率和保险费率的杠杆作用,开展贷款担保机制,探索分散农业风险和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的新模式。同时积极开展农业政策型保险,在给予农民报费,保险公司运营费用财政补贴的同时,由地方政府主导构建农户,村镇银行以及保险公司的联保,合理分散农业风险,确保村镇银行农业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期间国家想着力解决民生和民富问题,而关键就在于农村的发展如何,如何使广大农村人民致富更是重中之重,而农村金融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力途径,因此我们要加大在这方面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周辰.从贷款创新看村镇银行的发展[J].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9(11).
2、黄达.金融学精编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丁霞.农村保险市场创新发展探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9).
*本文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代码:10BJY058。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33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