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的分析与解决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胤 罗 标

  大学生心理问题引起社会和学校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家都在寻找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钥匙,寻求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具体方法已有不少,比如宣泄法、音乐疗法、沟通与交流、合理化作用(“酸葡萄心理疗法”)等等。所有这些对于缓解当时心理异常是有作用的。但这些方法的采用,常常是从心理异常的表面现象出发,没有挖掘产生心理异常的关键因素,不是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而采取措施。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
  
  一、分析和治疗心理异常的三种模式
  
  (一)医学模式(或生物学模式)
  凡是用躯体因素,即生理学因素来解释各种心理异常以及主要表现为心理异常的各种精神疾病,同时着重于采取生理学方法来进行治疗的模式称为医学模式或生物学模式。
  医学模式认为心理异常或精神病的原因里,起决定作用的是生物学因素,尤其是遗传起关键作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匹林最早、最系统、最有成效地探讨了精神病成因,成为解释和治疗心理异常医学模式的奠基人。
  心理异常和精神病医学模式具有重大功绩。人类第一次在整个医学科学的基础上明确了心理上(精神上)的疾病同其他躯体疾病一样也是一种疾病,都有生物学上的原因,这有助于人们对心理异常的实质及其成因的了解,对于人类有效地减轻和控制各种精神疾病,维护人们的心理健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至今仍有实用价值。现今的精神病院,大多仍然采取的是医学模式,如给病人吃药(化学药物治疗),以及躯体治疗方法――外科手术、电休克、吸入二氧化碳、人工冬眠(降温)等。特别是控制精神分裂症、躁狂性抑郁症等很有成效。但医学模式存在突出的缺陷,它只把人作为生物有机体来看待,而没有看到人同时又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成员,有着十分复杂丰富的主观情感世界,同时受到社会生活的种种制约,忽视了人的整体性。在实际上,许多心理异常问题并找不到生物学意义的原因。
  (二)社会模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社会模式认为,心理异常的原因主要是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是社会-文化生活的产物。引起心理异常的主要的社会-文化因素包括重大的社会变动,都市化,社会阶级、阶层的差别(贫富差别,不公平,不公正等)等等。
  社会模式还认为,心理异常并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的病态的反映;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应当从只注重病人本身因素转移到注重社会因素面去。
  社会模式认为,对心理异常(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凡是偏离社会-文化规范和准则的,不是犯罪就是精神疾病;而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行为规范标准。
  这种模式提供了新的角度去对心理异常进行解释,并提供了新的治疗措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很多地方仍然有片面性。例如,同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为什么有的人会出现心理异常,有的人却一切正常呢?只能从个体心理因素上去找原因。
  (三)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身健康与疾病的本质的认识得到不断地深入,包括对心理问题、精神疾病的认识,逐步地认识到应当从多维的角度来分析心理异常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逐步形成了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认为,人是生物-心理-社会三大因素密切联系的整体,任何心理异常现象的产生,都可能是这三大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当然它们各自所发挥的作用不会是均衡的,可能有时这个因素起主要作用,有时是另一个因素起主要作用。
  该模式认为,生物学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是心理学因素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也是心理和社会因素发生作用的物质承受者;心理学因素是在生物学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一旦产生,就会对生物学因素以深刻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文化因素是在生物学和心理学因素的共同基础上发挥作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心理学因素,间接影响和制约生物学因素。
  在生物学因素中,强调遗传及体质、体型、神经类型、生理生化和免疫系统的特征;在心理学因素中,强调个体当时的主观心理状态、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经验积累,尤其重视早期的和后来的生活经验及人格(个性)发展状况;在社会-文化因素中,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个体的影响,以及个体对这种影响的应激反应。个体能否做出合理的有效的适应性反应,主要取决于个体当时的心理状态及其所具有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和人格(个性)特征。
  依据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分析和对待心里异常现象,是很复杂、很困难的一件事请。但这种模式是科学的,
  是应当遵循的。因为这种模式避免了简单化和片面性。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在这里用“心理健康”一词,而没有用“心理异常”和“心理变态”,是因为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绝大多数是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发展问题,是在这么个年龄阶段很容易产生的心理矛盾、冲突和困扰,一般称之为“成长痛”。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一般不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当然,大学生中也出现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如自杀、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强迫症等,这是少数人。这里所说的心理健康,既包括了前者,也包括了后者。
  按照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进行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神经类型特征
  相对应的是心理学上的气质类型特征。巴甫洛夫根据人的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不同特点,把人的神经系统划分为四大类型,即强而均衡型、强而不均衡型、强而惰性型、弱型。心理学上相对应地把人的气质也划分为四大类型,即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神经类型属弱型和强而不均衡型的人,心理承受能力比一般人要差,即心理学意义上的气质分类中的抑郁质和胆汁质。抑郁质人的特点是孤僻、行动迟缓、沉默寡言、体验深刻、观察细微;胆汁质的人的特点是直爽、热情、精力旺盛、易冲动、心境变换剧烈。
  大学生中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人,从神经类型和气质特征看,主要是这两大类型的人。虽然心理问题出现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取决于神经类型特征,但在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时仍有重要意义。
  (二)早期经验
  早期经验是指幼年时期所接受的养育和教育方式及家庭状况给个体的直接影响。这种影响往往会积累下来影响着长大成人后的行为方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年生活在单亲家庭、破裂家庭中缺少关爱温暖的人;或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过分溺爱的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一般较弱。在大学生中我们经常遇到的发生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是这两种具有幼年经历的人,如果早期经历中缺少温暖关爱,则易孤僻、冷漠甚至敌视周围环境;如果早期经历中受到过分保护,则易自我为中心、自恋、不合群,情感上十分脆弱。
  (三)社会处境
  承受过大过多精神压力的人,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情感纠葛,以及在学习和生活中缺少支持性的环境等。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承受的压力太大,特别是经济上的压力、就业的压力、考研的压力、过级考试的压力等,给大学生心理形成很大的负担。
  (四)态度和行为方式
  主要是指人生态度和行为习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悲观主义者和完美主义者,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悲观主义者缺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缺少远大理想、志向的支持,失去青春活力,消极地认识和对待一切,很容易进入抑郁状态,严重者很容易产生空虚和厌世情绪。完美主义者往往过分苛求自己,同时苛求别人,当现实难以达到或不符合自己主观愿望时,往往会陷入内疚、自责、萎缩、退避的抑郁状态,严重的甚至产生罪恶感和厌世心理。

