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南通船舶修造及海洋服务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姚铁明 陈青

  【摘要】 随着江苏经济快速发展,南通船舶修造产业迅速崛起,已在我国船舶工业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世界船舶修造中心向亚洲转移,江苏沿海开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南通大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南通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打造船舶修造及海洋服务产业一体化品牌,向国际领先地位迈进。本文就此提出国际化发展战略。
  【关键词】 南通 船舶修造 海洋服务 产业国际化
  
  船舶修造是劳动、资金和技术密集于一体的综合性装备制造业,它是我国未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之一。江苏南通位于我国长江与黄海交汇处北侧,因其固守江、海航运便利之优势,历史传承就有一定的船舶工业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南通船舶修造产业迅速崛起,已在我国船舶工业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600多年前,因中国的古代造船技术比较领先,当时曾经是世界造船中心。后来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推进与发展,船舶制造材料从木质向钢铁的改变,世界造船中心也逐渐转移至欧美国家。二战后,由于欧洲劳动力成本较高以及远离热门航线等原因,世界造船业的发展重心又移向亚洲。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造船业得到了大发展,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七十年代后,韩国造船业飞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造船大国;九十年代后,日韩两国的造船产量已占到世界总量的65%左右;再加上中国、新加坡、印度等国的造船产量,亚洲地区已掌握世界船舶订货量的80%以上。另外,欧洲的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丹麦等国仍然具有一定的造船能力。
  一、中国船舶修造产业的崛起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造船业发展经历了两次飞跃。一是50年代引进苏联先进技术设备,初步奠定了现代船舶工业的基础;二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积极借鉴有益经验,在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中逐渐成长为国际性产业,后发优势强劲,现在我国的造船产量仅次于韩国。由于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国家已把船舶制造业列为支柱性发展产业。我国目前已有上百家大型船舶企业和科研机构,形成了布局合理、大中小企业并举,造船、修船、配套、海洋协调发展的完整产业体系。例如,中船重工拥有46个工业企业以及28个科研院所,包括渤海船舶重工、大连船舶重工、青岛北海船舶重工、山海关船舶重工、武昌造船厂和中国舰船研究院等在内,是最大的具有国资背景的船舶企业集团;中远川崎、中远船务、熔盛重工、南通远洋船务等大型企业均落户南通,是合资船厂、民营船厂、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船舶修造及配套企业群体,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发展船舶工业基地。在世界造船企业排名中,外高桥造船公司、大连船舶重工、江南长兴在前10名以内,有5家造船企业进入世界前20强。在发展速度上,中国船舶产业经过多年努力,船舶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并驾齐驱、高新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明显增加的格局。在造船规模和能力扩大的同时,企业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优秀船厂生产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短。中国船舶修造业拥有大型装备制造基地,现已成为海洋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根据船舶工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年中国年造船能力已经达到2300万载重吨,年产量1700万载重吨;本土生产的船用设备平均装船率达到60%以上。到2015年,年造船能力将达2800万载重吨,年产量2200万载重吨,本土生产的船用设备平均装船率达到80%以上。
  二、南通发展船舶修造产业概述
  南通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江面、海面宽阔,岸线资源丰富。近年来,南通大力发展船舶工业,先后吸引了中远船务、中远川崎等大型造修船企业来此落户,目前已成为了继上海、大连等老牌造船大市之后的全国第三大船舶修造基地。目前,全市拥有船舶修造及配套企业200余家。已形成了以中远川崎、中远船务、熔盛重工等各类合资船厂、民营船厂,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船舶修造及配套企业群体。根据南通海事局的最新统计,2010年南通沿江造船规模已近110万载重吨,总产值超千亿元人民币;南通的造船量接近全国的40%、全球的12%左右。
