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深层次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著 吴 栋

  摘要:依赖于煤炭等资源型的经济伴随着资源枯竭必然走向衰落。政府的政策引导对其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选择主导产业时,要综合考虑其技术水平、思想观念、宏观经济、人才资源等诸多因素。优先发展传统产业,重视产业链条的整合,凸显比较优势。产业规划和产业集群的规划要充分考虑到产业结构、资源效果、人才素质和资本流量的关联,更好地实现产业梯度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产业梯度转型;关联
  
  一、煤炭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自然资源开发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形成了许多区域性的单一资源型城市。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单一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潮流,出现资源型产品市场需求减少、经济收益下滑等衰退现象,导致地区经济不能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依靠单一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甚至由于资源面临枯竭经济已无发展空间,产生经济界所谓“矿竭城衰”的严重问题。
   
  1 社会养老、再就业压力大。资源枯竭首先面临转产再就业压力。随着资源的枯竭,新的产业尚未培育起来,无法容纳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下岗职工分流,造成大量人口失业和社会不稳定,如平顶山市平煤集团拥有煤矿职工12.7万人。加上地方煤矿职工,约14万人,又由于矿工长期从事采矿业而其他谋生技能缺乏,再就业十分艰难。煤炭资源型城市中由于多数企业属劳动密集型的国有企业,退休养老职工多,养老金收缴困难,资金缺口大,社会养老保障不能有效保证。
  
  2 生态环境恢复缓慢。资源开采给区域内带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由灾害及水土流失,造成水利设施报废、地表植被死亡、粮食减产,农林业基础变得更为脆弱。煤炭开采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表现突出的是煤矸石、矿井废水。煤矸石在堆积过程中发生自燃,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煤矸石经过雨淋渗透到水系,会污染水源,矿井废水对地下水系也有严重的影响,导致居民饮水困难。因此,恢复生态环境和治理环境污染面临着资金短缺和周期长的问题。
  
  3 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煤炭资源型城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支柱产业单一,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60%以上。资源型城市一般停留在资源的粗加工水平,加工转化深度不够,忽视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开采资源“采富弃贫”,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注重单一资源而忽略了伴生资源利用。多元产业滞后而不能形成资源产业集群。由于资源型城区区位条件较差,第一、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多元经济发展模式难以形成,资源矿业城市的经济很难保持平稳发展。
  
  4 比较优势十分微弱。煤炭资源型城市尽管市场变化和资源枯竭已经阻碍了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这些区域经过几十年投人,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是与非资源型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多数处于地理偏僻,交通闭塞,城市功能差、远离中心城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区域、致使现有人才留不住,外面人才引进引不来,产业发展无技术人才支撑的局面。资源型城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缺乏产品的售后服务、技术升级和经营管理人才,较难化解资金短缺、债务沉重等制约生产经营的难题,企业发展缺乏后劲,缺乏经济与文化的积累和沉淀,人的思想观念落后,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由于比较优势不明显,第一、第三产业相对滞后,招商引资工作难度大。同时农村经济以种养殖业为主,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二、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分析
  
  1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途径。资源型城市的立市之本是资源,一般情况下摒弃传统资源产业而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背离了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托成熟期的资源产业,拉伸产业链,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主导产业,必须坚持实施产业梯度转型,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梯度转型的途径为:一是优先发展接续产业,拉伸产业链,整合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做出品牌,巩固提升传统产业资本积累的地位。二是发展替代主导产业。彻底摆脱区域产业对资源的依赖,可以通过国家产业宏观布局来扶持,也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龙头产业来带动,跨越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是发展多元经济。充分发挥矿区的不同区域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扶持下岗职工创办星罗棋布的中小企业。
  