  (五)人格(个性)特征
  心理学上的人格即个性,它表现为个别差异,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个人独特的行为模式。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如果受到家庭、学校、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则可能出现人格发展缺陷(某方面过分发展,某方面发展不够等),严重的可能出现病态人格。许多心理异常表现本身,如偏执、冷漠、自私,缺乏同情心,缺乏自控力,缺少责任心,反社会行为等,都是人格异常的表现。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格(个性)结构存在严重缺陷的人,社会适应性低,心理健康水平低;在遭遇外部刺激时,常常会产生严重应激,形成心理问题。
  大学生中发生心理问题者,常常是一些人格有缺陷的人。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障碍主要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戏剧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和“回避型人格障碍”等。
  (六)当时心理状态
  当遭遇外部刺激时,每个人在心理上都会产生一定的反应,也就是这里所说的“当时心理状态”。如果是适应性的反应,仍然是正常的心理状态,不会发展为心理问题或心理异常。如果是严重应激,如冲动、恐惧、严重焦虑、抑郁等,“当时心理状态”不良,则会进一步走向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当时心理状态”如何,取决于个体的个性、特征、适应能力等。
  
  三、预防心理问题产生,增进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在分析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时,必须从多方面去查找原因;在采取应对措施时,必须整体地、综合地采取应对措施,应当从个体素质培养、改善环境等方面做好工作,增进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一)分析和认识自我,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这是增进心理健康的基础。如:我的气质是何类型;我的人格结构如何等,都需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认识。
  (二)有意识地加强气质修养
  气质是由先天的神经系统类型特征决定的,很难改变,但并非完全不可改变。在了解自身气质特征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加强气质修养,扬长避短,有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如弱型的、抑郁质的,就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尽可能多一点地与人沟通,活泼一些。
  (三)正确认识和对待过往生活经验
  过去积累下的生活经验,特别是急性生活经验,有的可能已经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了,成为心里问题产生的根源。需要在职业人员的帮助下加以分析。过往经验应该成为财富,而不应成为包袱。培养乐观向上的、豁达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四)完善个性结构
  克服个性中的自私、自我中心、固执、孤僻、过分张扬、自卑、懒惰等表现各型结构存在缺陷,是相当多的大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的原因。努力完善自身个性结构,是增进心理健康治本的方面。
  (五)及时沟通、咨询
  及时沟通、咨询,得到专家、老师、朋友、同学的指导和帮助。
  (六)改革和完善教育制度
  改进和创新教育方式和就业方式,使大学生生存、生活、学习、发展的环境得到改善,压力减轻一些。
  (七)建设温暖的、和谐的、支持型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
  同学、老师、亲友、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应当采取同情、关心、爱护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周围的人,特别是对生活中的弱者,需要更多一些理解,宽容和支持,不脱离正常的社会生活,得到周围人们的关爱和支持,这是所有心理问题者恢复心理健康认可接纳必不可少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伯源.变态的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许同海.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2).
  3、田蕊.刘伟.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若干因素[J].航海教育研究,1998(4).
  4、肖敏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0(4).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69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