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与课程改革相匹配的数学教学新设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顾晓英
【摘 要】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数学教学观念和数学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当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教学改革 教学情境 转变 渐进
数学教学过程既是教师按照既定教学目标,运用一定教学策略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又是教师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鼓励学生以积极心态调动原有知识、经验,尝试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新课程背景下,这种教学过程的延续与发展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断审视与转变中。
一、迎合学生学习需要,体现灵活应变的教学思路
1.研究数学学习心理,消除传统教学弊端
中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个性突出,如果教师教学方法组织不当,极易产生学生逆反心理。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量避免对学生的简单说教,填鸭式的灌输,让他们从被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诚然,对照当前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传统模式化、单一化的教学方式不能真正体现学生自主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尽量采取现代中学生能够接受的新的教学方法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及教材的重点及编排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学生自身发展阶段的特征与学生对数学学法的掌握,设置适宜的学习目标。对数学教学模式的掌握应活而不死,随时根据学情对教学进度进行调整和变动,使教学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同时,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去了解哪些问题学生可以独立解决,哪些只有部分学生可以独立解决,哪些问题解决得好,哪些解决得不好,问题出现在哪里等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学习方法是否得当等情况。应该说,对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掌握是下一步数学教学的基础,是数学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就要摒弃单纯重视教,而忽视学的做法,真正使学生通过学来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学习潜力。
2.根据学习认知规律,运用因材施教策略
教学活动中,主体对知识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应尽可能设计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考虑好问题的衔接和过渡,用组合、铺垫等方法来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益。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出科学的、有层次的教学问题,鼓励处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具体而言,教师备课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到教学步骤,教学方法都要坚持与优、中、差不同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如针对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上有区别。同时,课堂教学中要适时改变授课形式,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教学内容,又有兼顾两头的教学内容;教学中,教师要能从不同层次学生听课的状态,解题的准确程度中搜集有用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作用,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检查差生的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这样能够较好地解决教材的统一性和学生个性差异的矛盾,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各有所得,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二、结合数学教学特点,确立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1.转变数学教学观念,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为体现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自己领悟所学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设计和灵活处理上下功夫;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体现教师的教之外,也要安排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根据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活动主要体现对所学知识的练习巩固过程。教学中,教师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需要科学掌握,可以安排在刚上课的复习巩固阶段,可以穿插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可以放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同时,数学教学中,根据中学生求异好趣的学习特点,我们教师要体现生动风趣的教学艺术,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诚然,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教师要体现出机智和幽默。数学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教学的艺术性,还可以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教师教学的艺术性,还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为达到上述教学效果,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
2.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学习动机
毋庸质疑,数学教学活动是在一定时空构成的氛围中进行的,师生的主观心理因素和教学的客观环境构成了一定的教学情境。这种情境是无形的情与有形的境的有机融合。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就应当善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作为自觉设计教学过程的产物,从而贯穿于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以获取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诱发。诚然,动机是指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大脑思考必须要有动机,没有动机的思考只能是本能的重复和再现。一般地说,思维动机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如何借助外因促使内因起作用,提高思维兴趣和动机,这正是我们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地方。显而易见,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诱发方法很多,而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更有助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换句话说,创设并研究数学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应该成为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应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部过程。例如,导入新课时,教师设计的,产生悬念的导言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学生思维的门扉,这体现着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很好理解所学内容,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使抽象的数学学习过程变得使学生易于接受,同样体现着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72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