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借鉴班加罗尔经验 打造武汉服务外包高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爱萍

   【摘要】2006年底,武汉被授予“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称号。武汉市应以此为契机,积极利用科教、人才、成本以及产业等优势,并借鉴印度班加罗尔的成功经验,合理定位,通过政策支持、培养专业人才、扶持优秀企业等措施,将武汉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服务外包中心。
  【关键词】服务外包 班加罗尔 武汉
  
  服务外包已成为当今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中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2006年底,武汉市被授予“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称号。武汉市应以此为契机积极发展服务外包,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班加罗尔发展服务外包的经验
  
  服务外包是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印度承接了全球65%的软件外包市场业务和46%的服务外包市场业务,是全球最大的提供服务外包的国家。班加罗尔地区则是印度的软件之都、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和世界十大硅谷之一。在成为服务外包领军者的过程中,班加罗尔有下列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1、合理定位,逐步发展
   班加罗尔的外包业务也是从最基本的为跨国公司录入数据、编写应用软件开始的。班加罗尔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逐步积累的过程。专注、扎实、勤勉的工作,才使得班加罗尔一举成为世界服务外包的基地。
  2、依托科技园区,打造企业集群
   印度早在1991年就在班加罗尔创建了全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区――班加罗尔科技园。目前在该园区注册运营的企业有129家,其中65%以上为跨国公司,英特尔、通用汽车、IBM、通用电子、朗讯科技、ABB、索尼公司、德尔福、美国在线等全球多家500强企业均在园区设有软件研发企业。
  3、注重培养专业人才
   软件开发成本中70%是人力资源成本,低廉而优质的人力资源是班加罗尔成功的又一重要因素。印度在英语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同时,印度人才教育培训富有特色,在近3000所中学、1000多所大专院校开设不同层次的IT专业课程,还依靠民办和私营机构以及软件企业实行人才的整体培训和整体转移,印度大多数的软件人才都来自于职业化培训机构。另外,印度的工资水平仅处于纽约、伦敦、香港的1/10到1/4之间。
  4、政府有效的政策引导
   印度政府对班加罗尔的IT业发展给予了充分的政策扶持。1999年,印度成立信息科技部,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有的专门设立IT部门的国家之一。2000年10月17日,印度IT法案生效,为该国电子商务的稳步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印度发展服务外包的成本要比中国低30%左右,企业负担基本上是“零税赋”。同时,印度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软件外包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国际信誉。
  
  二、武汉市发展服务外包的现状分析
  
  1、武汉市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
   武汉市服务外包产业起步于20世纪末,是中国中部最早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城市之一。2004年,武汉已成立软件服务外包业联盟。2006年底,武汉被国家商务部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正式认定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武汉市服务外包的主要业务集中在软件分包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尤其在空间信息技术、制造业信息化、信息安全、网络通信等领域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目前,著名的EDS公司、IBM公司、简伯特公司和日本的NTT公司,都先后在汉设立了外包和研发中心。方正国际、联想软件等国内著名的软件外包企业,也将研发中心设在武汉。武汉市外包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2005年全市软件及信息服务企业总数达到510多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2家;外资企业、归国留学人员创办的软件企业有109家。拥有开目信息、天喻、中地、湘计华成、适普软件、华工达梦、维豪、蓝星科技等8家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这些企业中有7家通过CMM3认证,2家通过了CMM2认证,120多家软件企业通过了ISO9000认证,285家通过了双软认证,48家通过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认证,软件人员达3万人。
  武汉市服务外包主营业务收入和出口收入也逐年增长。来自武汉市商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武汉市服务外包主营业务收入只有42亿元,出口为900万美元,到2006年则分别达到96亿元和4000万美元,年增长率约为43%和115%。
  2、武汉市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分析
   (1)基础设施良好,综合成本优势明显。武汉地处京广铁路大动脉与长江黄金水道交会处,是全国交通枢纽,物流畅通。在通讯网络方面,是全国电讯数据业务八大节点和全国移动通讯八大汇接中心之一,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光纤通讯汇接中心,能够方便快捷地与全球2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通信联络和信息交流。
  (2)政府支持力度大,产业发展环境良好。为培育服务外包产业,武汉市于2006年11月拟订并通过了《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未来几年,政府每年将设立1亿元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园区建设、人才培训、企业发展等方面给予支持。武汉市将以现有东湖开发区软件园为基础,对软件园建设进行科学规划,以期形成服务外包产业聚集区。在人才培养方面,将设立政府非赢利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计划承办单位,对参加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的企业给予补贴。此外,在外包企业融资、取得国际认证等方面均将予以资金支持。
  (3)人力资源丰富,人力成本相对较低。武汉市有58所普通高等学校,3家国家级软件示范学院,年毕业学生超过20万人,其中计算机相关专业4万人,金融、商务、外语等服务外包相关专业3万人。而且武汉的职业教育体系发达,各类IT职业培训机构100多家,针对服务外包产业的语言培训机构12家,年在校培训人数超过2万人。同时,人力成本相对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要低得多。
  (4)科技实力雄厚,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基础良好。武汉是我国软件领域重要的自主研究开发基地,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已经形成特色优势。被誉为“中国光谷”的东湖国家高新区是仅次于北京中关村的智力密集区,共有科研机构106所,软件类国家级实验室14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科技人员53万人,两院院士51名,其中软件领域院士12名,软件及服务外包行业从业人员超过30000人。“十五”期间,武汉市软件企业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电子发展基金等各类研发和产业化计划320多项,获得国家财政资金支持达到3.8亿元。软件企业已申请软件版权近千项,如MAPGIS,GEOSTAR、达梦数据库等大型软件都是业内的知名品牌。
  3、武汉市发展服务外包的劣势分析
   (1)专业人才及中高级管理人才短缺。软件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多方位、立体的,不仅要拥有精湛的专业水平,而且要能熟练使用外语,要有项目经验,要熟悉发包国家业务流程。尽管武汉市高校云集,每年毕业的IT相关专业学生将近10万人,外语、金融、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也有10万人。但由于缺乏相关课程设置、缺乏实训等原因,毕业的学生离服务外包企业的人才要求尚有很大距离。此外,中高级管理人才也大量缺乏,人才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服务外包企业规模“小、散、弱”。武汉市服务外包企业具有“小、散、弱”的特点。一是服务外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软件企业平均规模不足百人,多数企业都只有30-50人。二是布局分散,现有服务外包企业分布于汉口、武昌各大写字楼和科技园区,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三是企业的竞争力较弱,难以承接大规模的国际外包业务。

