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和谐社会要求的城市道路规划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启鹏 何 李 黄小芳
[摘要]当前,我国城市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章以福州市仓山区滨园路为例阐发了城市道路规划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居民环保意识、参政意识的增强。
[关键词]道路规划 滨园路 环境保护 和谐发展
一、城市道路规划的内涵、原则与功能
1、城市道路规划的内涵
(1)城市道路的类型。按城市道路等级分为四类:快速路。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主干路。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次干路。承担主干路与各分区间的交通集散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支路。次干路与街坊路(小区路)的连接线,以服务功能为主。(2)体现和谐社会要求的城市道路规划的内涵。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情保持着一种协调的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协调等等。进行城市道路规划是一个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过程,不仅要考虑交通、经济、社会的发展,还要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可持续的发展,只有这样的城市道路规划才能真正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
2、城市道路规划的原则
(1)配合城市各功能区布局的原则。城市道路的规划也要考虑城市总体布局的要求:在一城多镇式分散布局的城市,各城区之间应建设大容量快速交通通道,以便将各城市功能区联系起来;在大规模的郊区生活居住区、工业区与市区之间应建设方便、快捷的城市高等级道路;在主要风景游览区与市区之间建设专用高等级道路。(2)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城市道路建设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不断向城市边缘区扩展,而这势必会导致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体现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将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规划因素来实施。(3)不同道路实行明确分工的原则。城市道路等级不断增多,各种道路的分工日渐明确。一般城市道路可分为五级:高速公路、快速主干线、次干线、支线和街区道路。由于人口多、产业密集、机动车拥有量巨大,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现象十分普遍,甚至出现全城性、全时段的道路交通拥堵。(4)节约用地的原则。城市交通不只是为城市服务,同时也是城市的一部分。城市干道的路网密度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居民的乘用公共交通的方便、保持交通通畅、节约建设资金、环境保护等,不宜过高或过低。还要利用已有道路网进行城市道路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对旧路进行拓宽改造,尽量少开辟新道路,以节约用地。(5)展示城市物质与精神风貌的原则。道路既是城市的交通通道,又是展示城市的窗口,是人们特别是外来游客最容易观察到的城市部分。因此,城市道路,特别是城市主干线,道路自身以及沿街建筑,构成一个城市的脸面,它不仅体现城市的物质文明繁荣程度,而且能折射出城市的精神文明水平高低。
3、城市道路规划的功能
(1)城市道路规划的积极功能。交通功能。城市里的各个不同功能组成部分,都必须通过道路加以连接;城市的四大活动(工作、学习、生活、旅游)也都离不开城市交通运输。科学道路规划将加以解决。城市构造功能。科学规划的城市主次干道能够框定城市土地使用性质,划分社区与居住区范围,构成城市平面空间骨架与支撑体系,同时良好的交通网络,将构造城市的骨架体系和筋脉网络,将城市各分区的大小单位组成功能各珠的有机整体。城市空间功能。科学规划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构成城市公共空间与网络走廊,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通风、采光与生活空间,同时也为城市公共设施的配置提供了必要的空间。景观环境美化功能。良好城市道路是能显示城市街道风光、景观,展现城市风貌和建筑特色,这只有通过科学规划方可实现。(2)城市道路规划的消极功能。空气污染。机动车在行驶中,排放了大量的机动车尾气,含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颗粒、铅污染以及二氧化碳等,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以及其它动植物的生长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汽车噪音污染。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公害中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道路拓宽、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城市噪声会愈来愈严重。水质污染。路面上的有害物质可能从道路排水系统流入到地表、河流等,污染了地表和地下水,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城市空间的分隔。由于道路交通,特别是交通量连续通行的高路堤道路使沿线居民生活和工作区域造成一定的隔离,这对于许多个人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老年人,他们出行不便,更需要依靠社区的方便联系来保持生活质量。
二、对滨园路建设的公众满意度实证分析
滨园路和金山公园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这里是福州市的城乡结合带,与其仅一江之隔即是福州大学城,大学城的教师、行政人员很多在此购置房产。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不难发现,滨园路周围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拥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人群达到了总人数76.5%,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人群也将近60%。通过调查数据并结合访谈分析得到,滨园路周围的居民小区配套设施不断的健全,狭长但环境优美的金山公园为周围的居民提供了休闲健身的良好场所。对于滨园路建设方案的修改,多数居民抱以了支持的态度。受访居民中只有25.5%的民众认为此方案与原方案相比不合理。但是由于滨园路的建设所涉及到的是环境保护和经济、交通发展的矛盾问题,所以有很多居民难以做出判断。道路的修通,过往的车辆必然增加。这也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因素。数据显示,有45%的民众认为滨园路的建成带来了噪音污染。噪音污染也成为了他们心中最大的危害。而认为路对环境仍有严重破坏和认为交通日益拥堵的民众分别只占总人口的36.3%和10.9%。这些表明,居民的关注点已经由滨园路对环境的破坏转移到了对噪声污染等上面。原方案虽然更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但是宽广的路面对于周围居民的出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被问及如果在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便利、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三个因素发生冲突的时候应做如何选择的时候。有78.3%的居民认为环境保护应发在首位。
