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问题的分析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论述,就企业融资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问题;分析研究
  1.中小企业融资概述
  1.1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认识
  在资本市场上融通资金的行为称为融资。中小企业融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在资本市场融通资金的行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资金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企业的经营过程一般来说都必须经过产品生产及销售阶段、建立品牌阶段和开展资本营运等阶段。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与外部专业服务机构进行协作,在各个方面都逐渐走向规范化,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对融资问题有了重要的认识,在筹集资金提高融资能力方面普遍得到了管理层的重视。
  1.2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
  融资过程比较灵活,融资成本相对较低,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表现活跃,为资本市场增添了新鲜血液,促进了资本市场的自由竞争;中小企业有比较强的服务意识,视客户为上帝,能够及时向市场提供优质产品,融资方式灵活多样;有些中小企业财务实力不强,融资能力相对偏弱。
  2.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2.1银行信贷支持力度弱
  根据调查,目前国内九成中小企业得不到银行的信贷支持,银行的全部短期存款中,中小企业累计存款数只占20%,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弱。目前中小企业的存量约5万亿,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的企业仅占1%。由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资金,而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筹资比较困难,他们就选择了不具有法律保障的民间借贷市场筹措资金,有的地区民间借贷出现了比较繁荣的景象。民间借贷利率高,借款运作成本比较高,中小企业采用民间借贷方式融资与从银行贷款融资比较会失去成本竞争优势,大多数企业采用企业自身信用作为担保,财务风险非常大,不利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性发展。
  2.2我国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相关法律不够健全
  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法规比较少,目前只有一部《中小企业促进法》涉及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这部法律只对中小企业在融资行为方面起到一定的领导作用。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融资困难方面的问题,现在还没有相应的优惠扶持方面的具体法规作为规范性的指引。中小企業的融资方式一般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这两种融资方式中都存在制度方面的不足。就资本市场来说有效监管缺乏,直接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受到限制。企业私募股权的界定没有相应的法规约束,导致在具体操作方面出现偏差。在企业的间接融资方面信用贷款缺乏明确的法规条款约束,企业出现了借款纠纷时没有办法通过法律程序进行妥善解决,使得企业的融资效率大大降低。在民间借贷方面我国法律还处在空白阶段,导致民间借贷出现了混乱局面。
  2.3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方面的问题
  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比较小,自身财务实力弱,采用银行借款方式筹集资金比较困难,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证券融资由于不具备发行证券的资格,想在资本市场获得筹资机会是非常困难的。大多数中小企业是依靠内源性融资方式或者是通过民间借贷方式筹集资金,行政区域在融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融资渠道比较狭窄,选择性比较少,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资金来源严重不足。中小企业通过外源性融资据统计资料显示仅占所需资金的30%,企业所需的发展资金依靠企业自身提供,企业的外源性资金的筹资渠道还是以民间借贷市场为主。中小企业在外源性筹资中大多数是选择银行这一融资渠道,而银行考虑到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经营风险大,贷款的安全性差,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种类一般是短期贷款,中小企业的长期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没有资金安排长期投资项目,这样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通过长期经营获取盈利的可能性。
  3.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对策
  3.1完善中小企业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必须加强自身制度建设,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创造价值的能力,增强财务实力,抵御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提高企业自身的信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资金管理和资金的运营效率,通过自身内部制度建设,增强了财务实力,取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任和认可,得到更多的融资机会。加强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实行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通过提升企业的信用等级,更好地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机会,努力降低筹资成本。中小企业取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后,应该严格执行借款合同的各项条款规定合理使用借款资金,保持企业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心目中的良好的信用形象,保持与银行间的良好的信用关系,为今后顺利获得贷款创造好的环境。中小企业加强内部员工管理,经常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为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提高中小企业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为企业在发展中顺利融资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创建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
  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为行政区域创建融资的外部环境。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法规方面应该对每一位参与融资的借款者规范借款合同,明确权利和义务,通过政府法规处理融资纠纷,进一步约束中小企业融资的行为,正确引导企业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活动。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出台地方性法规,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好的条件。加强政府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规范中小企业融资行为,尽量避免企业的违法行为的发生。各地方政府部门制定扶持发展中小企业的金融政策优惠,减少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企业的各项费用,让中小企业有更大的盈利空间,扶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保护中小企业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政府部门通过建立中小企业专用征信信息平台,实时监控企业的信用状况,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制度。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中小企业征信系统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信用状况、财务实力,及时审查中小企业的借款申请,按银行贷款审批标准及时审批,满足中小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保障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和长期发展需要,为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提供资金支持。   3.3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和工具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比较狭窄,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借款是比较困难的,采用发行证券在资本市场融资又没有资格,多数企业通过民间借贷渠道融资。目前对于民间借贷政府部门没有统一明确的法规制度进行管理,出现的问题比较多。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规范民间借贷资金融资活动,建立多渠道融资平台和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正确引导中小企业进行规范化的融资行为,为中小企业开辟更多的融资渠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互联网系统创新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制定自动分析管理系统,在网络平台上使借贷双方进行沟通,科学评价企业的信用等级,资金供给者通过网络平台选择经营稳定、财务风险低、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通过进一步审查,向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增强获利能力。创新融资工具,适应中小企業的融资需求,加强网络融资的监管力度,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保证网络融资的合法性、效率性、可操作性。中小企业融资有法可依,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进一步创新,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外部融资环境。
  3.4加强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增加现金流入量
  企业通过加强应收账款的数据管理来直接反映其生产经营销售规模、企业价值创造和财务状况等方面的相关信息,应收账款的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有直接关系。数据显示,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近几年来有增长的趋势,对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带来了不利影响,降低了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使企业经营出现举步维艰的状况,一些企业甚至走向破产边沿。加强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的首要问题,中小企业应该探索出管控应收账款,降低应收账款占用资金,避免发生坏账损失的好方法。政府层面制定预防应收账款风险防范、通过合法手段追收拖欠账款、调查取证等方面的法规制度,以法律手段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中小企业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对客户要进行严格的信用标准评价,对客户信用进行评级,挑选优质客户,采用商业信用销售方式,对信用不良的客户严格赊销标准。对发生的应收账款应该加强管理,采用账龄分析法控制应收账款的收款速度,及时收回应收账款。
  参考文献:
  [1]王卫国.浅析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J].企业管理与改革,2017(04)
  [2]章涵芝.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19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