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知识探索视角的中国企业逆向对外直接投资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韦 瑞

  摘要:文章通过知识探索的视角,对中国企业逆向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企业逆向对外直接投资的最主要动因在于寻求战略资产――知识,并以TCL集团的OFDI进程为对象,从知识探索的角度分析了寻求战略资产――知识的中国企业逆向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关键词:中国企业;逆向对外直接投资;知识探索视角;知识寻求
  
  一、中国企业的逆向OFDI行为
  根据中国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外汇管理局共同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OFDI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中国OFDI净额559.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1%。2002-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为65.7%。截至2008年底,中国8500家境内投资者设立OFDI企业12000家,分布在全球174个国家(地区),OFDI累计净额1839.7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OFDI步伐迅速加快,许多行业领先企业甚至直接将目光瞄准发达国家市场,采取海外投资建厂、跨国并购、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等方式开展跨国经营,其战略意图却显露无遗。这些企业包括海尔、联想、华为、TCL、中兴、格兰仕、长虹等。本文以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逆向OFDI进程为例,对其逆向投资进程展开分析,以为后续的理论分析提供基础。
  二、文献综述
  海默(1960)开创性地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垄断理论应用于分析跨国公司OFDI问题,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他认为跨国公司的市场是不完全的市场,一个企业OFDI是因为它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拥有垄断优势,而且这一优势足以抵消在海外运营时所必须承担的附加成本。弗农(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新产品从上市起要经历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随着新产品依次经历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对应的投资区位也依次从最发达国家向较发达国家,再到欠发达国家转移。巴克利和卡森(1976)提出市场内部化理论。与垄断优势理论不同,内部化理论把市场的不完善归结为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内部化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企业需要创造一个内部市场来转移知识,以克服通过市场来交易知识的交易成本。邓宁(1977)吸收区位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和内部化理论,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企业要进行国际投资要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个基本要素。这标志着国际直接投资主流理论的形成。从国际投资的实践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投资发展的轨迹基本符合这样的趋势。因此,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重视,至今在国际投资理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现有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以威尔斯(Wells)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和拉尔(Lall)的技术地方化理论为代表。他们都强调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具有的竞争优势不是绝对优势而是相对优势: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拥有更加适合当地市场条件的生产技术,因而在同类型发展中国家市场具有竞争优势;相对于欠发达国家,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有相对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具备了竞争优势。
  三、从知识探索(knowledge-exploration)的角度研究中国企业的逆向OFDI
  一般来说,研究跨国投资领域主要有两种不同但互补的视角:知识利用视角(knowledge-exploitation)和知识探索视角(knowledge-exploration)。从知识利用的视角来看,OFDI可以看成是一个公司所有资产的转移。从知识探索的视角来看,OFDI则可视为获得东道国战略资产(如技术、市场、管理经验)的一种手段。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逆向OFDI不仅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拥有企业特定优势(firmspecificadvantage),而且因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想要寻求发达国家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而这些知识和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特定市场是不具备的。
  一个企业的OFDI的区位选择主要由两方面的要素所影响:企业的OFDI动机和企业的OFDI能力。跨国公司进行OFDI,不仅在于利用现有资源,而且在于发展企业特定优势,获得东道国的战略资产。一个企业的特定优势不仅来源于现有资产的拥有,更来源于获取东道国拥有而母国所不具备的互补性资产。基于这一视角,企业逆向OFDI更多是由获取特定知识所决定的。对于中国那些想要通过OFDI建立特定优势的企业,自然会有逆向投资获取发达国家具备而中国不具备的知识的动机。
  四、TCL逆向OFDI进程。
  (一)初期对新兴市场国家的OFDI
  越南是TCL集团以在海外设立自营机构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一站。投资不大、运营成本低、风险小、与中国接壤、市场规模接近TCL国际化的主流目标市场,决定了TCL于1999年在越南进行投资。TCL产品比较高的性价比赢得了越南市场,企业历经一年半就开始盈利。
  TCL集团于2003年成立俄罗斯分公司,其后两年在莫斯科、加里宁格勒和远东地区以及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等地建起了6个生产基地。目前集团在俄拥有200多家合作伙伴和1000多个营销网点。
  截至2004年底,TCL彩电已经基本进入新兴市场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成立正式的海外运营机构14个。目前TCL已经在越南、新加坡、菲律宾、印尼等多个国家成为当地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彩电品牌。
  (二)积累一定经验后对发达国家的逆向OFDI
  2002年,TCL集团以820万欧元收购德国“百年老店”施耐德公司,成立了新的德国施耐德电子有限公司。根据双方协议,收购施耐德的生产设施、存货及多个品牌,其中包括施耐德(SCHNEIDER)及DUAL等著名品牌的商标权益;同时协议租用位于Tuerkheim的生产设施建立其位于欧洲的生产基地。
  2003年,TCL与法国汤姆逊公司签订协议草案,重组双方的彩电业务,组建全球最大的彩电供应企业TCL汤姆逊电子公司(TTE)。这是中国家电企业首次重组世界500强公司的主流业务。
  2005年8月,TCL多媒体科技日前发布公告称,已与美国GoVideo公司签署协议,以1000万美元收购后者20个商标和24个专利。
  五、TCL逆向OFDI的进程分析
  (一)TCL逆向OFDI的区位分析
  在TCL的国际化过程中,与华为、联想等国内其他进行逆向投资的企业一样,TCL采用的是先易后难式,属农村包围城市战略。TCL先从与中国文化背景相同或相近的东南亚国家入手,从自己产品占有相对优势的越南,菲律宾等国市场开始,占领市场,树立品牌,积累丰富的国际化经验,储备足够的国际化人才,熟悉国际化规则,然后再有步骤有计划地向发达国家市场扩张,规避企业风险。
  TCL的OFDI是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国际市场的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才实施逆向投资的,这也符合阶段化模型所谓的“先易后难,逐步升级”的思路。在逆向投资阶段表现出明显的“由近及远”选择目标市场的特征,即首先将与母国临近的国家作为目标市场,等适应了当地市场之后,在选择距离母国不管是地理距离还是心理距离都比较远的欧美等发达国家进行逆向投资。值得注意的是,TCL为了规避贸易壁垒,降低风险,在对欧美等国进行多选用兼并的方式逆向投资。
  (二)TCL逆向OFDI的动机分析
  究竟是什么原因驱使着像TCL这样一批中国企业,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顺向投资之后,选择对发达国家进行逆向直接投资呢?根据邓宁对企业国际化动机的分类,企业的国际化行为有以下四种动机:资源寻求、市场寻求、效率寻求和战略资产寻求。