  南通发展船舶修造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自然资源方面,南通拥有长江岸线226公里,海岸线210公里,江宽港深,微冲不淤,终年不冻,气候宜人,非常适合发展船舶修造产业。南通的区位优势也较明显,顺江而下103海里就可进入黄海,距国际主航道仅130海里;溯江而上可直达渝、皖、湘、赣、鄂等沿江省市。在产业基础方面,南通钢结构业颇有特色,初具规模的企业有30家左右,企业场地大,起吊能力强,焊接设备先进,在修造、机电、船用材料、劳务输出、船舶技术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如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坚持走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路线,短短几年就具备了建造海洋工程船、汽车滚装船、化学品船等高难度船舶的能力,2010年实现产值超100亿元。熔盛重工则为“民企传奇”,2009年熔盛重工刷新了全球最大单笔接单交易记录,手持订单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五。熔盛重工坚持蓝海战略,与国有企业错位发展。因此,在船型选择上具有针对性,其7.55万吨冰区加强型散货船,自主研发,国内首创,并获得国家的企业奖。目前熔盛在苏伊士型油轮市场份额约占全球总量的30%,为世界第一。在科技创新方面,积极消化吸收引进先进技术,不断加大船舶产业自主创新力度。重点发展工程船舶、特种船舶,大力开发新型出口船舶,同时将高速旅游艇、气垫船、中小型集装箱船、化学品船等畅销品种升级换代。努力追踪船舶制造精度控制管理先进技术,使船舶修造业的效率和质量紧跟国际水平。
  南通发展船舶修造产业迎来重大机遇。从市场形势来看,国际船舶市场正处于又一个需求高峰期到来前的上升通道。随着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稳步发展,国内船舶需求也呈现大幅增长态势,国家加快推进海洋开发战略,对海洋工程装备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船舶修造产业市场越来越好。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给南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江苏科技创新将为南通船舶修造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从资本投资动态来看,国际造船业资本和技术加快向长三角等沿江地区转移。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南通正成为船舶产业资本和技术投资的最佳聚集地,现在具有的各种资源将转化为吸引国际投资的优势。
  三、南通船舶修造及海洋服务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
  1、确立南通百年发展主导产业――船舶修造
  南通发展船舶修造产业,既有历史渊源又有工业基础,现在又迎来国际性的重大发展机遇。在南通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各行各业都有了长足进步。但无论沿江经济带还是沿海经济带,都与以船舶修造及其海洋服务业为核心的海洋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只有把船舶修造确立为南通百年发展的主导产业,才能真正奠定南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基础。也只有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使其成为国际化品牌,才能获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更多的优质资源,这对带动南通经济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是南通宏观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南通根据其外在环境和自身条件,要建立船舶修造创新发展基地,加大重大项目建设的推进力度, 积极培育船舶工业发展的新增长点;要大力引进国际船舶修造研究机构,考虑成立行业性的船舶技术研发中心,可先由政府或行业协会牵头组建,由各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参加,采用股份制形式进行市场化运作管理,使研发中心成为推动船舶产业高端化、提升船舶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技术发展平台。同时,政府应在资金、税收和土地使用方面给予支持。

  2、注重培育完整的船舶修造、海洋服务产业链
  船舶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与容纳度很大的产业。它的突出特点是:单项技术独立性强,系统工程综合性强;产业低层次发展环节少、链条短,产业高层次发展环节多、链条长。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船舶产业的高技术化、系统化、服务延伸化趋势明显,由于其吸纳技术、资本、人力、材料、资源等的容量特别大,因此对上下游产业的需求辐射范围也相当广。据粗略统计,船舶产业所涉及的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相关联的需求高达90%。由此可见,船舶产业对宏观经济的支撑力非常强。那么就南通而言,船舶修造、海洋服务是其主导优势产业,注重培育完整的船舶修造、海洋服务产业链,对带动全市区域经济的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培育完整的船舶修造、海洋服务产业链,其实质就是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完善配套工程、配套技术、配套产业、配套服务等供给满足系统,使原有的船舶修造、海洋服务产业链成倍延伸,随着产业各环节需求与供给关系的形成,最终建立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产业发展环境。目前西欧各国船舶钢结构资本技术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正在形成。南通要抓住时机,在原有产业基础上扩展新的产业链架构,积极吸纳外来资源与当地资源结合,通过优势互补形成具有新竞争力优势的产业链。船舶钢结构是南通船舶产业的领先特色,也代表了世界船舶工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中国作为钢铁大国,应积极引导钢铁企业与船舶修造企业的合作,加强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上下游产业资源整合。如有效开展钢材品质特殊规格预处理业务等,减少能耗、降低碳排放,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船舶产业与钢铁产业双赢,共同打造“中国船舶钢结构”金字品牌。
