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农业新闻宣传竞争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庆龙

  [关键词]农业;新闻;竞争力
  
  当前,农业工作正处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业。加大对“三农”的报道力度显然大有作为,特别是近年来,农业的地位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新闻的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抢占新闻的有效地位,取得更为有效的成绩。
  一、要增强可视性
  简单地讲就是新闻便于让普通老百姓看、吸引电视观众的特性。要讲究宣传艺术,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把农业新闻办得生动活泼、喜闻乐见。那么,怎样提高农业新闻的可视性呢? 抓最新鲜的新闻,增强可视性。从新闻心理学角度讲,电视观众对新闻有一种迫切的欲知心理,所以最新鲜的新闻本身就蕴藏着很强的可看性。要报道各地基层党委、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报道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报道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的好做法、好典型;报道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报道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和新实惠;报道各级党委、政府改善和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举措;报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典型;报道全面小康示范户,科技种植、科技养殖带领农民致富的领头人等。
  新闻背景虽然不属于新闻事实本身,但如果运用得好,可以起到深化主题,揭示新闻本质,从而提高新闻可读性的作用。记者既要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民的生产情况,也要深入市场,了解市场信息,帮助农民剖析问题,分析市场走势,引导农民积极闯市场。同时,要引导农民搞好农业生产,特别是要注意引导农民往新、特、优农产品生产方向发展,让农产品能占领市场,实现增收。关注农民增收问题,就要急农民之所急,要反映他们的呼声,通过新闻宣传,为他们办实事,为他们排忧解难。中央电视台曾经在《新闻联播》播放过《黑龙江农垦建三江土地整理捡回三千万》,新闻播出后收到积极的效果,从根本上看到土地整理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增产粮食的问题。传播信息是新闻媒体最主要的功能,我们要积极为农民服好务,传播政策信息服务、经济科技信息服务、社会文化信息服务和健康生活服务等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为农民群众提供新闻信息时,要强调市场和本地实际情况。不可不负责任盲目鼓动种什么或不种什么,要多做调研,深思熟虑,慎重引导,当好党委政府和农民群众的参谋。
  二、要在“短、新、实、深、活”上下工夫
  短。力戒长风,以短见长。新闻要短些,短些,再短些,是我们多年来倡导的一种文风。短,已成为各类新闻奖项评选的一条原则。好稿不一定要写得长,短稿也未必就没分量。相反,从读者的角度讲,短稿通常要比长稿更受欢迎。一是读者的时间很宝贵,总希望在较短的时间了解更多的信息;二来短稿一般水分较少,例子经过反复选择,内容经过反复推敲,语言经过反复锤炼,因而更有可读性。
  新。仅仅是短当然还不够,重要的是要“新”。既然是“新闻”,“新”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是时效性要强。集市上的活鱼永远要比死鱼、鱼干更受消费者欢迎。写稿亦然。读者最愿意了解的是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明日黄花,陈芝麻烂谷子则令人生厌。话说回来,时效性是新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稿件的内容要新,即要有新鲜的事实;写法要新,即要有新的角度,新的表现手法;语言要新,多用读者熟悉的、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切忌大话、空话、套话。例如《洪河农场司法助农解难题》、《洪河公安为农民撑腰》这些新闻让农民真正了解了司法、公安为百姓做主,从根本上农民愿意接受。
  实。即内容真实,言之有物,用事实说话,文风朴实。应该说,这是一篇优秀新闻作品所应具备的起码条件。从读者的角度而言,越实的稿子往往越有看头,看了越能提神。相反,空洞无物的稿件只能让人读之大皱其眉。当然,稿件的实,首先来自于记者通讯员扎实的采访,那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似的采访作风,是很难写出实实在在的稿件的。
  深。即稿件要有内涵,有意蕴,读后能给人以回味和启迪。有人说这是新闻作品的高境界,不是一般人、一般作品所能达到的;但更多人认为,这应当是每个作者、每篇新闻作品所应追求的。新闻作品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不能给人以回味和启迪,那么这篇作品就不是好作品。
  活。也就是说要生动活泼,内容要活,表达形式要活,语言要活,而不是某些稿件常常所表现出的机关腔,文件调。应当以形象的语言,活泼的形式,表现生动的新闻事实,力戒呆板,以活取胜。不少获奖作品在“活”字上下工夫,写作方法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有的现场采访,亲临其境;有的巧用比喻,形象生动;有的群众语言用得好,通俗精粹;还有的寓于哲理,发人深思。
  三、增强现场感
  新闻的现场感也是提高可读性的重要方法。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现实典型性,它虽然在真实性上与文艺作品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如果能像文艺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那样,也让新闻“活”起来,让新闻事件“动”起来,也就是现场感强一些,就必然能为读者所喜闻乐见。现场感能积极调动读者的耳、眼、鼻等感觉器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现场感强的新闻与一般新闻的区别关键在于现场感强的新闻必须有目击材料。这就要求记者、通讯员采写现场新闻,不只是向读者索然无味地叙述新闻事实,而是要把读者带到新闻发生的现场,让读者看到活的画面,听到声音,嗅到气味,感受到气氛……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要对农民群众满怀深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出有感染力、能产生巨大社会反响的新闻作品来。在农村,有着我们新闻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源泉。为此,我们要满怀深情地深入农村、深入生活,放下架子,与农民和基层干部交朋友;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广泛了解、深入调查;要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要坐在农家的炕头,蹲在农民的地头,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生活状况,更重要的是要了解、熟悉农民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什么事情使他们高兴、什么事情让他们发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报道中“见物又见人,见人又见思想”。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报道才能得到农民朋友的喜爱和欢迎。
  □
  (编辑/李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06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