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亚楠 钟映竑 李 燕
摘要:针对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难以评价的问题,文章结合供应链特点分析了影响知识共享绩效的主要因素,初步建立了一套包括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知识拥有与运用能力、知识共享能力等几个方面的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评价了各指标因素对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模糊层次分析;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评价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链结构,其主要功能是完成由客户需求到提供产品的整个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逐渐进入一个以知识为主导的时代,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而知识共享是供应链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供应链成员间良好的知识共享可以为成员获取外部知识提供保证,也有利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知识水平和决策水平,实现供应链整体最优。
找出影响供应链成员知识共享绩效的主要因素,评价知识共享绩效,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激励措施,对促进供应链企业知识交流与合作进而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知识管理绩效和知识共享绩效方面的研究已经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其研究成果各具特色,对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当前大多数企业还缺乏供应链知识共享的经验,这些因素使得相关方面的绩效评价往往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因此本文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建立一套适合供应链知识共享特点的多层次指标体系,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利用具体数据对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进行评价,给出综合评价过程及影响因素的排序并提出一些建议。该方法适用于被评价对象的性能无法具体量化、指标权重不容易判断的多层次指标模糊评价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一、模糊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于20世纪中期提出。该方法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基本原理是把一个复杂问题中的各个指标通过划分相互之间的关系使其分解为若干个有序递阶层次,使决策问题通过简单的两两比较形式导出。AHP的关键环节是建立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AHP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判断矩阵的给出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困难,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与人们思维的一致性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考虑到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模糊性,Laarhoven等提出了AHP的推广模型,用模糊集取代判断矩阵中的数,进而求得各元素的模糊权重,为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HP)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FAHP借助AHP的分层细化思想,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模糊一致关系和模糊一致矩阵而建立,使决策模型与人们的思维习惯相一致,在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时更为容易。
二、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供应链知识共享的绩效评价是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即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遵循全面系统性原则、突出重点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等。对供应链成员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的努力程度进行评价的过程。然而影响供应链知识共享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使得供应链知识共享的评价工作变得非常复杂,在进行评价时必须全面衡量各种因素,合理确定评价准则,找出影响供应链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进行绩效评价。
结合上述原则,总结国内外已有的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并综合考虑供应链企业的特点,本文从供应链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知识拥有与运用能力、知识管理平台先进性、知识获取的动机与能力、知识共享能力5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供应链企业知识共享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二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设计既考虑到影响知识共享的显性指标,如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企业知识管理平台先进性等方面,也挖掘出内在的影响企业供应链知识共享的因素,如知识拥有与运用能力、知识共享能力等方面。
一级指标的具体含义如下:供应链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A――企业要实现知识共享必须先认识到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并以实际行动对知识管理重视起来,它的二级指标包括CKO的职位与知识管理部门的设立A1、知识管理的预算支出占公司利润的比A2、员工培训率及相关费用A3、知识管理与公司发展战略的结合程度A4等方面;知识拥有与运用能力B――企业间或内部成员间进行知识共享首先要有知识的来源与分享对象,知识存量的多少、能否充分利用已有知识是有效进行知识共享的基础,它的二级指标包括技术成果拥有量B1、知识员工比例B2、知识员工保持率B3、知识创新能力B4等方面;知识管理平台先进性C――提供有效的知识管理平台是实现知识共享的前提,它的二级指标包括网络资源的便利性C1、信息系统的先进性及安全保障能力C2、成员间信息传递的效率与畅通水平C3、与外界环境信息传递的效率与畅通水平C4等方面;知识获取的动机与能力D――供应链企业都有充分有效利用共有资源、增进合作的目的,才能有效进行知识共享,共享的程度与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成正比例关系,它的二级指标包括组织成员交流与学习的水平D1、与顾客互动水平D2、知识发现能力D3、知识修正与吸收能力D4等方面;知识共享能力E,有了知识来源,如何有效获取所需知识,充分共享团队提供的知识是企业基本功的表现,它的二级指标包括学习型组织成熟度E1、激励机制的完善水平E2、成员间的文化相容性E3、成员间战略目标的一致性E4等方面。
