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萍萍
[摘要]本文对城市管理执法的困境作了分析,论述了目前城市管理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原因作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如何发挥政府的公共政策导向功能,建始适的城管执法途径。
[关键词]城管;大城管模式;执法对策
一、城管执法存在的问题
(一)相对滞后的城管法律法规和规章及其办案程序,法律规范不统一,导致执法依据不明确、主体地位遭质疑
目前城管执法依据的行政法规都是各行政部门制定的单项法规。以北京为例。城管适用的行政法规有68部,其中只有市容、燃气、节水、噪声等少数几部新修订的法规,将行政处罚权明确授予给城管,其余各行政法规中的行政处罚权都没授权给城管,城管的职能多是依据政府的指令行使行政执法权,严格地讲,其执法地位和执法依据是不够充分的。
(二)管理体制不顺,相关职能部门配合不到位、不顺畅,导致城管执法受到阻力,甚至被迫执法中止
相关职能部门推诿扯皮,遇上问题不能及时或不出示执法需要的证据、证明。导致案件缓慢而止。联动执法时,有些部门不能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没有总负责人管理,不能形成合力。
(三)居民文明意识、法律意识不高。影响了城管执法社会效果,导致人性化执法与依法行政很难找到平衡点,且相互影响
城管自身宣传的弱势使得宣传不到位,宣传无重点,宣传不持久、宣传不实时和社会负面舆论的导向等因素让城管执法在起步时就淹没在不理解和抵抗中。同时,社会提出的和谐思想,被法律意识、文明意识淡薄的大多数群众扭曲理解。根本不懂得和谐必须建立在法律的框架内。从而群众只知道维护权利不履行义务,让城管依法行政和人性化执法更加被动。
(四)城管执法人员自身素质不高、缺乏自我监督机制,城管执法公信力不足
1.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过大。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对于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行为,当然是可以处罚的。但如何罚?罚多少?在行政处罚过程中。行政执法机构被赋予了大量的自由裁量权。
2.缺乏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城管执法中。执法谋私,将国家管理变成个人谋求私利的工具,这样的问题时有发生。这种问题在实践中有时表现为城管执法人员的不作为,有时表现为执法中的以权谋私等现象。归根结底是当前城管管理体制中缺乏完善的监督与制约机制,才使得执法人员个人利益与政府利益发生背离,才造成上述问题。
(五)城市配套设施落后、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历史遗留等客观矛盾,影响城管执法可行性,城管效果在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
主城区的城管阿络还未实现向区、乡镇延伸和覆盖,各区、乡镇基本上都没有专门的城管机构和队伍,管理内容也仅仅以简单的清扫保洁等工作为主。农村城镇管理处于无序状态、垃圾乱堆乱倒、以路为市、车辆乱停乱放,设施损毁频繁等现象较普遍,严重影响了城镇形象。
(六)公众的抵制和不认同
合法的公共政策是人们对权威者地位的确认和对其命令的服从。由于城管许多不法行为多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致使城管的口碑和公众形象恶化。其恶化的公众形象直接损害执政党和一级政府的公众形象,弱化了城管领导集团的政绩,降低了城管部门的利益交涉能力,并使从业人员丧失职业的荣誉感,自上至下陷入迷茫。普通民众对城管心理上的抵制。
二、缓解城管执法效果不佳的几点对策
(一)建立普通百姓能参与的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1.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对执法该案件执法人员的不作为等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建立城管执法举报系统,一经核实即对相关执法人员予以处罚,同时对举报人公示处理结果。
2.利用科技手段建立群众巡查案件受理程度系统。此系统要保证可查询性。明确案件每一个环节内容,所需时间,每一环节负责部门、负责人员的情况,并要时时更新。这样案件一旦受到阻碍,是哪个环节、那个部门的问题,就一目了然了。然后再根据上一点提出的措施,加以制约,从而保障执法能够顺利进行。也就是用人民群众来监督执法。这样就能用社会中最庞大的群体来保证城管执法的有序和公正性。
3.加强舆论宣传的正面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整合宣传资源,扩展宣传平台,丰富宣传形式,强化宣传效果。增强全社会的公众参与意识。通过开展“进学校、进单位、进工地、进商户、进社区”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宣传活动。发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并树立城管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二)完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能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加强对执法和被执法者的约束和服务
1.加强处罚结果的可执行性。城管执法靠管理。管理靠威信,威信就要靠处罚,如果不能保证处罚的可执行性,那么所说的七分管。也就管不了什么了。特要建立一个可靠的手段来保证处罚的可行性,比如可以和现在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挂钩,一旦没有缴纳罚款,就被记录在征信系统中,从而影响以后的信誉。
2.建立城管环境保障领导出行的等级制度。城管要建立一个机制,就是什么情况应该保障出行,用什么样的级别保障出行。保障成什么样的市容市貌。坚决不能滥用市容保障。更不能保摩的离谱,要把环境治理工作常态化。不要领导一出行、一视察就把群众搞得不知所措,对城管怨声连连。
3.适当提高城管参与城市规划的参与权。城管是城市市容环境的直接执法参与者,本身执行300多项法规条款,面对各种各样的城市环境问题。面对各种各样的底层人民群众,而且往往底层的人民群众话语权少。城管是一个传达群众话语权的传声器,所以城管比较了解基层百姓的需求和城市建设产生的基础问题,适当提高城管参与城市规划的参与权,有利于更好地把城市建设成为宜人、宜居的城市。
4.深入社区与群众建立坚实的纽带关系。依靠执法服务转变城管执法形象,把城管执法为民服务的一面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
进社区。建立与群众良好的基层关系。城管执法归根结底是为人民服务,所以改善城管形象的关键所在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为人民服务的大众群体恰恰是在社区。进社区,建立社区基础信息台账。进社区,发动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参与城市管理。群众参与城管城市管理是城管与群众互动的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途径,是扩大城管执法、法规宣传最有效、直接的途径,是减少城管单方面对违法行为压力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华,城管执法的失灵与重构[J].云南大学学报,2009,(1).
[2]孟庆英,城管行政综合执法制度的若于思考[J].理论探索,2006,(2).
(编辑/永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1286.htm