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桃

  一、引言
  
  中小企业机制灵活,充满活力,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是市场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德国、英国和日本,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美国和中国差不多,为95%左右,中小企业产值一般占到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中小企业不仅对国民生产总值作出巨大贡献,在吸收就业、活跃市场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韩国政府将中小企业视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印度称其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日本称其为“经济活动力的源泉”。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总统也曾指出,“中小企业是美国自由经济制度的心脏和灵魂”。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可见一斑。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亦离不开中小企业的作用。尤其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实现西部经济的发展和赶超,就必须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功能。从西部地区资源禀赋和经济特点来看,中小企业不仅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是推动西部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源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我国西部中小企业的创立与发展面临着一个重大的瓶颈制约:资金短缺。据一项调查发现,我国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短缺,且融资困难。具体分析,融资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政府政策方面。西部大开发是政策性很强的发展战略,带有很强的政府主导性质。随着我国加入WTO,继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西部地区逐渐对国内中东部地区和海外开放。中东部地区以及海外资金的逐渐流入,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能源开发项目等提供了资金支持。然而政府的政策性资金主要流向大型基础设施和能源开发项目,中小企业虽“嗷嗷待哺”,也很难分到“一杯羹”。相对于西部地区这样一个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市场来说,资金供给还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2、市场经济尚未真正发展。资本市场作为一种市场化与商业化的融资机制仍未健全,中小企业的外部直接融资遭受巨大障碍。信用缺乏以及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信用体系的缺乏,加之西部中小企业较高的违约率和破产率,造成银行贷款面临着较大的风险。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贷款,就算贷款额度也极小。
  3、中东部地区及海外资金难以进入。西部地区存在着重大引资障碍,使得国内中东部地区及海外资金难以进入或“不愿意”进入西部地区。这些障碍因素主要是:投资环境不够开放稳定、资本市场不发达、信息闭塞且流通渠道不畅、思想观念较为封闭、外向型复合型人才缺乏、中小企业自身积累能力不强等等。
  
  三、缓解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要实现西部地区长期和自主的持续发展,国家的直接投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因而如何促进资本向西部地区流动、发展西部资本市场、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是当前我国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所在。
  
  1、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资本的“逐利”本性决定了商业性资金会寻找投资回报率高、投资环境优良的经济发达地区。西部地区显然还不具备使资本流入的“天然条件”。因此,要使资本逆向流入西部地区显然不能单纯靠“放任自由”的市场机制,而需要政府“看得见的手”发挥作用,要求政府从管理、干预型向服务、引导型政府转变,从宏观上改善投融资环境,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环境。
  第一,进一步改善投资“硬环境”,创造对内外资具有吸引力的物质环境。关键是要继续维持国家的直接投资,重点进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政府还应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允许实行BOT方式进行基础设施等大型项目的投资建设。此外,还应加强政府规划,推进城市化建设,发挥城市的积聚经济效应,推动城市与中小企业的互动发展。
  第二,投资“软环境”的改善对于吸引内外资、促进资本市场形成具有重大作用。政府应进一步简化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并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透明度;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加强仲裁机制建设,及时处理经济纠纷案件;维护经济法制,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和垄断行为,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西部地区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政府努力的方向应主要集中在制定优惠政策、放松金融管制、健全法律法规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等宏观环境的建设方面。
  
  2、拓宽融资渠道,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据统计,2001年西部地区上市公司总数205家,仅占全国上市公司总数的17.67%,而2001年西部地区全年A股总发行筹资额226.18亿元,占全国1182.13亿元的19.13%。目前产业投资基金、债券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基本还是空白。从这组统计数据可看出,西部地区企业的上市融资能力很弱。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因素。当务之急则是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第一,拓宽融资渠道,实现内外融资渠道畅通。(1)要充分发挥地区农村和城市合作社的作用,广泛吸纳民间资本,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2)逐步发展各种投资基金,鼓励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发展。亦可同时发展融资租赁市场,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3)吸引东部沿海地区资金流向西部,同时开展各种招商引资活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政府可组织或推动举办各种商业洽谈会以及各种宣传西部经济发展及国家的优惠政策的活动来促进外部对西部地区的了解,加强信息交流,保障信息交流渠道的畅通。
  第二,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金融配套服务体系。鉴于传统大型金融机构天生不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可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特别是高风险高回报的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都会面临较大的投资风险。因而必须同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以解投资者的后顾之忧。西部地区可借鉴我国中小企业担保体系试点的成功模式,完善“一体两翼”的担保体系。此外要发展金融配套服务体系,如政府的优惠政策制定、法律保障、信息化建设等。
  
  3、增强企业自身积累能力,实现由“输血型”向“造血型”企业转变
  首先,建立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系统,将更多的中小企业纳入全国范围内的中小企业信用系统。据一项针对西部200多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报告显示:被抽样调查的企业对信用环境的评价都不高,认为信用环境“一般”的占47%,认为“差”的占35%,只要18%的企业认为信用环境“好”。西部地区市场经济不发达,中小企业自身社会信用观念薄弱,整体社会信用环境不佳,加之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无不增加了企业融资的难度。因此,建立中小企业信用系统,可望成为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的一个重大的突破口。在市场经济透明化的双向选择的背景下,建立企业信用系统,不仅可增强企业信用意识、约束规范企业行为,而且有利于社会宏观信用环境的形成。整个金融市场的运作也将更有效率,企业融资难易将最终取决于企业的信用程度。
  其次,增强企业自身积累能力,由“输血型”向“造血型”企业转变。西部地区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发展历史较短,自身积累能力不足,长期经营意识缺乏,加之当前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中小企业的内源、外源融资都受到限制,难以应对变化的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尽管政府每年都拨予财政资金以支持,但仍是杯水车薪。单纯靠政府“输血”无以延续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惟有转变对政府的依赖思想、强化自我积累意识,通过实行准确的企业战略定位、推动企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来增强企业的“造血”功能。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增强,亦可增加其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企业最终将得以走出“贫血”困境,健康持续地发展。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4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