滨园路建成后凸显的问题:第一,路面狭窄造成诸多不便。由于路面只有两车道的9米,使得大部分出租车不选择这条路。原本开通公交车的计划也搁浅。而与滨园路相交的滨园一路有12米宽,滨园二路和金祥路有15米宽。据调查,周围居民中有一半以上的居民已经拥有或者虽然暂时没有但表示近期内准备购买小汽车。其中,表示近期购买的人群占到受访群众的25.5%,这说明将有更多的车辆出入这个路段,道路供需矛盾将日渐突出。第二,配套交通设施滞后。滨园路的路灯始终没有开通,这不仅给周围居民的出行带来的诸多的不便,而且还使得这一带的治安状况较其他地方严重,抢劫等暴力事件不断的发生。部分居民指出,特别在傍晚过后,有很多的社会青年到处乱逛,很多学生放学回家都要经过这条路,这埋藏着严重的治安隐患。最近,小区里有很多孩子失踪。第三,交通事故频发。滨
园路不仅与金山大道相连,还与多条纵向道路交叉。由于路面比较狭窄并且与多条纵向道路的交叉点还未设置红绿灯,滨园路成了交通事故的频发区。另外,随着滨园路附近楼盘的人住人口增加,小区居民中拥有私家车的人数越来越多,这将使得滨园路的交通状况更加严峻。第四,环境破坏仍很严重。滨园路建成后使公路两侧的自然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从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首先,金山公园的洪湾河因施工需要而被填埋了很大一部分。这一闽江的重要支流,由于封堵与填埋,河床堆积了大量泥沙,河水变浅,河流的泄洪能力大大降低。其次,金山公园的水域缩小三分之一,珍惜动植物栖息地受破坏,这给金山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以毁灭性的打击。再次,滨园路建设所用的沙石资源来自于闽江河床。闽江河床中的泥沙不仅仅起到保护两岸堤防的作用,还是水底植物生长赖以生存的基础。过度的挖沙将加剧福建的防洪形势,还破坏了闽江沙石资源的再生能力。最后,金山公园作为湿地资源,蒸发量大,加之茂密的植被资源,使其有着调节城市气候的作用。但如今湿地资源已今非昔比,城市气候将日趋恶化。
三、改进城市道路规划,构建和谐城区
1、立足长远,科学论证,合理规划
在城市道路规划过程中,我们必须从客观的角度来统筹全局,立足长远,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在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上,确保在道路或其他交通设施施工前各项保护措施已经到位,防止基础设施建设对森林、湿地、其他自然生态保护区及文化遗产造成环境影响。提供足够的路网密度比单纯追求干道的宽度重要,滨园路的现有方案难以满足地区发展需求,而原计划又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如果能够做好全面协调规划,就不会造成这种尴尬局面。
2、吸引公众参与,努力提高公众对城市道路的满意度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提交相关专家委员会审核之前,应经过公众讨论。公众讨论期间,公民有权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出反对意见、建议或要求。通过调研发现,滨园路附近楼盘的居民对与滨园路建设有关的政务信息和道路施工情况了解甚少,滨园略的也是在背离市民意愿的基础上开工的。因此这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强烈反对,也引发了全市保护生态公园的大讨论。但此时损失已经造成,如果在政策实施之前通过各方的共同参与和讨论就能够避免或者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3、完善城市道路建设项目招投标机制,加强施工监理
目前由于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和协调机构,造成了招投标过程中诸多问题的不科学与不合理。因此我们需要公开、透明的政府决策,让公众充分了解与知情。政府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借助公众与社会各界的力量与智慧,集思广益,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另外,为了保证道路的建成质量与成效,有关部门与负责人必须严格规范施工过程,加强施工项目的管理与监督,真正保证项目按要求完成。
4、健全城市道路建设法规体系,推动依法交通管理
在立法方面,加强交通道路的法律法规建设。道路建设法规应涵盖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建筑施工、使用维护等建设环节的指导和监督,使城市道路建设总体上符合社会发展和环境要求的规律。另外,道路建设法规要对城市道路建设的具体环节和项目进行监督。在执法和行政方面,继续加强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的依法办事效能和危机处理能力。同时,应制定适当的策略,使得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项目符合成本效益,并能融入交通需求增长地区的长期发展规划中。
5、加强道路交通供需平衡研究,完善配套交通设施
城市道路建设不仅仅只有道路建设,在道路建成前后,还必须有相应的配套交通设施跟上,建成一个完整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我们必须改变单纯通过道路建设来满足无限交通需求的传统理念。配套交通设施是否完善决定着该道路功能发挥的效果与利用率。滨园路的配套设施没跟上正反映了不足。
三、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交通的便利虽然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但并不是人们幸福生活的全部。本例中,广大市民对于保护金山公园的强烈呼吁说明了这一点。从现代城市发展到生态城市是一个长期的生态化发展过程,需要付出艰苦不懈的努力。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应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与城市发展规律,以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以现代技术为手段,综合协调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以促成健康、高效、文明、舒适、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82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