  2 资源型城市产业生命周期分析。资源型城市一般都经历了成长期、鼎盛期和衰退期。衰退期,是在发展一段时期后,由于经济环境的改变、产业的萎缩而出现相对衰退。这种相对衰退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从普遍性看,是由产业结构转换规律所决定的,是生产力发展和城市生命周期的自然体现,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
  资源枯竭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经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矿业城市。按照对资源产业的依存程度,2000年我国约有178座矿业城市,人口7千万,占全国人口13%,矿业产值占全国矿业总产值62%。从全国范围来看,有煤城58座,油城11座,铁城5座,有色金属城13座,其它非金属矿城8座;地级市50座,县级市45座;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尤其是华北、华中和东北。按资源枯竭程度,可分为发展型、警戒型和危机型等城市。发展型矿城20个,包括新兴的和已转型的矿城,如四川攀枝花、宁夏石嘴山等;危机型矿城约20个,矿产资源枯竭如辽宁阜新、华北任丘等;其余是警戒型矿城,在10年~15年内矿产资源耗竭,可能进入危机型。据中国矿业协会统计,在以资源为主的城市中,经济寿命的分布为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落期。如新疆克拉玛依、黑龙江大庆、河南平顶山、山西大同、甘肃白银、四川攀枝花、石嘴山等城市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3 地下经济向地上经济转移的国际借鉴。资源型城市依其资源的生命周期从辉煌走向衰落再到经济转型的过程,世界各国也都毫无例外。如德国的鲁尔、法国的北加莱地区都是传统的老工业基地。从上世纪60年代初,两个产煤地区由于过度开采造成资源枯竭,煤炭成本上升,产品市场萎缩,工人大量失业。北加莱地区矿工人数由1950年的22万人下降到1990年的不足l万人。德国、法国政府经过数十年不断努力,成功实现了经济结构转型。20世纪70年代,美国匹兹堡钢铁基地,因煤炭资源枯竭出现了经济严重倒退,企业倒闭。到80年代以后逐步复兴,如今匹兹堡呈现出崭新的环境和面貌。法国的洛林区是以铁矿、煤炭资源丰富闻名的重化工基地,20世纪70年代初期因资源、环境和技术条件以及市场竞争压力,决心实施工业转型战略。洛林转型花费30多年时间。虽然是转型成本巨大,但成效显著,因原来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变得蓝天绿地、环境优美,由衰落走向新生。
  发达国家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的经验证明资源型城市转型

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产业转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注重市场化运作。运用法律手段,明确各级政府与企业的权利与义务,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国家在产业布局时应优先考虑资源型城市,对资源型城市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如税收退还、豁免或扣除等。采取多种措施投向矿区再城市化和产业化的稳定资金渠道,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营造良好的投资和生存环境,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优惠政策。强制矿区内法人企业由企业所得利润中支出用于复垦、植被、水土保持等专项资金。同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为再就业创造条件。
  下面我们以平顶山石龙区为典型示例,对煤炭资源型城区的产业增加值和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窥见几年来石龙区产业转型的轨迹,总结出资源型城区经济转型中的思维模式。
  
  三、地下经济向地上经济转移的换位思考
  
  在2001年之前,全区第二产业(主要煤炭)占财政收入的95%,经济结构单一,由于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财政极度陷于困难状态,每年依靠市财政补贴维持运转。直到2002年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整,煤炭形势开始好转,财政经济状况才有所改善。2002年全区地面规模以上企业仅有4家,其中2家为焦化厂。从产业结构看,地区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且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但是,第二产业仍居国民经济主体。从生产总值看,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1年6:36:58调整为2006年1:80:19,第一产业降低了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了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降低了39个百分点。这说明第二产业仍然占据着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显现出引领的作用,已经成为经济中充满经济活力和增长的部分。由于石龙区客观条件的限制,土地十分贫瘠,农业对经济结构的贡献率偏小,第一产业提升的空间有限。第二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了建材、化工、纺织、煤焦化四大支柱产业。虽然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不合理,但基本实现了“黑白经济”的产业结构梯度调整(张萍,2006)。近年来,由于在“中部崛起战略”的背景下,河南省经济发展的调整步伐加快,尤其在2006年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较大,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时期。调整产业结构符合工业化初期加速阶段的产业结构变动。
  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支持下,石龙区民营企业发展步伐加快,由2001年的2家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2006年56家,其中一家为投资16亿元的日产3×5000吨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国有控股企业。2001年~2006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幅度远大于公有制增加值,在整个经济总量中非公有制经济位居石龙区经济之首,非公有制经济对石龙区经济总量的贡献渐趋增大。非公有经济以其特有的生机和活力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这也是区域经济改革发展的特征。
  对于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区域而言,实现地下向地上经济转移极其艰难。煤炭经济形势好时,投资者看不上别的行业收益。他们受短期利益驱动不愿发展地上工业,又由于矿区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破坏,人居环境差,投资者有了资本积累后,出现“移民”现象。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实现从“黑色经济向白色经济”转移,达到实现产业结构梯度调整的目的,石龙区政府为此采取了多项措施。
  
