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小学生批评教育策略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俊海

  摘要:如何有效地实施批评教育一直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难题,文章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道德发展、体罚、心罚等角度来阐述批评教育的有效实施方法。
  关键词:中小学生;批评教育;策略
  
  教育部在2009年8月份所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可是,如何才能适当地把握“适当方式”这个度,把这把“尚方宝剑”利用好,达到我们所希望的“批评”之目的呢?这是众多基础教育领域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一个很大的困惑,笔者就这一问题,做简单探讨。
  一、关注学生们的心理需求和道德发展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认为:某种低级层次需要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很可能影响其对更高层次需要的追求。除此之外,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又称之为他律道德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界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评判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是主观动机。因此,依据以上两位心理学家的理论,我们在批评教育学生时,或许应该这样做:
  (一)保护好学生们的自尊和尊严
  教育学生,要把他们当作人来看待,得到尊重是每一个正常人的需要。当今社会,有很多人因为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而感到耻辱,从而导致自杀或者其他严重的社会危害。因此,保护好我们学生的自尊心,一方面会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会减少社会危害。
  (二)更多地关注不良行为的动机和过程
  如果学生做某件事的动机是好的,过程和方法也是得当的,但是出了一点意外,从而导致不好的结果,那我们该不该在没有调查清楚的情况下,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学生进行批评呢?如果批评了,后果不想而知,也许学生乖乖认错了,也许这会给学生树立了一种不要“轻举妄动”的“榜样”,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老师的一点点教学成就感,但是这种结果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乖乖男”、“乖乖女”们也许不会反驳我们,但是我们这样的批评,是不是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来自同学和伙伴的压力,甚至家长的语言暴力或身体上的暴力,从而会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一段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阻碍其健康的发展呢?试想:如果我们不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不计较过程和动机,是不是有可能会扼杀一个又一个“爱迪生”呢?
  二、不要体罚学生
  中外许多教育家对体罚都有过论述。世界上第一位提出反对体罚学生的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对待学生应该和蔼而不放纵,严峻而不冷酷,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严禁对学生施以体罚”。17世纪教育家洛克在谈到道德教育时提出:“重视养成的儿童羞耻心,而不可采用体罚。”也许体罚学生会对其他学生起到一种“打一儆百”的效果,使他们不会轻易触犯学校的“金科玉律”,达到某种教导目的。但是也不乏一些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积极分子”,他们由于叛逆心理的作用,敢做其他学生不敢做的,甚至公开向学校挑战,以至于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体罚不仅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创伤。这种伤害,对学生尤其是处于儿童时期的学生来说,造成的影响非常深刻,“副作用”也极大,甚至会逼迫学生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给社会造成负担和危害。因此,在教育中我们要禁止对学生进行体罚,而是应该用温暖的循循善诱的教育取代冰冷的“教鞭”。
  三、不要心罚学生
  (一)心罚的概念
  所谓心罚是一种用语言、神态等非肢体方式对学生心理进行的一种惩罚。
  (二)不要让学生把心罚带回家
  有些老师自身素质不足,不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为了省事和省心,干脆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家长。苏霍姆林斯基在《公民的诞生》中这样写道:“教师在学生手册里写上‘你们的孩子不想学习,请采取措施,这实质上就是教师把一根鞭子放在学生的书包里,而父亲就用这根鞭子来抽打自己的的儿子。”在这段话里面,苏霍姆林斯基就是要告诉我们:在学生犯错误时,我们不能采取这种不管不问式的心罚,不要把我们教师的功课拿给孩子们的家长去做,因为这种心罚会导致更严重的体罚,因为教育学生是我们老师的职责,若没有做到,那我们应该感到愧疚;如果做到了,也不必沾沾自喜,因为这是教师应该做的,做到了也很正常。
  (三)请注意我们无意的评价
  孩子们容易形成一种盲目的“攀比”,而且他们心理细腻,老师们一句无意的否定,也许会给孩子们以沉重的打击,在同学之间,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久而久之,这种心理也许会畸形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我们要多给学生们积极的正面的评价,以帮助他们养成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
  四、不要对学生急躁
  (一)学会倾听,获得问题之“症结”
  现在有的老师性子太急躁,没有耐心听完学生们的心声;有的老师没有一种很好的倾听能力和习惯,即便听完了,却不能真实地体谅学生的想法,在这两种情况下,最终的结果便是:凭借以往的经验,妄下断言,草率地作出决定,从而对学生进行批评。也许学生做的确实不对或不恰当,但是认真地耐心地倾听别人,也是老师应具备的一种起码的素质,也是尊重学生的体现。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经验主义的错误,要本着实事求是和谦卑的态度和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才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帮助孩子们茁壮地成长。
  (二)给学生反省和改过的时间和空间
  如果学生做了错事,请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我反思,自我纠正,老师不要急着去指出他们的错误,并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要善于运用卢梭的“自然后果法”,不要打骂、责罚、说教来告诉孩子不应该做某件事,而是通过自然后果的呈现来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当他们感到由于自己的过失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不便时,定会“反求诸己”,从而主动认错或者承担由于某种错误而造成的后果。在学生确实没有意识到错误时,或者仅仅依靠自己不可能意识到时,我们一定要做好批评教育的“产婆术”,循循善诱地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地改正,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批评教育。
  五、批评教育模式不要单一
  孔子在教学中讲就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问同样的问题,而用不同的答案来回答。因此程颐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其实,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我们同样可以用到我们的批评教育正当中,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能对所有学生采用同样的批评方式,不能让学生有一种“又来了,还是老一套,听都听腻了”的感慨和心声。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批评教育模式,只有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我们的批评才能有效地进行,才能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
  六、不要片面看待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中写道:“要善于识别人身上的光明面和阴暗面。一个人在你看来不管多么不可救药,你也要善于在他身上看到善良点、光荣点。什么叫尊重人?尊重人就是相信人身上有着善良的因素。”另外,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作为老师,一定要擦亮眼睛,多看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不能因为学生做了一件或几件错事就把学生一棒子打死。“你不行!这辈子肯定没啥出息……”,这样的话不应该出自我们教师之口。孟子说,每个人都有四种善端,因此我们老师要相信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在这个基础之上,对他们的错误行为进行启发诱导,帮助他们快乐地成长。
  总之,探讨合适的教育方法,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不懈的追求。批评教育也是如此,什么样的批评教育才是有效而恰当的,问题本身也许就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只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一种“应然”状态吧。
  参考文献:
  1、蔡汀.走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张斌贤,王晨.外国教育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43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