三、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的综合评价过程
(一)构造评价指标集
因素集是以被评价对象的各种指标为元素组成的集合,结合前面所述可知,供应链企业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的指标分为两级,第一级指标集X={A,B,C,D,E}={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知识拥有与运用能力,知识管理平台先进性,知识获取的动机与能力,知识共享能力},第二级指标从属于第一级指标,其指标集分别为:A={A1,A2,A3,A4},B={B1,B2,B3,B4},E={E1,E2}。
(二)确定评语集
评语集是专家对评价指标可能做出的各种评判结果的集合。专家们根据实际情况及自身经验对各项具体指标定位,进行等级评定。本文结合前述的评价指标,按评价指标对供应链企业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程度将评定等级分为4个等级,记为:V={V1,V2,V3,V4}={很大,较大,一般,较小}。
(三)获取评价数据
先从定性的模糊选择入手,然后通过模糊变换算法进行运算获取评价数据。本文的原始数据来源于蒋国瑞、李阳的《应用AHP法确定咨询公司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权重》。本文其中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结合前述5个指标,按所建立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计算。具体数据如下:
一级指标的权重行向量W=(0.05852,0.25992,0.09620,0.42724,0.15812)。
各一级指标对应的二级指标权重向量分别为:供应链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权重向量A=(0.40109,0.29209,0.20654,
0.10028)。
知识拥有与运用能力权重向量B=(0.18160,0.44938,0.08935,0.27967)。
知识管理平台先进性权重向量C=(0.07284,0.12249,0.50462,0.30005)。
知识获取的动机与能力权重向量D=(0.49613,0.06438,0.27561,0.16388)。
知识共享能力权重向量E=(0.32840,0.40095,0.07539,0.19526)。
各二级指标对应的评价矩阵如下:
R1=0.6 0.3 0.1 0.00.3 0.4 0.2 0.10.4 0.4 0.1 0.10.3 0.2 0.4 0.1,R1=0.60 0.20 0.10 0.100.50 0.30 0.20 0.000.40 0.30 0.20 0.100.40 0.40 0.10 0.10
R1=0.40 0.30 0.30 0.000.20 0.30 0.40 0.100.20 0.20 0.50 0.100.30 0.30 0.20 0.20,R1=0.60 0.20 0.20 0.000.60 0.30 0.10 0.000.50 0.30 0.10 0.100.40 0.40 0.20 0.00
R5=0.30 0.40 0.20 0.100.40 0.30 0.20 0.100.30 0.40 0.10 0.200.20 0.30 0.30 0.20
(四)对各指标进行模糊评价,获得综合模糊评价集
对于供应链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权重向量A=(0.40109,0.29209,0.20654,
0.10028)。
评价矩阵:
R1=0.60.300.10.00.30.40.20.10.40.40.10.10.30.20.40.1
则此指标的综合评价模糊模型:
S1=A・R1
=0.440981,0.339835,0.159293,0.059891)
对于余下4个指标,其权重向量和评价矩阵不再一一列出。同理可计算得:
知识拥有与运用能力的综合评价模糊模型:
S2=B・R2=(0.481258,0.309807,0.153873,
0.055062)
知识管理平台先进性的综合评价模糊模型:
S3=C・R3=(0.244573,0.249538,0.383168,
0.122721)
知识获取的动机与能力的综合评价模糊模型:
S4=D・R4=(0.539663,0.266775,0.166001,
0.027561)
知识共享能力的综合评价模糊模型:
S5=E・R5=(0.320569,0.340379,0.211987,
0.127065)
对于该供应链企业知识共享绩效的综合评价,各一级指标的权重行向量为:
W=(0.05852,0.25992,0.09620,0.42724,
0.15812)
评价矩阵
R=S1S1S1S1S1=0.440981 0.339835 0.159293 0.0598910.481258 0.309807 0.153873 0.0550620.244573 0.249538 0.383168 0.1227210.539663 0.266775 0.166001 0.0275610.320569 0.340379 0.211987 0.127065
经计算得该供应链企业知识共享绩效的综合评价模糊模型:
S=W・R=(0.455677,0.292215,0.190619,
0.061489)
(五)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判断结果
由于每个单项指标的权重都是相对数,所以单项指标及综合指标的评价集合元素相加等于1。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选择综合权重最大的0.455677,据此可推断,评定等级为V1,即前述的5个指标对该供应链企业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程度很大。同时根据各一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模糊模型的结果可以判断,供应链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知识拥有与运用能力和知识获取的动机与能力对企业知识共享绩效影响很大(评定等级均为V1,最大权重分别为0.440981,0.481258,0.539663),知识共享能力对其有较大影响,知识管理平台的先进性对企业知识共享的影响程度不大。这和现实情况是相符的。因此,在保证知识管理平台先进性的基础上,供应链企业应重视推进实施知识管理,努力提高组织内知识员工比例及员工素质,强调组织学习,鼓励员工加强内外部交流、学习与创新,促进供应链企业间加强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共享。
四、结束语
有效评价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对合理制定激励方案、提高供应链知识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影响因素进行评价,通过实例建模计算,给出评价指标影响程度的排序,评价结果与现实情况相符,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这些影响因素的确定为供应链企业如何促进知识共享指明了方向。另外,本文用该方法主要解决的是一个二级指标评价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该方法对于多级指标评价问题同样有效。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王道平,许有志.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软科学,2008(12).
3、王君,樊治平.组织知识管理绩效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2004(2).
4、安中涛,安世虎.个体知识共享绩效评估参考模型[J].情报科学,2006(3).
5、蒋国瑞,李阳.应用AHP法确定咨询公司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权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7).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54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