  1 政府引导作用。“市场协调”和“政府协调”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两种手段、两种机制,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业结构的转型很难直接通过企业自发行为实现。而政府的政策引导具有重要作用。经济起飞阶段,地方政府较多干预经济能够较快地形成一套产业体系,而且这种产业体系较为完整,缺点是地区之间出现重复现象,产业集群形成慢(王兴化,2006)。石龙区要实现“黑白经济”转移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政府应该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确定经济转型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应该是一个产业群或者一组产业,具有较高的增长率,应用了新的科学技术,产业关联性强,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张宾,2006)。
  2002年石龙区政府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区情,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制定了石龙区产业发展格局,即以煤为主链,发展精洗煤→焦炭→煤气→煤化工→煤焦油→炭素的循环经济;以石灰石为原料,开发水泥→热电→煤矸石砖→金玉玻璃为建材主链的两大主导产业。政府、企业、市民共同努力,运用市场化经济模式,发展非资源型化工、电光源项目、纺织和机械加工产业。集中主要精力规划了焦化园区建设,注重用先进技术升级焦化产业和环保中的技术问题。政府在由地下经济向地上经济转型过程中,积极做好服务,保护好市场主体,稳定市场秩序,向企业提供园区空间和支撑性的基础设施,制定和实施利于符合主导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促进合作,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实现二级、三级梯度产业调整,缩小与先进地区间的梯度差距,加速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梯度转移(尹成平,2006)。
  政府在由地下采煤向地上企业转型的初期,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加大对区内外开放力度。针对石龙区煤炭资源积累的资本,政府提出“内挖外引”的融资政策。政府领导鼓励石龙区煤矿资本持有者在本区投资办企业,给他们提供相关优惠政策。在2003年建起一家企业作为示范,半年后该厂影响很大,相继有6家投资2000万以上的企业开工建设,由地下向地上企业转移迈出了第一步。但尚未摆脱资源型产业的束缚,以后的产业升级仍需要更加艰苦的努力。
  
  2 转变思想观念。人是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发挥最大效能的潜在因素,而潜在因素的释放主要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即解放思想,提升意识形态。
  在煤炭资源经济鼎盛期,投资者们只注重煤炭行业的利益而蔑视其他行业的收益,投资往往是短期行为,导致思想观念守旧,不愿涉足别的行业。但是资源的有限性从而导致区域有限的经济发展。若不能在有限经济周期内发展接续产业或替代产业,将面临区域经济解体而难以恢复。石龙区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成立与高校、科研院所的项目联络处。经过几年来的引智、引才,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科技意识明显得到提升,开拓了视野。投资者自愿办地面企业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走向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寻找项目,到2006年底规模以上企业已经发展到56家,极大地推动了石龙区经济发展的速度。
  
  3 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利用经济杠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使用城市经营理念开发建设,对于欠发达区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交通是区域间各种要素进行有效配置的前提,也是内外部沟通的桥梁。2002年以前,石龙区交通闭塞,仅由一条崎岖不平的李高路与外部连接。水源由于煤矿开采被破坏,环境不适宜人居,城市功能差,居民纷纷外迁区外定居。2003年后,政府集中财力加快城市基

础设施建设,修建了人民路、宝山路、李高路等十几条道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相继建成了住宅小区,集聚了人气。投资建成了日供水1.5万立方米的供水管道,解决了几十年来吃水难的问题。城区面貌焕然一新,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初步奠定了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
  
  4 营造经济环境。石龙区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尤其在资源开发、土地使用等方面实现公开透明政策。在行政审批环节实行限时办理,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强化项目申报代办员制度,架起了投资者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大力整顿企业周边经济环境,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加快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制度是核心,监督是关键,责任追究是保障。重点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积极建设勤政、廉洁、诚信、高效政府。区领导经常深入企业走访,给企业送去亲情,将企业问题解决在基层。注意研究和运用产业招商,营造开放型经济环境,建设开放型工业园区。2006年实际引进区外资金15亿元,实现了石龙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煤炭资源型城市实施产业梯度转型期间,不仅看区域内支柱产业或替代产业对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贡献率,而且更注重该支柱产业或替代产业的增长质量和前后关联程度。
  
  5 产业结构关联。选择关联度高的主导产业,使这些产业部门优先发展,并通过其辐射和扩散效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在整个关联经济系统中产生连锁效应和支化效应,推动产业链集群的形成。对于煤炭资源型区域的产业经济,要实现经济转型,首先重视资源型传统产业链关联整合,发展以煤炭资源为原料的产业链上的节点企业,使每个下游产业再分形为另一个产业,由于每个产业都同时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双重身份,产业的关联构成了稳定的“网状结构经济”。以煤为原料可以分形成庞大的产业节点,整合在同一空间就形成传统的产业集群。这种高度产业关联的分工专业化和交易的便利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生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是推动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尤其对于经济转型的区域,通过传统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可以较快扭转单一经济局面,跨入先进经济区域行列。在传统产业发展的稳定阶段,努力转换主导产业,在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完成产业结构梯度调整(藏良运等。2006)。
  
