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山西可持续发展测度与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陶新

  摘要:文章基于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思想,提出了适合于中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并对山西省2000-2007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两型”社会;可持续发展;山西
  
  一、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测度模型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更全面、更协调、更可持续地发展,更科学、更有效、更高质量地消费,“两型”社会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本文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思想,兼顾中部区域发展系统的特性和现有的数据基础,参考已有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出符合区情的中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为了评价各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首先要确定每个评价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即要求出每个评价因素的权重之比,然后求出子目标B层的单层排序权值向量W,以及因素层各因素u1,u2,…,u27对于Bj的单层排序权值Wj(j=1,2,3,4,5)。
  将评估指标体系和各指标因素相对重要性两两比较表分发给15位专家,他们分别来自于从事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高级科研人员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高级官员,请他们填表,然后按照《融资租赁合同风险评估的模型和算法》的算法将结果进行量化处理,计算加权平均值得到rij的值,从而得到模糊判断矩阵R =(rij)m×m,最后求得子目标层B层的单层排序权值向量:
  W=(0.270,0.200,0.195,0.155,0.180)
  以及指标因素层各因素对于Bj的单层排序权值向量Wj(j=1,2,3,4,5)。
  W1=(0.30,0.25,0.25,0.20),W2=(0.198,0.166,0.174,0.170,0.146,0.146),W3=(0.243,0.183,0.178,0.198,0.198),W4=(0.19,0.166,0.14,0.17,0.174,0.16),W5=(0.269,0.174,0.184,0.164,0.209)。
  
  二、数据的处理
  
  为了在综合上进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动态对比和区域间的对比,深入刻画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本质特征,本文利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来代替传统的无量纲化方法将原始数据标准化。
  对于正指标采用半升梯形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标准化化:
  dij= ①
  对于逆指标采用半降梯形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标准化化:
  dij= ②
  其中,xij为全国第i省(市)的第j个指标值(i=1,…,31;j=1,2,…,26),其数值可从统计年鉴得到;Mj和mj分别表示同一时期全国各省市统一指标(第j个指标)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dij为第i省(市)的第j个指标的隶属度,其值介于0与1之间。这样就得到了第i个省(市)可持续发展的模糊评判矩阵Dik=(dij)m×1,其中k=1,2,3,4,5是子目标层的数目,m为指标因素层因素数目。
  因此,第i省(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为:
  Ai=W。Di=W。(W1。Di1,W2。Di2,W3。Di3,W4。Di4,W5。Di5)T③
  其中,算子“。”取普通矩阵乘法。
  这里将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分为4级,指标区域分为优良、较好、一般、较差4个区域,分别代表可持续发展能力由强变弱的状况,参照国内外的一般标准,制定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分级标准如表2所示。
  对山西2000-2007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将相关的统计数据(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及利用无量纲化公式①和②标准化后,运用模型③,编写Mathlab程序从2000年开始进行时序分析,运算的有关结果见表3。
  
  三、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分析
  
  从表3数值来看,2000-2007年山西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一直于Ⅳ级标准的较差水平。计算表明山西可持续发展能力一直位于中部地区的末位。其主要原因是: 2000-2007年的8年期间,山西的人力资本支持能力和发展能力一直处于较差水平,而且离Ⅳ级标准的临界值0.25很远;这期间社会协调能力虽然一直处于Ⅲ级标准的一般水平,其标准值在0.42左右波动,没有很大的提高。
  第一,生存能力分析。山西人均耕地面积从2000年的0.3980公顷逐年下降到2007年的0.3569公顷,虽然人均耕地面积处于Ⅲ级标准的一般水平,但耕地面积产出指数位于中部地区的末位。耕地面积产出指数和人均水资源在2000-2007年一直处于Ⅳ级标准的较差水平。因此,要提高山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对人与土地资源和水平资源的矛盾给与高度的关注,治理好境内的河流与湖泊,并努力改善水利设施,发展高效农业,提高耕地的产出。
  第二,发展能力分析。发展能力是山西可持续发展能力各子目标中较弱的一项,衡量发展能力的5个指标的标准值2000-2007年都一直处于Ⅳ级标准的较差水平,其中又以进出口总额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较低,这表明山西经济的对外吸引力较弱,创新能力不足。
  第三,环境支持能力分析。除了2001年处于Ⅲ级标准的一般水平,其余年份都处于Ⅱ级标准的较好水平。但是也应该看到,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在2000-2007年各年份里都处于Ⅳ级标准的较差水平,其中2002年的利用率在全国范围内来说是最低的,虽然从此开始在逐年上升,但形势依然严峻。
  第四,社会协调能力分析。社会协调能力是山西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优势所在,2000-2007年一直处于Ⅲ级标准的一般水平。但应注意到城乡收入比2000-2007年,却是从Ⅰ级标准的优良水平逐年下降到Ⅱ级标准的较好水平,表明山西城乡差别相对较小但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人均收入和社会保障覆盖率这两个指标却一直处于Ⅳ级标准的较差水平,这表明要提高山西人民的生活水平还要做出很大的努力。
  第五,人力资本支持能力分析。人力资本是制约山西可持续发展的瓶颈。2000-2007年,山西人力资本支持能力的各项指标都处于Ⅳ级标准的较差水平,要增强山西的人力资本支持能力就必须增加科技与教育的投资,加快科技创新与应用的步伐。
  
  四、对策建议
  
  第一,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既要重视基础教育,也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中的科技含量,发展绿色农业。
  第二,在发展传统煤炭产业的同时,大力培育新型主导产业。以科技为先导,以生态农业示范项目建设为重点,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提高耕地产出。
  第三,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以保护和改善生态为重点,统筹解决水资源问题;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预防监督,同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避免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科学出版社,2006.
  2、Colvile R N,Kaur S,BritterR,etal.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transport systems and human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4.
  3、刘剑平.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重塑[J].水土保持通报,2007(5).
  4、郝永红等.山西省可持续发展的灰色综合评估[J].经济地理,2004(1).
  5、张陶新.融资租赁合同风险评估的模型和算法[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3)
  *本文属资助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编号:06C088)。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发展规划处。作者为研究员)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52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