  
  三、借鉴班加罗尔经验,打造服务外包高地
  
  1、明确目标,打造国际知名服务外包交付中心
  (1)综合分析服务外包产业的分布格局。武汉将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市场目标锁定为占领日本、欧美和国内发达地区3个市场。武汉市将紧紧依托“8+1”城市圈的整体竞争优势,抢占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在业务方面,武汉市把自己定位为中国服务外包交付中心,力争将武汉打造成为交付外包服务方面的领先城市,树立“中国外包―武汉交付”的品牌形象,即当一线城市如上海把重点放在接单等前端营销活动方面的时候,武汉利用其科技和人力资源丰富、营运成本低廉等优势,把发展重点放在承接业务等后端运营方面,争取绝大多数服务外包业务在武汉交付。
  (2)定制教育,积极培养和引进专业化高级人才。以最低价格找到最适合的人才,这是服务外包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准确描述。一是现有的大专院校应提高学科专业与市场的结合度,加强对外交流,设计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大力培养高级人才。二是政府可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外包人才的培养,学习国外先进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模式。三是加大对高级人才的引进力度,设立专门人才引进基金。引进人才在简化出入境手续、落户武汉以及提供住房等方面实行优惠,给予便利。
  (3)完善投资环境,提高承接和发展服务外包的能力。一是优化投资硬软环境。进一步加强交通及通讯基础设施水平,提高电信网络服务效率。在国家法律法规范围内,灵活建立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服务外包操作规范。给予服务外包企业税收优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完善社会诚信体系,提高武汉在国内外的信用和美誉度。二是加快专业园区建设,整合园区资源,形成集聚效应。着力推进三大园区建设,即以光谷软件园为中心的国家级软件服务外包示范区、以东西湖高科技园为中心的物流服务外包区、以江汉、江岸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外包区。通过这三大园区,辐射和带动全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三是建立服务外包行业协会,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支持。
  (4)自主创新,提高服务外包产业核心竞争力。承接服务外包不是最终目标,如何在承接过程中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才是关键。武汉将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力求在四个领域取得突破。一是信息技术外包(ITO)。重点发展面向装备制造、空间信息技术、数字媒体内容、动漫、光通信、移动通信、汽车电子等领域的软件开发与服务。二是业务流程外包(BPO)。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电信等领域的呼叫中心,后台交易处理,人力资源管理,电信增值服务等营运流程外包。三是研发外包。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武汉设立研发中心。四是外包人才培养。培养外包产业发展所需的技能型和业务型人才。
  (5)引进国际著名的评估认证机构,扶持一批优秀的企业做大做强。可以引进国际知名的评估机构为企业进行ISO900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7001/BS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0000 IT服务管理体系、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PCMM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SAS70服务提供商环境安全性等认证评估服务,政府主管部门将在各项资金中给予适当补贴,鼓励和支持软件外包及信息服务企业参与这些得到认可的评估和认证。通过扶持一批优秀的企业努力做大做强,提升企业规模和承接订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成磊:服务外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J].大经贸,2008(1).
  [2] 张国云: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发展观察,2008(2).
  [3] 胡欣、魏秀敏:关于加快天津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建设的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200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93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