  发展战略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区位选择和决策。区位优势往往与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动因紧密相关(邓宁,1993、1998),而且区位影响因素随着时间发生了改变。UNCTAD(1998)也分析了不同动因下的OFDI区位因素。虽然获取利润是企业进行OFDI的最根本动机,但在具体进行区位选择时,企业却有许多直接动机:获取廉价劳动力、绕过壁垒和占领市场、强化核心能力等。
  就TCL的OFDI来看,在其初期顺向投资阶段,依然是以寻求市场为主要动机的OFDI。在动机方面,获得广阔的东南亚、俄罗斯等市场,利用越南、缅甸等廉价的劳动力成本等原因成为TCLOFDI的直接动因;在能力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TCL对发展中国家的顺向投资往往带有明显的嵌入性和情境依赖性,相对于东道国,TCL在技术上则又占有了一定的优势,拥有此种企业特定优势的TCL很快在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成功。
  当TCL进入了逆向对外投资阶段,根据知识探索的视角,TCL所寻求的已经不仅仅是市场了;此时的TCL则是从公司长期经营发展战略出发,为了寻求战略性资产――知识,而进行的对发达国家的OFDI。这种逆向投资主要关注的可能不是短期绩效,而是长期的战略利益,如获取技术、信息、销售渠道和经营管理技能等。如果说,中国企业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主要是为了利用自己的竞争优势的话,那么,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则是为了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从知识探索的角度来看,像TCL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并非一定要具有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一样的垄断优势才能进行跨越国界的逆向投资行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的OFDI不仅是利用优势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不断探索、寻求知识、竞争优势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型竞争条件下,OFDI不再以垄断优势为先决条件,如TCL这样拥有局部竞争优势的后发企业可以通过OFDI的方式获得知识,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中国企业的局部竞争优势是在与跨国公司的直接竞争中形成的。这些优势使TCL等一批中国企业在技术相对成熟的行业逐步取得相对有利的竞争地位。这为中国企业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或整合西方跨国公司的弱势业务提供了可能。中国企业在竞争中逐渐形成了以质量控制、低成本制造和针对中国市场的以本土营销为核心的局部竞争优势。
  但是如果中国企业一味顺向投资,那么一个重大隐患是中国企业可能会被锁定在全球产业分工的低附加值环节,并长期处于产业核心活动的外围。在与西方跨国公司的正面竞争中,中国企业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核心竞争能力的极端重要性。
  战略性资产――知识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特定行业的知识的生产嵌入到当地特定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制度的情景之中,具有很强的情境依赖性(ContentEmbeddedness)和集聚性。由于发达国家技术人才集中,支持性基础设施完善,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很高的生产效率,这为研究开发活动和新技术的产生及应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世界范围内绝大部分新技术和新发明都集中在发达国家。而知识的传播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尤其是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发展中国家企业通过OFDI嵌入到发达国家的特定区域才能吸收和消化当地的知识与技术。
  通过当地建厂、设立技术监听站和跨国并购,利用战略性资产具有外部性的特点获得一部分战略性资产,在发达国家建立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与当地供应商和销售渠道建立联系,这已经成为中国企业OFDI的重要动机。
  参考文献:
  1、L.T.Wells.Third World Multinationals[M].Cambridge,Massachusetts: MIT Press,1983.
  2、S.Lall.The new Multinational[M].Chichester:John Wiley and Sons,1983.
  3、Shige Makino, Chung-Ming Lau, Rhy-Song Yeh.Asset-exploitation versus asset-seeking[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2(33).
  4、张娟.中国企业OFDI的区位选择研究――基于价值链的视角[D].复旦大学,2007.
  5、连玮佳.海尔、TCL、格兰仕国际化模式比较[J].经济导刊,2006(1-2).
  6、吴先明,糜军.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逆向投资与自主创新能力[J].经济管理,2009(4).
  7、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外汇管理局.2008年度中国OFDI统计公报[R].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37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