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初中化学兴趣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华

   [关键词]初中化学 兴趣教学 实验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要使学生学好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首先应使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浓厚而稳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内在动机,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思维的必要条件,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我根据几年化学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热爱学生,通过情感交流,引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要想让学生学好奉学科,必须以极大的热情去爱学生,先做学生知心的朋友,才能做学生尊敬的老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老师必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对学生推心置腹,为学生排忧解难,优中差一律平等,教师要和蔼可亲,热情耐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学生平等地讨论或争论,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言行,要耐心教导,以理服人。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亲切可信、温暖、敬佩的教师形象,成为学生学习中的榜样。总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情感纽带的建立,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他们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诲,对学习中的问题积极思考,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通过实验,直观形象激发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化学实验中有非常明显的实验形象,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习兴趣。做为一个化学教师,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做好实验,并且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分析、动手操作等能力,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细致观察,加深理解,达到巩固和掌握化学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我讲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这个知识点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张白纸上事先用酚酞写下了两个字“化学”。当我将氢氧化钠溶液用喷雾器喷洒到纸上时,纸上出现了两个红色的大字,学生被这奇妙的形象惊呆了,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当我将原因讲清后,同学们都流露出信服和满意的神色,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兴趣,除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外还应让学生主动去做一些家庭小实验,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也弥补了一些学校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
  总之通过直观形象的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也便于学生对一些实验现象,实验中注意事项的记忆。
  三、编排口诀,加强记忆,提高兴趣
  化学知识的教学中,许多抽象难记的知识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负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编排一些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
  例如:关于酸、碱、盐的溶解情况,可编成:“钾钠铵盐硝酸盐,全溶于水无沉淀,碳酸、硅酸、磷酸盐,溶解只有钾钠铵,硫酸钡铅、盐不溶,钙、银、亚汞为微溶,盐酸盐除银、亚汞,其它盐类全都溶,可溶碱有五种,钾、钠、钡、铵溶钙微溶。”
  综上所述,把一些难于记忆的化学知识编成顺口溜,学生乐于记忆,又不易忘却,学生学得轻松,学习兴趣自然比较浓厚。
  总之,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开发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达到提高化学教学成绩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30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