  6 资源效果关联。产业结构关联一定与区域资源优势最大化相对应,才能形成产业集群。研究区域资源优势与相关产业的关联,产业链应该相互衔接,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效果构成了“网状结构经济”。正确选择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的匹配,对形成具有很强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区位优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资源效果的关联就是强调不能只注重发展某一产业,而忽略产业链的下游企业及相关产业,把产业链条尾部让位于别的区域发展,那么主导产业的发展将是低水平的收益和环境付出的代价,只能是一级、二级原材料的生产者和粗放经济的生产模式,如采煤一洗煤一炼焦模式,而真正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末端产品,经济效益往往是最好的(陈丽丽,2006)。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不仅利用好资源禀赋的优势,一定要注重产业链的拉伸,直至到终端消费品。资源效果的最大化就是研究产业链节点的资源综合利用,在不同产业、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社会综合经济产生的效益。产业集群体现的是整体功能效益评价,不是局部、单一的目标反映,这就是可持续全面发展的经济观。
  
  7 人才素质关联。1959年,诺贝尔奖得主舒尔茨指出: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是生产增长中的主要生产要素。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报告指出,其成员国的经济结构,50%以上的GDP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的发展促进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又能调整就业结构,是使生产效率和就业长期获益的内在动力(柴友兰,2006)。知识不仅自身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而且会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的收益递增,并改变各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结合方式,产生出更多新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有“收益递增的增长模式”(燕丽丽等,2006)。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产业关联的各个阶段、各个层次所需求的人才素质不尽相同,煤炭资源型产业的初级阶段一般对人才素质要求不高,经过职业培训即可上岗工作。产业链的拉伸需要高素质的专业和管理人才,这些人才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性、结构性,以及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有智慧、有思辨能力的人才。对于产业集群所需要的大量人才,政府及企业都要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人才迁移,通过教育、引进、职业培训等开发人力资源,着重提高劳动者素质。
  
  8 资本流量关联。资本是一国或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生产要素,资本的缺乏将约束经济增长的速度。石龙区在经济转型时期,在确立煤和建材的两大主导产业后,将产业链延伸并且高度支化,形成传统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内的各个产业链条和节点上,资本流量的关联构成资金链,维系着整个产业链的动态运行。石龙区金融体系脆弱,信贷机构仅有一家农村信用联社,存量资本不能提供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因缺乏金融强有力的支持而不能取得较快发展,仍在产业集群的初级阶段徘徊,所以焦化园区的产业及非主导产业发展缓慢。规模经济和产业集群形成的延缓,有待加大资本流量流入,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使传统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石龙区要抓住“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机遇,强化金融合作的系统性和操作性,与金融系统建立联合协调机制,完善经济金融信息交流渠道和内容,规划出短、中、长期目标规划,扩大资本流量。资本流量关联分为产业集群和区域金融圈。产业集群之间的资本流量有利于提供流动性和降低资本成本,更好地促进产业集群间的经济增长。区域金融圈内的资本流量有利于加速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促使企业参与证券市场或中部金融圈获得资本支持,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分散专业化金融所带来的风险,保持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
  
  四、结语
  
  石龙区是以煤炭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导产业的煤炭资源型城区,从产业结构分析看,第二产业仍居国民经济的主体,经济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产业结构转型是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使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构成抵御经济风险的“网状结构经济”。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其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是主导产业的更替。产业结构的升级很难直接通过企业自发行为实现,而政府的政策引导将其重要的作用。政府应该根据区域内的产业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制定产业政策。并通过提升人们的意识形态,开放经济环境,激活民间资本,大力引进外资,完善基础设施,营造人居环境,鼓励性经济手段等措施,明确规定投资者投向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产业部门。
  由于受资源型行业的高收益吸引,区域经济转型遇到的最大阻碍在于观念守旧。产业结构调整必须综合考虑其技术水平、思想观念、宏观经济、人才资源等诸多因素,优先发展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链条延伸,重视产业链条的关联整合,推动非主导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产业集群规划。产业规划和产业集群的规划要充分考虑到产业结构、资源效果、人才素质和资本流量等因素的关联。要改变过去只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而忽视传统产业发展,树立高薪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同步发展的观念,传统产业发展到成熟阶段必然交叉渗透到高新技术产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梯度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02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