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误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 琦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随着教改的深入,教师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成就面前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课改存在的一些误区,本文从几个方面就这一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改 情景探究
新课改强调了要求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从而在培养对象上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对数学教育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强调。由此,在目标上,初中数学应从强调以获取知识和技能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要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一般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价值的挖掘;在过程上,应从追求特定时限来实现学习目标转变为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以及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养成。
不可否认,新课改以来,初中数学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应清楚地看到新课改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学”轻“教”,变自主为自由
新课改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必需的数学”,这强调了在教学互动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这要求教学实现一种平衡,要改变以往重视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的陋习,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教师往往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片面理解新课程所提倡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究性,在教学中不敢大胆地、有效地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该“主导” 的不“主导”,任由学生“自主探究”,由此,过分夸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削弱教师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新课改的一个显著特征就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表现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目标自我确定、学习方法自我选择、学习过程自我控制、学习结果自我反馈。然而,自主学习不是一种随意的自由学习,它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正确、及时引导对于自主学习仍然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实际教学中,存在为了体现自主学习,整节课让学生看书、讨论、互相提问,教师过少讲授和参与讨论的现象,导致学生真正思考、探究的不多,变自主为自由,曲解了自主学习的理念。
二、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而忽视传统的板书
使用多媒体教学,是当代教学进步的一大表现,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图文并茂,因而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此外多媒体教学还能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被引入到传统教学,它的引入并不会改变教育的实质:传道、授业以及解惑。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许多老师在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在教学中如果不多使用多媒体教学就是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潮流的表现。结果为了能够制作一张张五彩缤纷,吸引学生眼球的PPT,许多老师常常耗费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来制作课件,对于如何把知识整理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等重要的问题倒没有时间去思考。多媒体教学固然能够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容量,但同时也不能忽视许多学生反应的问题:多媒体教学让他们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教师和学生只有在课堂上互动起来,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此外在讲解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应该留一定的思考时间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吸收、消化前面讲解的知识。通过笔者的观察,许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会不自觉地加快讲解的速度,整堂课下来,很少与同学有互动的过程,更别说留有学生们的思考时间了,这样教学就成了单纯的演示,课堂上知识是讲解了很多,但学生们却没有很好的理解,长此以往,其学习的积极性也必将受到影响。此外还应该看到,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容易使教师产生一种懒惰的心理。课堂教学不仅仅对于学生是一个学习过程,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对已学知识的梳理,重认识的过程。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的老师往往没有把要讲解的知识牢记在心里,如果离开了多媒体,就不知从何开始。
传统的板书虽然会减缓教师的讲解速度,但对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思考却是有益的。在引进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传统板书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三、情景创设忽视新旧知识的联系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重视教学与实践的融合,将教学融入教学情境中。通常,教学情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问题的现实背景,二是问题的知识背景。而很多教师认为知识来源于实践,教学活动就应该直接与实践联系起来,教学的出发点就应该是学生现有的实践经验。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却忘记了学生的一部分知识的获取是在自己知识的“最近发展区”,找到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而将新知识迅速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中即“以旧代新”。而且这种学习方式随着知识的积累而加强,忽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过程具有多开端性,显然违背了教育规律,因此教师在情景创设教学前,就应该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果学生们连一些与情景创设有关的基础知识都没有掌握,情景创设教学的效果往往就体现不出来,这样一来,不仅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而且常让他们感到很迷茫,这显然与新课改的精神不一致。
四、全盘否定传统教学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模式,创新教学方式,变满堂灌、被动听的教学为合作、自主的教学。然而,这并非否定一切传统教学,传统教学中的一些积极的方法和手段仍然可以为“我”所用。因对课改理念认识的偏差,导致了出现否定一切传统因素的现象。
一方面,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真正领会新课改精神,也没有认真学习相关理论,对一切传统教学方法都予以否定,总是在听一两次培训,听别人讲一两节示范课就认为掌握了课改精神。无论什么课都让学生自学、讨论、探究学习,教师主导作用基本上不能体现,甚至认为用传统教学方法就等于不成功。其实,新课改是要汲取传统教学的精华,革除其弊端,是对以前成功经验的推广,对存在问题的改正,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并非否定一切。
另一方面,在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之间,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变抽象为直观” 的作用,诸如多媒体教学,可以用丰富的图片或演示图形变换的过程等辅以教学支持、操作示范,以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大大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然而,实际教学中存在片面追求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而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由过去的“人灌”变成类似于“机灌”的情况,对学生知识的学习往往不利。
五、教学思维转变不够,不能适应新课改
新课改下,教师应始终注重教学理念的转变,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来指导教学实践。只有更新教学理念的前提下,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现有的初中课堂教学,“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教师讲,学生听、“重教轻学”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教学相对滞后,内容偏窄,偏深,偏旧;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动力;重书本知识,轻学生情感关注;教学围绕教师、课堂和书本走,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中需要适时对教学施以评价,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态度,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作为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需要正确的应用与对待才能发挥应有功效。评价要求实事求是,而不是一味吹捧学生如何行、如何有能力,认为这样就可以树立学生信心了。而在实际过程中,存在着为了进行教学评价,片面鼓励、吹捧,走形式主义的道路的状况。一些教师教学中,对于学习成绩微差的学生,不能正面指出其不足之处,片面地赞扬其某些优点,不客观评价学生的问题,由此,导致学生问题最终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郭新爱.我看新课改.中学教学参考, 2010,(3).
[2]张华.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评价.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12).
[3]郑洁.数学教学中如何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中小学数学,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5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