  3、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尽快提升技术管理水平
  船舶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装备制造业,效率、成本、质量控制等诸环节的协调发展必须依靠提升技术管理水平来实现。因此,管理对于船舶企业、产业的长远成长而言,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的船舶产业近年来虽然发展势头很好,在技术、规模、市场等方面都有快速进步和扩展,但不可否认,管理落后仍然是制约整个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同样,对于南通发展船舶修造产业来说,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尽快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应该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南通的船舶修造企业中,由于企业大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模式等差异很大,行业协调能力很低,这对整体产业的长远发展和产业链的形成极为不利,因此,南通的船舶修造产业要想发展成为主导产业并与国际接轨,最大的阻力是来自管理问题。一是许多企业由于技术管理不规范,影响了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二是整个行业技术管理缺乏规范化的自律标准,制约了个体企业资源向群体产业资源的转化,从而影响整体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所以,在南通的船舶修造及海洋服务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中,注重企业技术管理水平提高,是南通目前必须抓好的重要一环。否则,将会严重阻碍这个产业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对于这一战略的实施,政府可以先牵头组织强有力的行业协会,以先进核心企业的国际化技术管理经验为参考,制定行业规范化的技术管理协调标准,然后在执行中逐渐完善,以此来形成凝聚船舶修造产业发展的纽带,使其作为奠定培养完整产业链的基础。在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方面,熔盛重工是南通船舶修造产业发展的典范,它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值得推广,具有引导作用。
  4、融入上海,充分实现船舶修造及海洋服务产业一体化发展
  南通与上海同处长江入海口,隔江相望,海域一体。苏通大桥通车后,南通已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和国际大都市,发展战略很明确,就是建立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发展全球性的总部经济和服务经济。因此,上海的经济就是国际经济,上海的平台就是国际平台,南通的经济、产业发展融入上海,是南通走向国际化的最佳战略选择。就南通现有的船舶修造及海洋服务业基础而言,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最便利可用的合作资源,它的功能完全可以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船舶修造及海洋服务产业一体化发展,是当今船舶工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以古老的造船业为载体,以全方位的服务为核心,充分吸纳现代科技信息成果,创新发展船舶修造及海洋服务产业一体化模式,正在成为21世纪世界船舶修造中心的新特征。技术领先、服务周全,紧跟国际船舶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应该是南通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必备条件。从目前情况来看,南通的船舶修造产业还属于起步后的快速发展阶段,产业内部关系和资源共享等重大集群问题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海洋服务业更是刚刚起步,在探索中前进。因此,从长远看,一方面把南通的船舶修造及海洋服务产业发展融入上海国际平台,这是必然的正确战略选择;另一方面现在南通需要做好船舶修造及海洋服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功课,强调产业整体优势和协调发展,切忌由企业自行无序发展。只有自身具备了良好的条件,其产业融入上海才能变为现实。同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的优质资源,无疑可为南通船舶修造及海洋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本和广阔的市场。
  (注:项目基金:江苏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课题号HK2010
  01。)
  
  【参考文献】
  [1] 南通市人民政府文件:南通市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
  -2015年[Z].通政发[2007]72号.
  [2] 袁宏明:船舶工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大思路[J].中国投资, 2009(5).
  [3] 陈志源:我国船舶行业发展战略环境、现状与对策[J].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2008(3).
  (责任编辑:胡冬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02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